首頁  >  實時熱點

《北京市著力打造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展示中心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讀

發佈時間:2023-12-21 10:40:04 | 來源:中國網 · 中國民藏 | 作者:首都之窗 | 責任編輯:楊俊康

近日,市商務局、市委宣傳部、市文物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北京海關聯合製定了《北京市著力打造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展示中心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現就《若干措施》有關問題解答如下。

一、制定的背景是什麼?

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是國內文物藝術品展示與交易的高地,是提升中國在全球文物藝術品市場話語權與影響力的核心支撐。文物藝術品展示與交易作為釋放本地消費潛力、引導多元文化交流、提升中國全球影響力的重要載體,與北京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當代藝術創作人才集聚、市場流通體系健全等發展優勢相契合。著力打造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展示中心是北京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重要內容,亦是對北京“兩區”建設文化貿易相關任務的有效落實。為促進北京市國際文物藝術品市場蓬勃發展,健全文物藝術品展示交易體系,打造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展示中心,特製定《若干措施》。

二、主要思路是什麼?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結合本市文物藝術品展示與交易各環節的市場主體在實際業務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堵點和訴求,研究提出具體解決措施,推動在文物藝術品流通、交易和配套等方面的改革。

二是統籌功能佈局。結合本市各區市場主體差異化發展需求與關鍵功能載體,統籌謀劃各區發展思路以及支援舉措,支援各區根據發展需要開展特色化探索,推動形成本市高品質建設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展示中心的發展合力。

三是強化平臺賦能。結合本市行業有序發展需要和市場主體的共性發展需求,選取賦能作用明顯、帶動效應突出、輻射效應廣泛的市場關鍵環節,推動搭建文物藝術品保稅服務、鑒定評估、跨境交易等綜合性服務平臺,全面提升關鍵環節的服務能力。

四是優化要素保障。結合行業發展需要的人才、資金、空間等關鍵要素,針對性提出促進相關要素資源集聚的關鍵舉措。例如,推動潛力藝術家優秀原創作品在京集聚,研究制定推進文物藝術品行業發展的支援政策,促進文物藝術品展示與城市新形態、新空間、新場景深度融合等。

三、主要內容是什麼?

《若干措施》分為頂層設計、關鍵環節、政策支援、空間佈局、創新主體五個部分。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促進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展示與城市品質升級深度融合。主要包含增強跨部門、跨層級整合創新合力和引導各區形成特色服務和場景兩方面內容,通過加強市級統籌力量和強化區級特色,共同建立完善多部門協同、各區參與的聯合推進機制。

二是聚焦關鍵環節,暢通文物藝術品全鏈條服務。主要包含完善進出口通關綜合服務體系、完善保稅服務平臺、創新評估鑒定服務、優化拍賣線上線下監管服務、搭建跨境交易服務平臺、拓展版權全鏈條服務六方面內容,通過全鏈條梳理,打通行業堵點、難點,推出全流程優化舉措。

三是加大政策支援,強化文物藝術品要素保障。主要包含升級多元化人才服務、用好稅收支援政策、加大財政政策支援三方面內容,通過對人、稅、財三個方面的保障,為企業助力,支援行業發展。

四是打造高品質空間載體,豐富“文商旅”融合場景。主要包含打造特色藝術展示空間、塑造特色藝術消費空間、升級文物藝術品專業儲藏空間三方面內容,通過多方位空間佈局,優化資源利用,提升我市文物藝術品展示、消費、倉儲水準。

五是活躍創新主體,增強國際影響力。主要包含支援文物藝術品數字化新業態發展、依託高能級主體深化國際交流合作、以金融服務賦能文物藝術品産業發展三方面內容,提前佈局産業前沿業態,引入優質國際資源,激發産業新動能。

四、方案亮點是什麼?

一是首次全市範圍就文物藝術品展示交易進行空間功能定位。發揮各區優勢,依託順義區打造國際文物藝術品流通聚集區,依託朝陽區打造國際文物藝術品展示中心,依託東城區打造國際文物藝術品拍賣交易主陣地,依託通州區打造藝術品原創高地。

二是覆蓋了文物藝術品全環節、全鏈條。圍繞通關、保稅、鑒定、拍賣、交易、版權等關鍵環節,暢通全流程服務,推出一批如“支援跨關區保稅展示交易”“探索北京文化創意作品創作過程版權保護創新”等務實舉措。

三是推出了“所有”創新舉措。聚焦産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謀劃如“推進一次性辦理文物臨時進境及復出境手續新模式擴面增效”“適時支援拓展保稅展示功能”等制度創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