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遺産

“中國皮影藝術了不起!”

發佈時間:2023-06-28 10:06:11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楊俊康

“雙手對舞千古事,一簾燈影藏春秋。”皮影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

侯元放一生致力於皮影藝術的傳播與傳承。如今,皮影藝術已經在紐西蘭生根發芽、綻放光彩。

“紐西蘭有個皮影人”

“三尺生綃做戲臺,全憑十指逞詼諧。”又一次展覽結束,聽著觀眾的連聲讚嘆,看著他們意猶未盡的表情,侯元放很慶倖多年前作出的決定。

20年前,侯元放想在廣東深圳創辦一家皮影博物館,但受種種因素影響最終沒能實現。他想:“穿越千年的小影偶,不應被鎖在木箱子裏,也不應該讓它落灰。”後來,侯元放隻身前往紐西蘭,想要在紐西蘭播撒皮影文化的種子。

憑藉在國內的古玩收藏經歷,侯元放成立了一家古玩俱樂部,並在當地報紙上宣傳中國的文物與藏品。

在俱樂部舉辦的一次古玩展上,他的古董皮影引發關注。“當地政要參觀了這次展覽,給出了高度評價。”侯元放説,“展覽的影響完全超出我的想像,我心中讓皮影藝術在紐西蘭綻放光彩的想法也越來越強烈。”

一次偶然機會,當地媒體人員參觀展覽後邀請侯元放錄製有關中國文化的節目。通過這次節目,侯元放成功讓唐山皮影出現在紐西蘭民眾視野中。

侯元放既會雕刻影偶,又會表演皮影戲,還有豐富藏品,而紐西蘭則為皮影藝術提供了極大空間,“天時地利人和”之下,侯元放申請成立了紐西蘭皮影藝術團,與當地社團聯合舉辦皮影展覽、體驗、教學活動,邁出了在紐西蘭傳播皮影藝術的關鍵一步。

侯元放希望展覽能讓觀眾貼近皮影藝術。他不僅將自己珍藏多年的清代皮影拿來展出,還播放如何選制皮料、畫稿、過稿、鏤刻、敷彩及綴結等工藝的錄影,甚至當場展示製作過程。繁雜精細的工序常常引起觀眾讚嘆,一名澳大利亞的藝術系博士説:“中國皮影藝術了不起!”

隨著活動越辦越多,“紐西蘭有個皮影人”的消息也逐漸傳開。“我在紐西蘭已經算個小名人了,大家都知道有個做皮影的。”侯元放自豪地説。

“我的堅持是有意義的”

“自古好事多磨難,從來佳期不易得。”在推動皮影藝術海外傳播的路上,侯元放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許多困難。

“手藝,最難的就是守藝。”侯元放説,“人手不夠是我的最大難題。”皮影本就面臨“後繼無人”的困境,在紐西蘭更是很難找到專業皮影演員。為了節省資金,最艱難的時候,侯元放需要獨自承擔編導、演員、指導、道具等多個角色。

“個人力量太有限了,很多時候我都心有餘而力不足。”侯元放感嘆道,“如果能有新生力量加入,我願意把我的所有知識都教給他們,但可惜沒有。”

一次在圖書館舉辦的展覽活動令侯元放唸唸不忘。此前活動時,他總是將框好的皮影挂在墻上進行展示,但圖書館的玻璃櫥窗不允許釘釘子。為了保證展覽效果且不破壞墻面,侯元放和管理人員商議之後,決定將釘子釘在天花板縫隙中,再用細繩把皮影懸挂在空中進行展示。看似簡單的工作花了他們整整一天時間。“雖然很辛苦,但是我們也汲取教訓,之後開始嘗試用架子展出,免去了不少麻煩。”侯元放説。

儘管前路荊棘重重,但海外僑胞和當地民眾的喜愛與熱情給了侯元放極大的鼓勵,支撐著他繼續前行。

常有僑胞來參觀展覽。看到熟悉的皮影藝術,他們總是十分激動,會熱情詢問侯元放有關皮影的知識,還會邀請侯元放一起吃飯。“看到他們的喜歡與興奮,我知道,我的堅持是有意義的。”侯元放説。

為了更好地傳播皮影藝術,侯元放經常帶領工作室成員到當地學校舉辦講座或進行演出。活動結束後,學生有時會自發編排劇目,用中文表演皮影,有些學校校長也會參與。“這讓我特別感動。”侯元放説,“他們對皮影藝術的尊重和熱愛給了我走下去的勇氣和信心。”

“擇一事,終一生”

在海外傳播皮影藝術,這條路註定坎坷,但侯元放從未氣餒。

2019年,侯元放與一所學校校長商議,準備通過皮影表演進行中英文教學,傳播中華文化,但突如其來的疫情阻礙了想法的落地。“如今,疫情已經結束,希望孩子們能在校園裏接觸到皮影藝術。”侯元放説。

“我總有一個期待:隨著科技發展,皮影也能像電影一樣動起來。”侯元放憧憬道,“我還想建一個皮影博物館,讓20年前的遺憾在紐西蘭畫上圓滿句號。”侯元放説,在他看來,博物館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梁,收藏皮影實為搶救性保護。“皮影藝術面臨失傳的危險,我們有責任將它保存並流傳下去,不能讓它斷在我們手上。”這個連微信頭像都是皮影雕刻的匠人正在用一生守護皮影,他希望用博物館把這光影中的藝術定格在歲月裏。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幾十年來,侯元放用一雙巧手穿越時空光影、講述世間故事。幕布後,是他堅守一生的皮影情。光影漸暗,觀眾四散,侯元放滿懷熱愛與希望奔赴下一場演出。“擇一事,終一生。在紐西蘭傳播皮影,我會一直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