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藏訪談

駱芃芃:中國印歷久彌新 助推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發佈時間:2023-05-19 13:43:32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楊俊康


中國網北京4月7日訊(記者和海佳)中國方印起源於我國殷商時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它將金石、雕刻和書法三者相結合,傳遞出中華文明數千年來的歷史絮語,被視為代表權威誠信的圖騰象徵。

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和財富,篆刻藝術在今時今日依然熠熠生輝,成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張富有東方韻味的名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開拓出國際舞臺發展的新視野。中國著名篆刻藝術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院長駱芃芃近日接受中國網專訪表示,近年來中國篆刻不斷加速走向世界的步伐,在文化國際交流活動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促進各國文明互鑒、民心相親。

印記時代發展,文脈賡續相傳。駱芃芃從1980年起開啟篆刻創作事業,長期致力於中國篆刻的傳承保護與中外交流,先後組織建立中國首個篆刻藝術專業碩士、博士點。“篆刻的歷史太悠久了,它曾所具備的部分社會文化功能今天已不復存在,所以應拓展篆刻新的生存和發展空間。”駱芃芃進一步認為,篆刻藝術要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把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新時代的精神色彩,推動中國方印“入古出新”逐漸走進現代人的生活,與此同時要增強篆刻藝術人才的教育培養,更好地保障中國篆刻生生不息傳承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