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公路通車總里程2.14萬公里、路網密度全省第一,其中農村公路1.98萬公里、佔比92%,對聊城市而言,預防交通事故的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2020年,聊城市開始探索農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三大轉變”,構建起農村交通安全“預防型治理”模式,實現了農村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連年“雙下降”。
單一防控向聯動眾防轉變
“馬路市場”消失了
在東阿縣姜樓鎮陳店村,延續50多年的341國道“馬路市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陳店村農貿市場。
“市場有個大棚頂,晴天能遮陽,雨天能避雨,比之前在路邊趕集強多了。”74歲的陳店村村民李傳道告訴記者。往年大集,群眾在341國道擺攤設點,佔道經營,雙向四車道的341國道被硬生生“擠”成雙向兩車道,有時甚至兩車會車都很困難,交通擁堵現象嚴重,交通安全隱患突出,當地群眾反映強烈。
“我們雖然聯合鎮政府開展了多次整治工作,但收效甚微。”東阿縣交警大隊交管科科長郭肇明介紹,2020年,聊城市開始推動“單一防控向聯動眾防轉變”,聯合市級17個職能部門,于全省率先建成交通安全“預防型治理”中心,合力攻堅“馬路市場”這一頑瘴痼疾。
陳店村常年吸引著周邊20多個村的群眾前來趕大集。為了保護群眾趕大集的便利,東阿縣綜合行政執法局、交警大隊等職能部門結合調研實情,在341國道旁快速建成了內設240余個固定攤位的陳店村農貿市場,並通過宣傳、勸導、制定長效管理機制等方式,督促集市商販進入農貿市場經營,徹底解決了過去佔道經營難以管理的局面。
“陳店村農貿市場的正常運營,有效降低了當地交通事故的發生頻次,受到當地群眾認可。”聊城市公安局交通巡邏警察支隊支隊長呂克軍表示,聊城市目前已全鏈條清理“馬路市場”214處。
粗放管理向精準除患轉變
1108個“支路哨兵”上崗執勤
“左側來車,注意安全!”在冠縣店子鎮趙當鋪村與裏固新村間的丁字路口,具有語音播報、警示燈閃爍、安全提醒功能的“支路哨兵”,不時提醒著路上行人注意過往車輛。
“這個路口是我村孩子去鎮上上學的必經路口,平常接送孩子的車多,運料的三輪車也多,以前經常會出現剮蹭事故。”裏固新村黨委書記王海超告訴記者,自從路口安裝了“支路哨兵”後,摩擦和剮蹭事故明顯少多了。
“如果説清理‘馬路市場’解決了農村主要幹道的大擁堵,那麼在村頭巷尾安裝‘支路哨兵’,就是于細節處著手優化管理。”聊城市公安局交通巡邏警察支隊直屬一大隊政委李士軍表示,為推動農村交通安全由粗放管理向精準除患轉變,聊城市深化實施“馬路市場”“千路萬盞”“視距提升”“右轉必停”四項工程,有力提升了農村交通安全管理水準。“我們充分發動社會各界力量,拓展‘政府補貼、部門爭取、社會捐助’新鏈條,在減少一半財政支出的情況下,增設爆閃警示燈1.5萬盞、‘支路哨兵’1108個。我們還通過制定道路綠化設計和隱患排查辦法,整改視距不足‘鬼探頭’隱患5024處;通過施劃貨車右轉停車標線503處,查處右轉不按規定讓行7.69萬起……”李士軍説。同時,聊城市不斷將新思路、新方法、新機制向農村重點延伸,將農村交通問題再整改變為源頭立規“治未病”。
傳統管理向智慧治理轉變
一村有事故,全域受警示
在聊城市交通安全“預防型治理”中心,聊城市交安委辦公室負責人房學勤告訴記者,隨著科技的進步,聊城市事故預防工作也開始從傳統管理向智慧治理轉變。目前,中心匯集“人、車、路、企、違法、應急、事故”七類數據,已推出研判報告410期,有力支撐了事故預防實戰應用。聊城市還設立5761個農村智慧大喇叭,布建7200個微信群,一村有事故,全域受警示。
聊城市主動適應“網際網路+”,持續將大數據資源轉化為交通安全管理現實戰鬥力,研發並應用“聊暢行”App、“智慧勸導”App、“紅黃綠”三級智慧預警系統等,同時,與蘇州規劃設計研究院、山東警察學院、山東交通學院等開展戰略協作,培訓骨幹292人,“一縣一策”量身定做排查整改方案,排查隱患點段2011公里。
“莫待‘亡羊’才‘補牢’,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增強了我們深化‘預防型治理’模式的信心。”呂克軍表示,聊城市農村交通安全“預防型治理”模式實施以來,全市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連續4年“雙下降”。2021年7月,公安部以簡報形式向全國推廣了這一模式。去年5月,該模式又在全國農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現場會上作書面交流。
□ 本報記者 胡磊 孫亞飛
本報通訊員 楊光 楊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