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轉高鐵,輾轉6個小時後,7月1日下午4點,59歲的張小力和19歲的兒子張一從夏津回到青島的家。17年前,張一被確診為三級智力殘疾後,張小力帶著兒子去過許多地方求醫問診。
6月21日至30日,德州市魯北特殊教育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以下簡稱“魯北特教中專”)迎來了全省各地的多位智力殘疾人。在親友的陪伴下,他們一同參加了山東省2024年成年智力殘疾人及親友自助互助康復服務項目。這也是山東首次開展這一項目。
“自助互助康復服務,是幫助殘疾人及其親友通過分享康復經驗,接受康復知識、技能培訓,增強自我和家庭康復能力的一種康復服務形式。”省殘聯康復部部長郭輝説,不少智力殘疾人從特教學校、康復機構“畢業”後,難以融入正常社會生活。希望通過該項目探索出一條路子,幫助他們清除障礙,實現生活自立。
“智力有障情無障”
6月27日上午10點,魯北特教中專職教樓一樓的面點室,6組學員正在學習包月牙餃。和面、揉麵糰、搟皮、放餡、捏褶,教師李甜甜、霍桂風、張愛紅手把手帶著學員練習,身邊的親友不時幫上一把。
“來!兒子,舉著你包的餃子,爸爸給你拍張照,發給媽媽。”在李甜甜的幫助下,張一成功包出一個漂亮的餃子。張小力開心地掏出手機,給兒子拍照留念。他充滿喜悅的聲音,“點亮”了原本靜悄悄的教室。交談聲陸陸續續響起,教室慢慢熱鬧起來。
“張叔叔的樂觀熱情,感染了其他成年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們。”自助互助康復服務項目負責人陳俊亮説,不愛説話、眼神黯淡,是親友們最初來到學校時的狀態,“進入陌生環境,以沉默不語自我保護是人之常情。除了老師積極引導外,有親友主動破冰,帶動大家積極參與進來,能讓康復訓練事半功倍。”
“智力有障情無障,是智力殘疾人的一大特點。他們在智商或學習能力上有欠缺,但在情感感知上與常人無異。”魯北特教中專校長袁敬華説,有學員曾告訴老師,“雖然我不能説得很明白,但能感受到大家對我的關心。”
59歲的李長梅陪著20歲的兒子志傑從日照來夏津參加了自助互助康復服務項目。看著兒子從不喜歡説話到主動與人交流,她很欣慰。7歲時,志傑因高燒導致腦癱,“我們一直接受不了現實,還在埋怨自己當時為什麼不早點送孩子去醫院。”李長梅説,看到孩子在項目中的變化,意識到孩子也喜歡大家都高高興興的,“我們家長必須走出來,孩子今後的日子才會更有希望”。
“他們,真的能行”
緊挨著面點室的是家政服務訓練室,學員可以在這裡學習整理床務、收拾衣櫃、熨燙衣服、打掃衛生等。
19歲的“唐寶”(唐氏綜合徵患兒)佳佳正在老師許婷婷的指導下,手持蒸汽熨斗熨燙一件白襯衣。“慢慢來,不著急。很棒!這裡還有褶皺,我們再試試。”對佳佳而言,這項任務有點難。在老師的鼓勵下,她又拿起剛剛放下的熨斗。
袁敬華説,很多智力殘疾人的父母認為“孩子做不到”,在生活中“代勞”過多,導致孩子愈發依賴家長,認為“被照顧是理所應當的”。其實,輕度的智力殘疾人能夠獨立完成一些簡單工作,經過一定的學習鍛鍊,照顧自己完全沒有問題。
“引導父母改變理念,正確認識智力殘疾人的能力,尤為關鍵。親友們應積極幫助他們習得一技之長,助其進入社會、獨立生活。”陳俊亮説,除了生活自理能力訓練、心理康復、身體活動與功能鍛鍊等內容外,項目還開設了“正確認識智力殘疾人”課程,幫助親友科學了解、認識智力殘疾人。
家政服務訓練室對面是手工訓練室。23歲的夢瑤在母親的陪伴下,將膠水涂在枝條上,再將白色的泡沫小球插在枝頭。她面前整齊地擺著10多枝插好的枝條,一枝樹枝插有10個白色小球。
“這些白色小球和樹枝染色後,就可以作為倣真花等裝飾品的材料。”袁敬華介紹,夏津是工藝品大縣,工藝品基礎材料製作技術含量不高,智力殘疾人經過學習訓練後能夠掌握,“智力殘疾人的動手能力、專注力相對較弱,所以需要把一項工作細化拆分為更簡單的工作步驟。但他們進入工作狀態後,會很踏實,工作品質有保證。”
家門口享自助互助康復服務
去年底,中國殘聯印發《殘疾人自助互助康復服務推廣實施方案》,明確提出面向視力、聽力、肢體、智力、精神等殘疾人,開展自助互助康復培訓、諮詢、輔助器具適配及綜合性支援等服務。
“自2019年5月起,山東陸續開展了中途失明、脊髓損傷等殘疾人自助互助康復服務,迄今已舉辦20余期。”郭輝介紹,此次開展的智力殘疾人自助互助康復項目充分吸取了此前項目的經驗,立足智力殘疾人的特點,充分發揮智力殘疾人及親友的自主性,幫助他們進一步增強自理能力、掌握生活技能,促進他們平等充分參與社會生活、更好地融入社會。
與智力殘疾人及親友一同前來培訓的,還有16市推薦的智力殘疾自助互助康復服務培訓骨幹技術人員。“通過線下集中培訓,各市骨幹人員對項目相關政策及設計指南等了解更加全面深入,在當地組織開展項目更科學、有章法,方便更多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在家門口享受自助互助康復服務。”郭輝説,省級層面還面向中途失明、聽力、脊髓損傷、精神等殘疾類別開展自助互助康復培訓,為各市培訓骨幹人員,擴大自助互助康復服務規模,幫助更多殘疾人樹立信心,重建獨立生活能力,順利融入社會。
社會對殘疾人的稱呼,折射出殘疾人事業的快速發展。“我們稱呼他們為殘疾人或殘障人士,殘缺是他們正常生活的障礙。障礙能被清理,也能被克服。這需要殘疾人自身努力,需要親友的陪伴和支援,更需要全社會的關注與關愛。”郭輝説。
(文中部分採訪對象為化名)
□ 本報記者 劉一穎 賀瑩瑩
本報通訊員 鄧美平 李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