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濟寧市兗州區流動疫苗接種車來到大統礦業,為礦工們接種疫苗。 □記者 陳巨慧 報道
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正在各地有序進行,開展這項工作的意義自不待言。本報記者近日在基層新冠疫苗流動接種隊蹲點24小時,記錄下疫苗接種中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一個個難以忘懷的瞬間。
笑著“妥協”
5月11日15點58分,陽光溫婉。
濟寧市兗州區新兗鎮,太陽紙業26#機前花壇東側,一輛公交車挂著“新兗鎮新冠疫苗免費接種車”紅色條幅,七八個工人在前門排隊,接種完的工人從後門下車,走向停在後方的留觀大巴。科普小喇叭高聲迴圈,宣傳展板八字排開,救護車旁邊待命。
公交車,是濟寧市兗州區流動疫苗接種車隊的主要裝備。由10輛改裝公交車組成的流動疫苗接種車隊4月27日啟動。
16點16分,從電廠下中班的李凱,一路小跑來接種。核驗資訊後,他在知情同意書上填完資訊,排隊五六分鐘,登上了接種車。
接種車內,保留著扶桿、愛心專座等公交車“專屬”配置,只是根據接種需要拆除了大部分的座位,配備了接種臺、醫用小冰箱、筆記型電腦、掃碼槍等裝備,並區分出登記區、接種區、冷鏈區、應急處置區等。
上車後,李凱有些好奇。前面還有3個工友等候,他憑藉身高優勢,遠遠地盯著疫苗注射的每一個步驟。
“不能洗澡?”聽到護士給工友叮囑,李凱猛然發問。
“今天別洗了。”坐守冷鏈區的新兗鎮中心衛生院預防接種科科長姜慧溫和地答覆,手裏的活一刻不停,從冰箱取苗、拆盒、起蓋,用注射器吸取疫苗。
“濕毛巾擦擦可以吧?”李凱追問。
“可以可以。”
“不能用水沖?”
“最好別衝,保持針孔乾燥。”姜慧解釋。
“衝也沒事吧?我抵抗力強一點。”李凱的話把大家逗笑了,“工作環境粉塵比較多,不洗澡不習慣。”
“實在難受的話那就洗吧,給你貼個敷貼,有防水作用。”姜慧笑著“妥協”了。“接種完有什麼不舒服的,就跟我們説。一般沒事,我們打了4萬多人了。”姜慧安撫道。
“插隊”了解完注意事項,剛好到李凱注射。廠裏進行了登記,數據提前導入了電腦,登記區護士顧童輸入李凱的出生日期就搜尋到了資訊,一鍵導入系統。
核對身份、消毒、注射,接種區的護士倪瑞琴操作嫺熟。
16點24分,李凱完成注射,登上留觀大巴。疫苗接種前後總用時8分鐘。
接種的工人一撥接一撥。17點20分左右,達到了高峰,排起了20多人的“小長隊”。
維修車間的仇先軍告訴記者,車間早上通知了今天可接種,忙完跟同事一起過來。“很方便,上班的時候接種了,休班的時候就可以好好休息。”
聽到“休息”二字,新兗鎮中心衛生院院長顧克勝挺感慨,“這半個月,我的同伴一天沒休息。白天跑工礦,晚上進村居。”
顧克勝是個80後,高高壯壯的他是這支小分隊的領頭人,也是“保鏢”兼大總管。早上他們6點半從衛生院出發,7點在太陽紙業開始接種,中午也沒休息,倒班吃了工作餐。“今天一共接種了885人,還得再來兩次。”
終於忙完。收起橫幅、音箱、電源線……18點06分,接種車駛離太陽紙業。
拼湊的“自助晚餐”
18點13分,暮色初現,接種車抵達小馬青村。距開始接種還有17分鐘,十幾個村民鬆散地排著隊。
顧克勝忙著對接,志願者趙旭搬出百米電線網線線盤,留觀醫生肖廣龍與實習醫生鄧晨曉、張岳陽擺展板、幫司機挂橫幅,村兩委成員組織排隊、填表,“接種主力”們整理好接種器具並到留觀車籌備晚飯。
早上剩的包子,中午剩的饅頭、速食麵、火腿腸、榨菜,是今天的“自助晚餐”。
“時間緊,不能讓大家等,對付著吃點兒就行。不吃怕扛不住,昨天晚上接種了500多人,10點半才結束。”姜慧拿起一個包子,顧童和倪瑞琴泡上速食麵。
18點28分,大家用了不到10分鐘“吞”完晚餐。消毒後,姜慧走向已經排起近100人的隊伍。
“大夫,我血壓高能打嗎?”
“吃藥了嗎?吃藥血壓穩定就能打。”
“大夫,我糖尿病能打嗎?今天量的還有點兒高。”
“大娘,您今天就先別打了,等吃藥穩定穩定,身體好了再打,好吧?”
18點30分,一切準備就緒,排在最前面的村民邱桂芝登上了車。
66歲的邱桂芝下午聽到村裏通知,她覺得,“把疫苗送到家門口了能不打嗎?多好的事!”
80歲的牛雲良和77歲的戚慶雲老兩口一起來接種。戚大娘注射時,牛大爺主動幫忙拉著衣袖;牛大爺注射完,戚大娘在車下搭手扶助。
天色漸暗。19點10分,接種車前拉上了燈,排隊的村民又多了些。
21點27分,接種全部完成。
“今天結束得早,一共接種了259人。小馬青村在周邊企業上班的多,有的在單位接種了。”姜慧説,在村裏接種比在工廠接種要更費心些,“今天來的老年人比較多,80多歲的就有兩三位,身體情況適不適合接種要問仔細,注意事項要多説幾遍。”
被遺忘的紀念日
21點41分,收尾結束。茫茫夜色中,接種車大燈亮起,再次啟動。
這時,倪瑞琴的電話響了,不到2歲的小兒子躺在姨媽懷裏要視頻。“兒子,媽媽一會兒就回去啦,聽姨媽話。”
挂上電話,倪瑞琴説,小兒子好幾天沒見到自己了,晚上回家孩子已經睡著了,早上出門的時候孩子還沒醒。“我媽帶他出去玩,他看見別的孩子有媽媽抱著,哇一下就哭了,非要找媽媽,怎麼哄也哄不好。今天回去早,應該能見到我。”
為了能儘早回家,倪瑞琴直接往市裏走,其他醫務人員乘接種車回衛生院。
“小倪這兩天情緒穩定多了,前幾天一想起孩子就掉眼淚。小顧是新婚,跟在鐵路部門工作的老公幾乎見不上面。前幾天結婚週年紀念日,想給她放一天假,結果一忙都忘了,晚上幹完活才想起來。”姜慧靠在座位上説。
“接種是大事,能參與這個工作,辛苦一點兒也覺得值。姜科長8月份就要退休了,還堅守一線。我們接種完就可以回家了,她還要回科裏忙,回家得夜裏11點多。”顧童一旁插話道。
回到衛生院,燈光如晝。顧克勝在角落裏不斷接打著電話,姜慧凍冰排、取耗材、統計報送數據,動作乾淨麻利,看不出已連續工作了16小時。直到她脫下隔離衣準備離開時,記者才發現她的腰已經變形,邁步比常人吃力。
“您腰不好啊?這一天下來,受得了嗎?”
“習慣了。我睡眠好,到家躺下就睡著,也就不覺得難受啦。”姜慧説,前幾天正在讀研的兒子給她寄了一個按摩儀,“他晚上給我打電話問收到禮物了嗎?這一説我才記起那天是母親節。回到家太晚,物業下班了,也沒取上。”
熄燈,落下卷簾門。已是夜裏10點53分。
每天重復一千多遍的話
夜並不漫長。
5月12日8點,伴著晨陽,泛著微光的接種車啟動,向濟微高速濟寧段工地開去。
休整一夜,一張張熟悉的面孔看上去柔潤了些。
“昨晚回家見到孩子了嗎?”記者回訪。
“沒有呢,走到小區門口的時候,孩子睡著了。今天早上7點多出門,他還沒醒。”倪瑞琴溫柔的語調中,透著淡淡的遺憾。
“姜科長今天幾點到單位的?”
“6點40到的,好多事得處理。接種車太受歡迎了,很多企業社區跟我們聯繫,下周接種時間排滿了,之後一段時間可能會更忙。”正説著,姜慧的電話響了,接種日程排向下下周。
8點32分,接種車駛入濟微高速濟寧段項目部。
來自河北邯鄲的王俊彪,和工友從工地早早趕到項目部。“工地偏僻,從沒想過在項目部就能打疫苗。前後也就一個小時,不耽誤今天的活。”
“今天近400人來接種,他們來自四面八方,返鄉接種不現實,到醫院集體接種最少也得折騰半天。送疫苗到工地大傢夥兒都高興。”山東高速濟微公路(濟寧)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健説。
匆匆吃過工作午餐,13點02分,姜慧催促出發。
接種車被太陽烘烤著,大家把車窗打開,吹著暖暖的風。
路程有些長,一路顛簸。忽然,車安靜了下來。
“怎麼了?車壞了?”姜慧有些著急。
“掉高壓了,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司機鄭波幾次嘗試,接種車在抖動中恢復了前行。
從公交車司機變身接種車司機,鄭波的工作時間被拉長了兩倍,原本的規律生活,變成了時時待命。十幾天來一起戰鬥,他已融入了小團隊,隨時出現在需要他的“小角落”。
13點30分,接種車抵達大統礦業。
車還沒停穩,排隊的十幾名礦工已經有些焦急。“快點兒,能打了嗎?”
記者終於明白了姜慧著急的原因。下午這個時間來接種,可以兼顧早班、中班和晚班的所有礦工。
“別洗澡,少吃辣,吃清淡點兒。”倪瑞琴邊接種邊叮囑礦工。
接種進行不到半小時,倪瑞琴嗓子啞了。她水都顧不上喝一口,繼續接種,壓低嗓子繼續叮囑。
“這些話她每天要重復一千多遍,嗓子能不啞嗎?我工作沒做到位,得配潤喉片。”顧克勝“檢討”。
16點,陽光又溫婉,梧桐樹下的接種車依然是鮮亮的焦點。下了早班的礦工,陸續來了。
採訪結束,記者忽然記起這一天是護士節。接種車上的他們,還沒有空閒記起這個節日。(大眾日報記者 陳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