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今年全省夏糧生産情況。
8月4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今年全省夏糧生産情況。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山東克服低溫凍害、“倒春寒”、大風冰雹、小麥條銹病等不利因素影響,夏糧再獲豐收,總産、單産雙創歷史新高。圍繞夏糧生産,山東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會上,山東省副省長李猛從四個方面作了詳細介紹。
一是壓實黨政同責,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生産能力穩中有升。圍繞“抓夏糧、保全年”,持續強化糧食安全責任制和糧食生産穩定度考核,嚴格落實黨政同責要求,逐級壓實責任,將國家安排給山東省的12440萬畝糧食播種面積任務細化分解到市,逐級落實到縣、鎮、村,落實到地塊。全面推行耕地保護“田長制”,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耕地保護責任全覆蓋,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針對夏糧生産,省裏成立糧食生産工作專班,建立幫包聯繫機制,在4-5月份小麥産量形成的關鍵期,及時組織專家巡迴指導各地抓好綜合措施落實。同時,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性工程,聚焦省裏劃定的糧食生産功能區,優先安排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截至7月底,全省今年已新建高標準農田542萬畝,佔年度任務量的83%,完成率居全國前列,預計年底全省高標準農田將達到6767萬畝,進一步提升糧食綜合生産能力。
二是落實扶持政策,確保“兩個積極性”充分調動。不斷加大糧食生産政策扶持力度,密切跟蹤國家政策導向,充分調動農民種糧、地方政府抓糧“兩個積極性”。在調動地方政府抓糧積極性方面,2020年全省有99個國家級産糧大縣獲得中央財政獎勵18.25億元,平度、齊河、曹縣、鄆城等4個超級産糧大縣額外獲獎5900萬元:省財政另外拿出4000萬元對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的9個設區市給予了獎勵。今年,在中央加大産糧大縣獎勵力度的基礎上,省級繼續安排專項資金對完成全年糧食播種面積任務的設區市給予獎勵。産糧大縣小麥、玉米、稻穀三大主糧作物保險縣級配套資金全部由省財政承擔,切實減輕基層財政壓力,充分調動了地方抓糧積極性。在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方面,依據小麥種植面積,通過“一卡通”直接把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發放到戶,今年已累計發放77.78億元:近期,按照中央部署,又對實際種糧農民落實一次性補貼15.35億元。同時,不斷加大農業保險保障強度,全省三大主糧作物投保率超過75%,進一步分散了種植風險,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
三是強化技術支撐,確保夏糧生産提質減損。依託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平臺,抓好良種和關鍵技術推廣,組織專家指導農戶科學運籌肥水、防治災害,充分挖掘了小麥增産潛力。全省小麥良種覆蓋率達98%、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99.6%、配方施肥覆蓋率90%,統一供種達2482萬畝、寬幅精播3666萬畝、播後鎮壓4550萬畝,各項指標均比上年有所增加或提高。堅持“減損就是增産、降耗就是增收”的理念,科學組織調度“三夏”農機生産作業,廣泛開展小麥機收減損比武大賽,隨機抽查地塊平均機收損失率只有0.97%,低於2%的作業品質標準。
四是抓好防災減災,確保“三夏”農業生産平穩安全。今年年初,分作物細化制定了防災減災應急預案,通過強化監測預報預警、關鍵農時24小時值班值守等舉措,落實落細防災減災各項措施,確保夏收夏播壓茬進行。全力抓好小麥病蟲害防治,積極開展“蟲口奪糧”和“奮戰100天奪夏糧豐收”行動。針對草地貪夜蛾,積極推進黃淮海阻截帶建設,構築起嚴密的監控阻截網路:針對小麥條銹病防控,省市縣黨政“一把手”親自動員、親自部署,累計投入資金6.07億元、人力200多萬人次、防控機械220萬台套,小麥條銹病防控取得全面勝利,總體實現了安全平穩度夏。
7月28日-30日,颱風“煙花”過境山東,全省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牢固樹立“抗災奪豐收”“減災就是增産”理念,緊急下發防範應對通知,逐級壓實責任,全力以赴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受颱風影響,降水較大的地區出現了部分地塊農田積水,個別地區玉米等農作物倒伏。目前,相關部門已派出工作組和專家技術人員,採取技術指導、物質支援和政策鼓勵等措施,開展改種換種生産自救和各項幫扶,最大限度減少群眾損失,確保今年糧食安全。
雖然山東夏糧取得豐收,但農業自然災害、重大病蟲害等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糧食安全基礎仍不穩固,糧食安全形勢仍然比較嚴峻。李猛表示,下一步,山東將堅決扛牢農業大省責任,加強技術指導服務,組織基層農技人員深入生産一線,幫助農民解決生産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抓好秋糧作物田間管理,密切關注農作物生長進程和苗情墑情變化,做好病蟲害防控,努力實現秋糧豐收、全年豐收,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山東貢獻。(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滿倩倩 濟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