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灣美:青島給河長灣長“壓擔子”
440條河道49個海灣都有“健康守護人”
今年是青島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灣長制工作的第5個年頭,今天(8月3日)上午,市總河(灣)長會議召開,總結分析全市河湖長制和灣長制工作進展情況。目前我市已建立起完備的河長、湖長、灣長組織體系,全市440條河道、49個海灣都有專門的河長、灣長守護。這些年來,我市以落實河長制、灣長制為抓手,持續加強河流、湖泊、海灣管理保護,取得了積極成效。
2017年,青島率先在全省出臺《青島市全面實行河長制實施方案》,在全國首個發佈實施《關於推行灣長制加強海灣管理保護的方案》。全面推行河長制、灣長制,我市在頂層設計上堅持高起點、高定位、高標準,總河長、總灣長均由市委書記和市長擔任。
近年來,我市不斷建立健全河長湖長組織體系,河湖長制在不斷深化完善。目前青島有四級河長湖長4618人,設置河道警長53人,民間河長1061人,護河志願者1376人,數千名護河大軍足跡遍佈河、湖、水庫的每一個角落。巡河護河成為各級河長的第一要務,僅2020年,全市各級河長湖長共巡河(湖)148167次,發現、解決河湖問題389處。
同時,我市嚴格落實灣長制,全市共設立市級灣長4名、區級灣長42名、鎮(街)級灣長54名,各級灣長認真履職,強化各級海灣巡查監管和海灣規範化管理保護,2020年以來市區兩級灣長共計巡灣121次,著力打造水清、岸綠、灘凈、灣美、物豐的藍色海灣。在省灣長制辦公室組織的灣長制試點評估工作中,青島位列全省第一名。
隨著河湖長制、灣長制的全面推行,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水和諧共生的美麗生態畫卷正在緩緩展開。“十三五”收官之年,青島也交上一份可喜的答卷:全市35條重點河流、33個重點水庫的94個市控以上監控斷面中,Ⅲ類以上優良水體比2015年增加3個達到54個,“好Ⅲ”比例達60%,水質較差的劣五類水體比2015年減少22個下降到4個,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11個國省控斷面全面達標,6個斷面較水質目標實現類別躍升,18處城鎮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持續保持100%。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8.8%,比2015年提高了0.4個百分點。
碧水保衛戰,註定是一場持久戰。在河長制、灣長制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7月28日省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青島市委、市政府通報督察反饋意見,在水環境、水生態方面仍面臨不少問題:海洋生態環境問題比較突出,入膠州灣河流水質不穩定,部分河流存在多次超標情形,有的船舶修造企業污水未經處理直排等問題;河流湖泊污染治理仍不徹底,因後期管護措施不到位,部分水域岸線遭到侵佔破壞;水環境基礎設施存在短板,污水處理能力不足,有的小區生活污水未經收集直排入河入海……
治水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從系統和全局上尋求破解之道。針對省環保督察及會上通報視頻中反映的問題,提出要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逐一落實整改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明確整改時限,建立臺賬、銷號管理,確保整改到位。
打好河海污染防治攻堅戰,首先要做好排污口整治,並排出時間表。強力推進全市6174個入海排污口和777處入河入湖排污口的規範化整治,年底前完成三分之一,兩年內全面完成並落實常態化監管。其次要提高污水處理能力,聚焦重點工程,年底前完成麥島污水處理廠和即墨北部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和改擴建,加快李村河北岸水質凈化廠工程項目建設進度,確保今年完成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98%的目標任務。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很複雜,其中岸上垃圾清理不力是一個重要方面。相關區市要建立沿灣沿河近岸網格化管理機制,嚴格落實單位環境衛生保護責任,避免垃圾入海入河。
與此同時,要加強河海生態修復和保護,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合理控制水域岸線開發利用強度,強化水資源保護利用,維護健康穩定的河海生態環境。
記者手記
關鍵是履職盡責
無論河湖長制還是灣長制,其核心都是責任制,河湖長、灣長履職盡責是關鍵。然而在實際運作中,部分灣長、河湖長履職“有名無實”,存在“打卡式”巡灣巡河等形式主義,河灣管理體系存在的問題需要加以重視和改進。河湖長、灣長履職重在落在實處,積極推進問題整改,在巡河巡灣護河護灣中,各級河湖長、灣長“既要挂帥更要出征”,要有釘釘子精神,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轉作風、創一流、當排頭。
九曲黃河,大國命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而膠州灣是青島的母親灣,環灣聚集著港口航運、濱海旅遊、漁業生産等産業,在沿海和海上經濟活動蓬勃發展的同時,必須同步確保“母親灣”生態環境有效保護,正確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係,要以更大力度實施膠州灣生態環境保護,把膠州灣建成青島的美麗海灣,為建設全球知名海灣都會奠定基礎。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灣長制是一項全局性、系統性工程,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壓實責任、上下聯動,齊抓共管、久久為功,定能讓青島的河湖灣健康美麗。(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