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希榮委員:重視草原畜牧業 促進西部大開發  

    重視解決草原畜牧業在新形勢下出現的新問題,是順利實施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需要。就此,我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近幾年,在國內強調生態建設的新形勢下,有人認為草原畜牧業破壞草原植被,提出把草原畜牧業改為舍飼畜牧業。我認為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古人説:“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又説:“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就是説,草原資源是可持續利用的再生資源。

    我國耕地19.5億畝,草地50億畝,其中西部草地佔 30.3億畝,所以有人提出,我國農業發展的潛力主要在西部。我認為:草原畜牧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環境和社會三個效益決定了草原畜牧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和西部大開發中所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蒙古為例:2000年,産肉143.4萬噸,産奶82.99萬噸,産毛7萬噸,産絨3800噸,産牛、羊皮2000多萬張。2000年,畜牧業現價總産值達205.46億元,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重視發展草原畜牧業,以“資源轉換與可持續發展戰略”來指導畜牧業生産,主要解決牧區人口劇增,超載過牧,濫墾亂挖問題。解決採用現代科學與管理技術,提高草原畜牧業生産力的問題。例如:在我國西部15畝草場養一隻羊,有關專家預測利用先進的科學與管理技術,其效率可以提高5~10倍。所以,關鍵不是要不要草原畜牧業問題,而是如何加強經營管理,合理開發利用草地資源,實行可持續發展畜牧業經濟問題。

    二、牧區現行的經營管理體制,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生産關係取決於生産力發展的基本原理。其説要表現在經營管理體制沒有和市場經濟體制接軌,還沒有完全擺脫傳統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模式。正因為這樣,牧區和牧業經濟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

    1.生産不以市場為導向,隨意、盲目,導致畜産品銷售不暢。

    2.草原超載過牧,志到處生態惡化。

    3.産業單一,第二、三産業發展緩慢。

    4.産品競爭能力低,不能適應加入WTO後的國際市場競爭。

    5.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低。

    6.科技、教育跟不上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對鄧小平理論全面理解,以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在牧業生産、管理經營體制上有個創新。

    牧區現行的“畜草雙承包”的經營管理體制是在否定人民公社時期的“一大二公”的基礎上形成的,大大地推動了畜牧業生産力的發展。但是,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牧區的經濟發展實踐證明,小農經濟式的家庭經營,特別是在地廣人稀的牧區,很難發揮地區産業特色來發展經濟。中央提出:“允許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可是我國牧區至今沒有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我們應改變牧區小農經濟式的經營為企業式的經營。鼓勵和引導草場向大戶轉移,形成專業化家庭牧場、合作牧場或股份牧場。實現牧業生産的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基地化。實現生産、加工、銷售等各環節的全面合作。

    三、在西部大開發中,政府在重視草原畜牧業方面,主要做好政策指導和服務工作。例如:在服務方面做好交通、電力、電信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做好獸醫、打草、科技諮詢等服務體系的建設,做好普及中、小學教育工作。在資金方面,以有償投資或貼息貸款來解決草原建設經費。

    總之,在認識上進一步重視草原畜牧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視草原畜牧業在社會、生態和經濟三個效益的重要性;重視草原畜牧業在西部大開發中的重要性。要在發展戰略上做適當的調整。我們既要把草原畜牧業作為大農業範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以重視,又要把它視作特殊的相對獨立的一個行業。從其重要性出發,讓其作用充分體現出來。要像重視耕地那樣重視草原;要像重視農區畜養業那樣重視草原畜牧業;要像重視農業、漁業和林業那樣重視草原畜牧業;要像重視農民問題那樣重視牧民問題。建議有關部門儘快出臺“允許草場有償轉讓”的有關政策,引導草原畜牧業走專業化家庭牧場、合作牧場、股份制牧場的道路,並制定牧場主和牧工互惠互利的有關政策,制定牧民轉到二、三産業的優惠政策。

    中國網 2002-3-16

    

    


韋鈺:實施"退牧還草"政策促進畜牧業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海東農區畜牧業異軍突起
沙塵暴緣何而來?從世界範圍看其與畜牧業關係
畜牧業使農民去年每人平均增收35元
畜牧行業首家企業博士後工作站落戶津門
我國畜牧業從容面對入世挑戰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農業部《關於加快畜牧業發展的意見》
內蒙古確立發展“生態畜牧業”新思路
提高中國在國際畜牧市場的比重
北京確定養殖業“三退三進”原則
兩會專題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