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舍委員:加強生態保護需要開徵環境與資源補償稅  

    要解決生態建設和環保投入的來源,並提高全民可持續發展意識和能力,建立生態稅係是一個有力的手段。建議儘快引入和設計生態稅收稅係,並儘快開徵環境與資源補償稅。

    國外生態稅徵收對象,包括投入稅、加工或安裝稅、産品或排放稅等。生態稅收發揮作用的途徑,是通過對自然資源(如能源和水)或對環境不友好産品的徵稅,刺激對節約技術的投資,加快資源合理利用,促進清潔産品市場的發展,使環境法規得到落實。

    生態稅收的終極目標,與政府的可持續發展宏觀經濟目標一致;中期目標是減少環境中的污染、減少使用能源、減少使用自然資源、刺激迴圈使用和修復,優先發展生態型經濟等;短期目標是減少污染産品的消費、籌集資金等。

    生態稅收有特殊性,設計與一般稅收不同之處是應特別注意可接受性、可操作性。借鑒生態稅制建設處於前列國家的經驗,它們在稅種和納稅環節的選擇、稅基的確定、稅率的設計等方面,以及需要考慮的財政和調節效應、生態稅收的專款專用和生態稅收的補償方面,都十分重視生態保護的有效性與徵稅點和污染點間的聯繫。結果,不僅促進技術革新,刺激清潔生産的發展,使資源的消費水準下降,還增強了全民的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意識,促進了不利於可持續發展的消費模式的變化和生産方式的變革。

    進入21世紀,我國現行稅制改革的方向,也應該是儘快建立和引進生態稅收,不斷加重生態環境需要的要素,多采用差別稅率鼓勵生態環境需要的行為,最終建立生態稅制模式。

    環境與資源保護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兩個最基本的標誌,生態稅收的重點也應該是環保和資源節約中的稅收。我國調整稅制設計的思想,應將生態稅收放到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去認識,重新認識我國現行的環境收費和資源收費(稅)狀況,設計與新時期稅制合理的生態稅種,探索建立環境與生態補償稅制,可以先行開徵汽油、柴油和碳等産品的消費稅、噪音稅、城市垃圾稅等環境稅,並把已實行10多年的排污費改為排污稅;對利用“三廢”生産的産品免征所得稅,企業環保設備投資達到規定比例,應享受一定程度的所得稅優惠;採用環保的設備可以加速折舊等。

    稅收專款必須專用於環保和資源節約項目,幫助因難於承受排污稅倒閉的企業解決困難或鼓勵企業兼併。以後,應逐漸從環境評價的角度不斷調整稅制要素,比如對消費稅進行調整,對環境産生直接或間接造成損害的,都應徵收高稅,在企業和人人所得稅中,增加生態稅收的條款等。政府通過差別稅率徵稅,用強大的市場力量,改變生産要素的相對成本和産品比價,迫使企業選擇節約資源和污染控制技術,研究開發更有效地利用資源和減少污染的工藝流程,實現既降低生産、交易和服務成本又減少污染量,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福利;政府還可利用這種稅收籌集的資金補償受害人,體現徵稅的公平原則,使社會生産達到最適點。

    在我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的條件下,生態稅收政策更應體現“受益者和損害者付費原則”,尤其是對跨地區單向外部性發生污染的情況。如長江上游的四川省和重慶市,原四川省人大通過的“長江幹流出川斷面達到III類水質標準”,按照“損害者付費原則”,誰污染誰付費治理。三峽大壩修建後,國家要求“長江幹流出川斷面,要基本達到II類地表水質標準”,按照“受益者付費原則”,誰受益誰付費治理,國家特別是長江中下游省市區以資金或技術轉移方式,換取長江上游省市超過原標準的環境保護投入和運作費用。

    同樣,中西部省市區在承擔自然資源合理利用、環境污染防治義務上,除自己增加投入、加大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外,需要國家及東部省市區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支援,也是自然資源合理利用、環境污染防治造成環境成本增加,需要得到補償的合理要求。因此,納稅對象應該前移到對資源的開採、原料的生産徵稅;納稅環節,應該包括對産品、污染、消費徵稅;納稅稅率上,應該逐漸減少所得稅及對勞動和資本的徵稅率,提高資源稅率。儘管由於我國資源産品的定價沒有將資源使用或開採所造成的環境成本、資源的不合理使用,及對後代人産生的資源基礎的不完整因素考慮在內,稅率設計也有較多的不確定因素,但還是應儘量探索有利於調整資源邊際成本價格、調節級差收入、考慮資源開採利用對環境損害的成本、資源可持續價值或使用者成本的稅率。

    綜上所述,建議國家儘快開徵環境與資源補償稅。

    中國網2002/3/7


馮理達委員:我國人民健康現狀應引起警惕
張永泰等四位委員:三峽工程明渠截流後,礙、斷航對航運造成的影響亟待重視解決
陳洲其、史訓知委員:關於我國油氣資源發展戰略問題的建議
全國工商聯:健全財産法律制度 加強私有財産保護 
全國工商聯:關於健全財産法律制度 加強私有財産保護的建議案
農工黨:按WTO多邊規則建立我國服務貿易競爭規則的建議 
政協農工組:治理石漠化必須抓好兩個根本轉化
政協農工組:關於慎重研究南水北調工程技術問題的建議
兩會專題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