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新聞集團:中國媒體必須重組

    ——專訪新聞集團中國區副總裁劉香成

    12月20日早晨,記者在北京北海東門的一條衚同裏找到了新聞集團中國公司負責政府公關業務的副總裁劉香成。在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的住所裏,這註定是一次艱難的採訪,記者面對的是全球惟一得過普裏策獎的華人記者,他深知如何應付他不能告訴記者秘密的技巧。劉香成曾經作為美聯社、《時代》等媒體的記者,在蘇聯、印度等地工作,但是,他説,他更加熱愛中國。

    《財經時報》:能否介紹一下貴公司與中方談判的過程?有讓你記憶深刻的障礙嗎?劉香成:我們談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最早是新聞集團向中方表達了合作的意願。提出後,雙方在原則上很快達成共識,一年多的時間主要是技術方面的交涉。

    我們日常是跟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談判,它是廣電總局下面的公司,負責(CCTV-9)在國外的推廣和發行。新聞集團的談判隊伍由我牽頭,包括我們的律師以及福克斯有線廣播網的代表。

    在不短也不長的談判時間裏,我個人收穫很大,學到了很多東西。令我感到驚訝的是中方做的準備工作很充分,中方的律師以及技術人員對美國的法律、市場有深刻的理解。我們一年的合作非常愉快,運作通暢。

    昨天(12月19日)最終達成的協議對新聞集團來説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是我們在中國開展業務的重要突破。這是一個全新的娛樂頻道,也是我們第8個在中國落地的頻道,但是與以前獲准在三星級以上飯店以及涉外住所落地的頻道是完全的兩回事,這次是在廣東省的有線網播出。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需要了解世界,中國更需要美國更好的了解中國,美國人對中國了解得很少,中國巨大的變化和發展應該讓美國人知道。

    應該説,沒有中國領導人的遠見卓識,雙方很難進行這樣一個雙贏的合作。

    《財經時報》:能不能透露一下新的頻道的情況?劉香成:有關這個全新的頻道的消息,具體負責的公司在未來時間裏將會向大家公佈,這個頻道要到明年初開播。

    在1979年,我曾作為第一批外國記者到深圳參觀特區,當時那個地方只有一條公路,周圍全是野草。經過20多年的改革,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中國的媒體發展也很快。

    中國剛剛入世,媒體不再WTO協議開放的範圍內,這涉及到意識形態。但是做媒體的方式方法,就像你身邊的這位攝影師的技術,調節快門、光線,尋找角度等技術是中性的,他只有成熟與不成熟的區別。資本也是中性的。

    我們常常説與國際接軌,我認為就是指技術上的接軌。我們在中國的電視頻道,當然是做中國的電視節目,本土化的。我們有國際一流的技術,我説過,技術是中性的,本身沒有文化烙印,到了中國才有中國的文化色彩,我們要用先進的技術與本地的人才進行我們的中國業務。

    中國媒體須經過重組達到規模

    一個美國人到中國寫一些給中國人看的中國報道是很不容易的,因為有文化的障礙。不像電影,它是一個國際化的媒體,電視報紙等是本地化的媒體,就像北京人不看上海報紙一樣的道理。

    《財經時報》:有消息説,新聞集團北京代表處要遷往上海,是真的嗎?劉香成:這是一種誤解。

    1999年,新聞集團成為第一家在北京設立代表處的西方傳媒公司,2000年12月,新聞集團在亞洲的全資子公司STARTV成為首家在上海成立代表處的地區性傳媒公司。新聞集團也是惟一一家在中國兩個城市設立代表處的國外傳媒公司,傳媒公司不像其他商業公司那樣在中國開展業務可以不受限制。

    北京的代表處,是以新聞集團的名義設立,主要負責集團在中國的戰略發展。上海的代表處,是以STARTV的名義設立,它的業務更加具體,隨著我們在中國具體業務的開展,我們將增加上海的人力資源,而不是兩者合併。

    今後,北京與上海在業務內容上還是保持不變,雙方的業務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財經時報》:新聞集團今年初曾經與高盛等公司投資中國網通公司3.25億美金,目前這個公司正在與其他電信機構重組,並計劃把新聞集團看重的寬頻業務剝離出來成立一家新的公司,新聞集團如何看待自己投資的命運?劉香成:我不負責這方面的業務,我不能回答這個問題。

    《財經時報》:作為香港鳳凰衛視的發起人以及最大的股東,新聞集團在該電視臺如何體現自己的意志?劉香成:我們不參與鳳凰衛視的日常管理,但是,STAR作為鳳凰衛視的最大股東,會出席鳳凰衛視的董事會會議,董事會是一個對電視臺的發展起決策作用的機構。

    參與鳳凰臺所得到的經驗對我們即將建立的新的頻道有幫助,兩者在內容上不會重復。新的頻道24小時播放普通話娛樂節目,針對的是更年輕的觀眾,比如18-28歲的人,市場分得很細。

    《財經時報》:你剛才提到節目製作一定要本地化,但是廣東地區的觀眾更加喜歡粵語節目,新的頻道用普通話廣播,似乎與本地化原則矛盾,這如何解釋?劉香成:在中國,普通話是全國普及的語言,廣東地區確實是對方言更加喜歡,你可以這樣理解:中國太大了。

    用普通話廣播是公司的決定,你自己可以想想為什麼公司做出這樣的決定。

    《財經時報》:是不是期待著最終這個頻道會在整個中國內地獲准廣播?劉香成:……

    《財經時報》:你如何評價中國的傳媒業?劉香成:中國的媒體,我個人看,前景非常好。

    中國目前的媒體改革已經很快了,可能你們從業人員感覺還是慢,改革要慢慢來,中國媒體必須通過重組達到規模化。

    也有一些障礙,現在的報紙,從發行看,受地方約束很大,全國性報紙很少。

    中國媒體在管理、技術等方面會很快與國際接軌,10年內,中國會出現很大的具有影響力的報紙或者媒體集團。

    我對中國的傳媒市場是很樂觀的,這是一個不低於美國的潛力巨大的市場,在未來完全可以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傳媒市場。

    《財經時報》:你對你的中國同行如何與國際接軌有什麼建議嗎?劉香成:做媒體有三步曲:一、需要好的總編;二、很深的口袋(即大的投資);三、很先進的技術。

    有些媒體一天到晚老是抱怨資金不夠,光談論資金往往走錯路。成功最根本的是需要一支成熟的編輯隊伍。做媒體成功的關鍵不是買硬體,而是購買成熟的編輯隊伍。中國目前的編輯隊伍,要麼太龐大,要麼不成熟,總是上下理不順。

    默多克先生把我在時代華納中國代表處挖過來的,他今年來中國訪問是對我説,“香成呀,做媒體需要人呀”。辦一份報紙可能只需要1億元,給這家報社10個億,他不一定辦成功,是投資商認為他能辦出來而已。

    關鍵是有懂市場、管理、編輯等技術的人,而這些人的技術還必須與國際接軌。中國媒體的成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中國人非常聰明,會很快掌握更加先進的技術的。

    財經時報 2001年12月28日

    

    


美將組建最大有線電視公司
中國創建最大的傳媒集團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成立
媒介巨子瞄準中國螢幕
不斷創新的中國媒體
境外電視媒體與珠三角洲文化的相互關係分析
楊瀾攜手段永基 陽光四通誕生
中國“第四媒體”異軍突起發展迅猛
蔡名照:網路媒體成為我國新聞傳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蔡名照:網路媒體是新聞傳播的重要途徑
2005年我國第四媒體用戶將達兩億
重慶日報報業集團成立
新媒體革命引起廣泛關注
傳媒業與資本市場聯姻的背景及現狀分析
中國專家呼籲高度重視“新媒體革命”
兩西方媒體將進入國內
華文媒體正以加速度發展
——訪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方漢奇教授
傳媒業會全球化嗎
默多克尋求在中國發展傳媒業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