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中國裁軍揭穿"擴充軍備"和"威脅論"的謊言

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在出席國防科學技術大學50週年慶典活動時鄭重宣告: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在“九五”期間裁減軍隊員額50萬的基礎上,2005年前中國軍隊再裁減員額20萬。最新一期《瞭望》週刊載文指出,中國政府再一次以活生生的事實揭穿了中國在“擴充軍備”和“中國威脅論”的謊言。 文章認為,這個重大決定,將對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加速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促進國家經濟發展,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文章説,它再次向世界昭示,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始終不渝地高舉和平與發展的旗幟,真誠地願意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世界和平與國際社會的穩定。

文章並對中國此次裁軍20萬的戰略意義進行了如下分析。

減少數量 提高品質

文章説,在未來的資訊化戰爭中,由於軍隊作戰能力的極大提高,小規模的高度一體化和智慧化的軍隊,即可完成過去由數量龐大的軍隊才能完成的戰略使命。因此,新軍事變革對軍隊規模的要求是合理適度夠用,軍隊數量規模大幅度縮小是世界主要國家軍隊發展的共同趨勢。

這次進一步壓縮軍隊規模,是中國軍隊順應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歷史潮流,把握先機,迎接挑戰,全面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重要戰略舉措,對軍隊建設全局和長遠發展必將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減肥”“增效” 改善結構

文章指出,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關鍵是“減肥”“增效”,解決中國軍隊建設存在的結構性矛盾。軍事發展史表明,任何一次軍事變革的實現與完成,都有賴於建立新的體制編制。結構決定功能。先進的軍事理論、高技術的武器裝備、高素質的軍事人才,都要通過科學的體制編制,才能發揮應有的效能和作用,實現人與武器的最佳結合,增強軍隊的整體作戰能力。建立與資訊化軍隊和資訊化戰爭相適應的體制編制,是打贏未來資訊化戰爭的必然要求。資訊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不再是單個或數個作戰力量單元之間的對抗,而是作戰體系之間的較量,要求軍隊結構合理、體系完善、功能齊全。目前,世界各國高度重視優化軍隊內部結構,普遍重視提高軍隊的高技術含量,在適當壓縮陸軍規模的同時,增大海、空軍比例,並實現內部結構的優化,大力加強航太部隊、戰役戰術導彈部隊、陸軍航空兵、電子戰和特種部隊等技術密集型軍兵種建設。

文章説,中國軍隊現行的體制編制是在戰爭年代逐步建立,在應付大戰的背景下發展完善的。從總體上看,中國軍隊的結構和規模與打贏資訊化戰爭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特別是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文章認為,這次進一步裁減軍隊員額,就是按照系統整合的思路優化部隊的編成和結構,裁減一般部隊,加強高技術部隊,組建新型部隊,進一步調整官兵比例、機關和部隊比例、作戰部隊與非作戰部隊比例,努力改善宏觀結構,通過“減肥”與“增效”的有機結合,實現作戰力量的整體優化。

節省軍費 提高效益

文章指出,加強品質建設,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有利於促進國家的經濟建設。

當前國際形勢總的趨勢趨於緩和,中國處於相對和平時期,正面臨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國力,是國家的主要任務和中心工作。在這種情況下,軍隊必須從實際出發,從提高軍隊戰鬥力的長遠目標和整體需要出發,服從和服務於國家經濟建設大局,自覺堅持勤儉建軍的優良傳統,適當壓縮國防開支,減少數量、提高品質,走投入少、效益高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在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靠外延投入和優先發展的方法來建設國防、提高軍隊戰鬥力已不可能,也不足取。

文章稱,如何集中有限的戰略資源,在軍費投入有限的情況下,加快軍隊資訊化的建設步伐,全面推進中國特色新軍事變革,是中國軍隊面臨的歷史性課題。解決軍費供需矛盾,把有限的軍費花出最大的效益,最佳的思路就是減少數量,提高品質,增強戰鬥力。

文章認為,這次中國軍隊裁減員額20萬,可以節省一筆可觀的“人頭”費用,適當彌補裝備費用的不足,既可以減輕國家的財政負擔,又可以提高有限軍費的使用效益,切實提高軍隊的戰鬥力,是利國、利民、利軍的好事。

積極防禦 戰力不減

文章説,近年來,世界範圍內展開了一場以爭奪高技術優勢為核心的新一輪軍事競賽。西方強國通過全面推進軍事變革,大幅增加軍費,積極發展資訊化武器裝備,使其軍事力量超常發展,進一步拉大了與其他國家的軍事差距,獲得了遙遙領先的絕對軍事優勢,國際戰略力量對比進一步失衡。中國軍隊在維護地區穩定、維護世界和平、反對霸權主義的鬥爭中將面對新的任務和新的挑戰。 同時,中國還面臨非傳統安全威脅。“台獨”等分裂主義勢力日益猖獗,加之國際上一些反華勢力遙相呼應,對中國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構成嚴重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政府宣佈在“九五”期間裁減軍隊員額50萬的基礎上,再裁減軍隊員額20萬。這一方面是中國有能力和有信心的表現,表明中國對維護國家主權與安全充滿信心,有能力在任何情況下堅決捍衛祖國主權和統一。另一方面,也充分表明瞭中國熱愛和平的誠意,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國際社會穩定的實際行動。 中國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實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中國的國防建設不針對任何國家,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是社會主義國家性質和積極防禦戰略在軍事領域的本質體現,其目的在於通過軍事變革提高資訊條件下的防衛作戰能力。中國的國防力量是維護中國國家主權與安全的力量,同時也是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力量。即使中國將來發展強大了,也不會對別國構成什麼“威脅”。

文章認為,中國政府再一次以活生生的事實揭穿了中國在“擴充軍備”和“中國威脅論”的謊言。(彭光謙鄭艷平)

中新網  2003年09月17日


中國再裁軍20萬 美日加大研究解放軍戰略走向
中國再裁軍20萬 美日加大研究解放軍戰略走向
第十次大裁軍,解甲軍官何處去?
從小米加步槍邁向資訊化──人民解放軍大裁軍回眸
裁軍,適應未來戰爭
專家評析:中國新一輪裁軍著眼于"精兵利器"
港報分析:中國再裁軍20萬 真正的戰略指向何在
外界關注中國裁軍 指提高科技實力與戰鬥力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