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軍,適應未來戰爭

日前,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江澤民正式宣佈,我軍將在近期內裁減員額20萬人。這是我軍在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建設征途中出臺的又一戰略舉措,必將産生深遠而又重大的影響。

第一,資訊化建設使裁軍成為必然。人類進入20世紀,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催生了幾十項重大的軍事技術,使得戰爭以機械化的面目出現。機械化戰爭最為顯著的特點,便是以優勢的數量、強大火力與快速機動力相結合,以奪取或控制戰爭的主動權。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例。戰爭結束時美國、蘇聯的總兵力,均達到上千萬人。之後隨著世界進入兩極對抗的冷戰時代,各大國仍然保有數額巨大的常備軍。

隨著20世紀70年代電子電腦技術的誕生,發達國家的軍隊先後開始了資訊化技術的應用進程。經過近30年的發展,美軍成為了資訊化建設的“領頭羊”。伊拉克戰爭中,美空軍、海軍的資訊化程度均達70%,以資訊技術為制導的炸彈和導彈佔彈藥總消耗量的比例在海灣戰爭中僅為8%,科索沃戰爭為35%,阿富汗戰爭為60%,伊拉克戰爭高達80%以上。在越南戰爭中,美軍摧毀一座橋梁需耗費數千枚航彈,這麼多航彈需用十幾架至幾十架飛機運載。現在只需用一兩架飛機發射1至2枚導彈或精確制導炸彈,便能達到作戰目的。世界上第一個數字化師———美第4機步師戰力相當於3個重型陸軍師。

以上例子説明瞭兩點:第一,少量的資訊化作戰平臺可以取得大量的機械化作戰平臺所能取得的作戰效果,從而可以節省大量的軍人;第二,較小的資訊化戰術兵團可以取得較大的機械化戰術兵團所能取得的作戰效果,從而節省大量的軍人。有鋻於此,世界許多主要國家走上了裁軍的道路:俄羅斯軍隊從3年前的130多萬人降至目前116萬人,不久將降至100萬人以下;英國軍隊從幾年前的30多萬人降至23萬人;法國、德國軍隊的裁減幅度較小,但也保持在30多萬人的較低水準上;美軍在上世紀末期便從150多萬人降至137萬人。還有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軍隊,為了跟上資訊化潮流,也已經或正在裁減員額。

第二,新軍事變革要求軍隊向小型化、合成化方向發展。以資訊技術推動的新軍事變革不僅包括軍事技術方面,還包括軍隊編制體制和軍事理論方面的創新。簡而言之,資訊化技術促使作戰平臺向智慧化、精確化、快速化方向發展,這種發展便決定了軍隊編組必須向小型化、合成化方向發展。因此,實現精兵強軍,適應未來戰爭的需要,是裁軍的根本目標,也是惟一目標。

第三,經濟實力決定了裁軍是更好地提高軍隊戰鬥力的有效手段之一。面對洶湧澎湃的資訊化建設,鋻於我國的綜合實力,尤其是工作重心依然是經濟建設,我軍還尚未完成全面的機械化建設的現實,黨中央、中央軍委作出戰略決策,明確我軍必須實施“跨越式”發展,以資訊化帶動機械化建設,以機械化促進資訊化建設,全面提高軍隊戰鬥力。這次我軍裁減員額,可以節省一筆可觀的“人頭”費用,適當彌補裝備費用的不足,是確保“跨越式”道路順暢、平坦而採取的戰略舉措。(嚴國群)

環球時報   2003年09月05日


陳舟:裁軍顯示中國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決心
專家評析:中國新一輪裁軍著眼于"精兵利器"
港報分析:中國再裁軍20萬 真正的戰略指向何在
外界關注中國裁軍 指提高科技實力與戰鬥力
江澤民宣告:我軍再裁20萬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