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裁軍20萬 美日加大研究解放軍戰略走向

中國宣佈裁軍20萬已有10天之久,西方媒體從一開始就投入了極大的關注。最近幾天,這種關注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與此同時,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軍方加大了對中國軍事改革的研究。

引發西方媒體新聞戰

9月1日下午1時20分左右,新華社發佈消息: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在出席國防科學技術大學50週年慶典時莊嚴宣告,將在“九五”期間裁減軍隊員額50萬的基礎上,2005年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再裁減員額20萬。

對中國的這一重大軍事動向,世界各國密切關注,各大媒體紛紛在第一時間作出報道,很快演變成一場激烈的“媒體大戰”。英國的路透社反應最快,于下午1時24分發出“中國宣佈裁軍20萬”的消息,並在標題前注上“緊急”字樣。接下來的6個多小時內,路透社又連發4篇報道,作更加深入、詳細的報道。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對一個國家的正常軍事舉措進行高密度的報道,這在路透社的日常報道中是不多見的。

法新社、美聯社也不甘落後。法新社從當天下午1時47分開始,在5個多小時內連續發佈了4篇中國裁軍的消息,從不同角度對中國裁軍20萬的背景和影響進行了分析。美聯社在下午4時43分才發出第一篇報道,但在報道的深度和採訪對象的全面上,要勝過路透社和法新社。不久,美聯社又發出了第二篇稿件,報道了美國軍事專家和中國國際問題專家對中國裁軍20萬的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路透社為了搶時效,居然沒來得及核實數據,將中國現有兵力説成是300萬人,此後不得不連續兩次糾正錯誤。這在路透社歷史上也是罕見的。此外,世界各國的主流報紙、電視等也對此進行了連篇累牘的報道。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日本《朝日新聞》、《讀賣新聞》等都不惜版面,作了長篇分析報道。美國的福克斯、日本的NHK等電視臺甚至請來專家,在第一時間進行點評。

高度評價中國裁軍

西方媒體如此看重中國此次裁軍,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認為,中國裁軍是“世界性的重大話題”。早在去年,國際上就開始流傳有關中國裁軍的消息,有些報道甚至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力。去年下半年,海外有媒體稱,解放軍將裁員50萬人,徹底取消7大軍區建制,建立類似于美國戰區聯合司令部的體制。伊拉克戰爭後,西方關於中國裁軍的消息越來越多。這些報道稱,美軍打敗伊拉克的速度出乎中國軍方的預料,中國在感到“震驚”的同時,決定對軍隊進行“脫胎換骨的變革。

在中國正式宣佈裁軍20萬人後,這些傳聞都成了笑料。同時,國際社會和中國周邊多數國家、地區都對此次裁軍表示歡迎,認為這是中國對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又一個貢獻。這次裁軍是新中國建立以來的第十次大規模裁軍,將使中國軍隊由最多時的627萬人下降到230萬人。

台灣最關注此次大陸裁軍。9月1日當天,台灣“中央社”就播發了10余條相關消息。島內各大報紙、電視臺均在重要版面、重要時段播發詳細報道,許多電視臺還中斷正常節目,插播了這一消息。國民黨、親民黨和大部分台灣民眾都對此表示歡迎,認為這有助於臺海局勢的和平與穩定。許多台灣民眾認為,臺當局一再渲染“大陸軍事威脅”,並借此一再增加國防預算,大量進口先進武器,現在“看來是另有所圖”。對於民眾的質問,臺當局無言以對,多次拒絕對大陸裁軍作出評價。

在周邊國家中,日本對中國裁軍尤為關心。日本共同社9月1日當天即播發了這條新聞。第二天,不少報紙紛紛在頭版頭條加以報道……據報道,日本防衛廳的中國問題專家已接到指示,對中國裁軍進行全方位的分析,不但要研究解放軍為什麼要裁減20萬人,還要研究解放軍將怎樣使用相應節省出來的費用。但人們注意到,在公開場合,日本官方對此還沒有發表任何評論。有日本專家分析指出,對一些日本決策者來説,他們一方面希望“解放軍規模越小越好”,同時又擔心中國軍力出現質的提升。《讀賣新聞》一篇題為《中國軍隊將大力發展資訊化》的文章,使這種矛盾心態暴露無遺。這篇文章首先説,中國裁軍是為了發展數字化部隊,改變部隊的落後面貌;緊接著話鋒一轉,説解放軍“試圖向美軍發出挑戰”。

與日本相比,美國對中國裁軍的看法較為客觀。多數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認為,中國此次裁軍20萬,是對“中國威脅論”的有力反擊,更是中國對國際安全作出的承諾。

美國研究中國軍事改革

美國軍方卻對解放軍“不甚放心”。最近一個時期,他們加強了對中國包括裁軍在內的軍事改革的研究。解放軍的動向成了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蘭德公司、凱托研究所等智囊庫的一個研究重點。其中,美國軍方的最重要的智囊庫之一———美國陸軍軍事學院戰略研究所不久前出版了一本專著:《解放軍的未來》,對解放軍的走向進行全面分析和預測。參與這項研究的人大都是美軍的高級顧問,也有軍方情報人員:前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助理空軍武官艾倫,負責分析中國空軍的動向;全國軍事學院教授伯納德·科爾,重點介紹中國海軍的“內幕”;國防情報局官員朗尼·亨利,負責研究解放軍的戰略方針和後勤改革;國防部長辦公廳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主任馬克·斯托克斯,負責探討中國導彈的發展情況……這些專家大都對美國的對華軍事策略有重要影響,有的甚至是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班子的核心成員,可見美軍對中國軍事改革是非常重視的。

與此同時,五角大樓對“未來解放軍的模樣”作了種種預測。美國軍事專家皮爾斯伯裏發表文章指出,解放軍的目標是擁有一支裝備尖端武器、能作出快速反應的部隊。他甚至預言,未來解放軍能打外層空間戰,利用鐳射武器,將防線擴展到外層空間;解放軍有可能建立一支機器人部隊,充當巡邏兵、工兵和步兵……皮爾斯伯裏認為,這些作戰方式在美歐國家已進入起步階段,中國裁軍後,騰出來的資金可能會用於這方面的研究。皮爾斯伯裏同五角大樓關係密切,他的很多觀點被認為就是一些五角大樓官員的想法。

解放軍戰鬥力不受影響

中國裁軍的消息傳出後,很多人都在問,解放軍的軍力是否會受影響。對此,西方媒體看法比較一致。路透社引述專家的話指出,裁軍後,解放軍依然能保持威懾“台獨”勢力的足夠力量,中國大陸裁軍“並不會影響軍隊在必要情況下收復台灣的能力”。

專家認為,中國此次裁軍是適應世界新軍事變革、打贏未來資訊化戰爭的重要舉措。進入21世紀,美、俄、英、法、德、日等軍事強國先後走上了裁軍的道路。美軍從20世紀末的150多萬人降至目前的137萬人;俄軍從3年前的130多萬人降至目前的116萬人,不久將降至100萬人以下;英軍從幾年前的30多萬人降至現在的23萬人;法、德軍隊目前維持在30多萬人。從這些國家軍隊的發展趨勢看,陸軍比例在縮小,高技術兵種的比例在增大。與此同時,高新技術武器大量出現,使這些國家軍隊在規模不斷縮小的同時,戰鬥力不降反升。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共裁軍150萬人。此次解放軍在現有總員額250萬人的基礎上再裁減20萬人,將使軍隊總員額減至230萬人。專家指出,新軍事變革對軍隊規模的要求是合理、適度、夠用,解放軍230萬人的規模將更加符合這一要求。專家還指出,從世界範圍內看,各國國防費用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一般都在2%至4%左右,而中國只佔約1.5%。以2002年為例,中國國防開支為1694.44億元人民幣,約合204億美元,只相當於美國的6%左右。此次裁軍後,如何將有限的軍費發揮最大效益,是中國軍隊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課題。(特約記者 譚竹潔 梁燕)

《環球時報》  2003年09月12日


第十次大裁軍,解甲軍官何處去?
從小米加步槍邁向資訊化──人民解放軍大裁軍回眸
裁軍,適應未來戰爭
陳舟:裁軍顯示中國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決心
專家評析:中國新一輪裁軍著眼于"精兵利器"
港報分析:中國再裁軍20萬 真正的戰略指向何在
外界關注中國裁軍 指提高科技實力與戰鬥力
江澤民宣告:我軍再裁20萬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