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綱:中國財富為何低效?

    中國的財富存量與分配狀況如何?非勞動性生産要素如何參與收入分配?圍繞這些問題,經濟學家樊綱在1月13日長安論壇的演講中對剛剛完成的中國改革研究基金會的一項相關課題成果作了介紹,並指出,由於資源分配存在不公,金融市場效率過低,導致在中國這樣一個資本稀缺的國家裏,資本收益率卻並不高。

    財富的存量和分佈

    中國改革研究基金會剛完成的這項課題為“中國財産性生産要素的分佈和收入分配”,樊綱介紹,研究的結果表明,中國的資産性財産總額為38萬億元,也就是説,中國每人平均財産額為3萬元左右,如果除去10萬億元左右的居民自有住房,則每人平均財産額為2萬多元。由於這是在2001-2002年的研究項目,所以各種數據還是均來自2000年的統計。

    在這38億元的財産中,國家佔有26%,集體佔有9%,居民佔有57%,餘下的8%為港澳臺及外商所有。樊綱指出,居民佔有的財産佔到近60%,是改革以來的一大變化,同時由於佔到主體地位,也就提出了對私有財産保護的問題。具體到每人平均指標,中國的每人平均財富(全國財富總額/人口數)為30419元,私人的居民每人平均財産為17408元,其中每人平均金融資産為8002元,佔46.5%,實物資産佔53.5%。在8002元的金融資産中,儲蓄最多,達5082元,佔了63.5%,有價證券為2251元,佔28.1%。

    數據表明,中國仍是一個資本稀缺的國家,“每人平均資本額”為3673美元,而美國的這一數字為100636元,中國只佔美國的3.65%。從“每人平均資本收入”看,中國為174美元,美國為7874美元,中國更是僅佔美國的2.21%。樊綱進一步分析説,中美之間“每人平均資本收入”的差距較“每人平均資本額”的差距更大,表明中國的資本收益率比美國低。

    樊綱説,儘管居民佔有了大部分財産,但並不代表也控制了相同的份額,很多資産還要交給國家或他人經營,比如通過購買股票的方式把經營權出讓。在資本使用上,國有及國有控股單位佔了41%,是最多的,但在資本收益率上,國有企業較低,為4.9%,鄉鎮集體企業最高,為18.49%,樊綱認為這能成為我國整體資本收益率低的一個解釋。另外,在18528.61億元的資本收入的分配中,國家得到26%,居民得到22%,值得注意的是,港澳臺及外商分得了16%,而如前所述,他們所佔的財産僅為8%。

    資本體制必須改進

    對於樊綱介紹的中國資本收益率低於美國,有人提問説,中國是一個資本稀缺國家,而美國是一個資本富餘國家,按經濟學原理,應該是中國的資本收益率更高才對。樊綱回答説,這正是中國的現狀,不僅是單個的企業收益率過低,而且整個金融體系的效率有問題,必須對資本體制進行改進。

    樊綱舉例説,中國的銀行貸款佔存款的比例連60%都不到,剩下的錢都存在中央銀行或借給了財政部,這樣就有40%的國民儲蓄無法轉化為有效創造回報的資本,這就是中國的金融體系問題。當然,美國的資本收益率高也有原因,由於金融的一體化,它的收益實際上是來自全球的,在華爾街就有不少優秀的中國公司去上市,為美國的資本提供收益。

    對於資源性財産的收入分配,樊綱認為問題更大。比如國有企業事實上擁有其土地的所有權,因為地租收入全部歸本企業所有,現在國有企業利潤的很大一塊就是來自這種地租收入,否則情況會更糟。但這塊地是國有的,其收益應該由全民來分享,而土地沒有單獨計價已成為中國生産要素統計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再如資源稅和資源溢價的歸屬,中國多數有價值的資源,過去是把它交給一個國有企業來運作,由於收益都歸國家所有,所以也就不徵收資源稅,但國有企業獨立核算後,這部分資源溢價都被當作企業的利潤來處理——石油漲價後,資源溢價就被計入石油企業的利潤,構成其發獎金的來源。這樣做的後果,一是導致資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是使國民收入流失或被低估,三是引致分配不公。指出這些問題,也是這項研究的目的所在。

    “中國的資本應該是最寶貴的,但在不合理的體制下卻成了最不值錢的,人人都想去佔便宜。”樊綱説,資本體制是一個根本的問題,這個體制如果不改造,中國的競爭力就還是這麼差,中國人的貧窮問題也就難以解決。

    《中國經濟時報》 2003年1月15日

    


樊綱:8%增幅將保持兩三年
樊綱告誡中小企業:莫陷入新技術和多元化怪圈
樊綱:警惕中國産業空心化
樊綱談經濟形勢 中國經濟拐點凸現
樊綱:中國金融難題及其出路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