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綱談經濟形勢 中國經濟拐點凸現

    2002是中國經濟真正復蘇的一年,1997 年以來的下調性經濟週期在這一年出現拐點。

    8%的增長是最有效率的增長。

    現在的通縮與1999 年以前相比有本質區別,是一種技術進步、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條件下的物價走低現象。

    中國入世後,前一兩年會先嘗甜頭,真正的苦頭要到兩三年以後才能嘗到,主要是在服務業上。而中國的出口會一直增長。

    中國經濟從1997 年步入下滑軌道,到2002 年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復蘇。著名經濟學家樊綱日前在上海“2002 國發經濟形勢報告會”上,做出了這樣的判斷。樊綱認為,當前的物價走低可能會是一種長期現象,企業家們不應因此壓縮投資,因為相比于過去,現在企業經營的成本更低了。利潤趨薄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規律,暴利時代已經過去了,對此,企業家們應及時調整心態。

    從1999 年開始,人們一直預期宏觀經濟已出現復蘇的拐點。雖然中國經濟在2000 年也達到了8%的高位增長,但樊綱卻認為,2002 年才是真正的拐點。因為在這一年中,投資增長在沒有政府因素作用下達到了23%的高水準,民間投資出現了全面恢復。之所以説沒有政府作用,是因為政府今年發行的1500 億元國債沒有比去年增加,而投資增長卻比去年高了近10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領域一直有個“謎團”:為什麼高增長率與通貨緊縮會同時出現?樊綱認為,增長的高與低是相對的,達不到資源充分利用的經濟增長水準,生産能力出現過剩,就會産生通貨緊縮。綜合近幾年的數據分析,樊綱認為,8%的增長率或許是最有效率的,7%時通貨緊縮比較明顯,到9%時可能會出現過熱跡象。據樊綱分析,1999 年以前的通貨緊縮是銀行惜貸導致總需求下降造成的;1999年以後的“通縮”實際是技術進步、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條件下的物價走低現象。經濟效率因何提高?因為近年來的體制改革。樊綱指出,大刀闊斧的國有企業改革、鄉鎮企業改革和2500 萬國企冗員的剝離已明顯改善了中國經濟的效率,使相對於總需求的總供給有了大幅提高,造成了物價走低現象。

    分析中國經濟形勢,不得不提的是入世效應。樊綱認為,中國入世後的前一兩年會先嘗甜頭,真正的苦頭要到兩三年以後才能體現出來,主要是在服務業上。分析今年的情況可知,入世後中國出口和外商投資會始終樂觀。

    世界經濟環境的低迷,使人們年初時普遍預期今年中國的出口將遭遇寒冬,而年終盤點時發現,今年中國的凈出口比去年增長了50%,達到300 億美元。究其原因,是因為中國出口産品多是有價格優勢的低檔産品,當經濟不景氣時,人們趨向於用價格較低的産品替代高檔用品,因此,世界經濟環境不景氣反而支援了中國今年出口的增長。另一方面,加入WTO 後,我們的貿易環境發生明顯改善。今年來,有關國外對中國出口産品反傾銷的案例明顯增加,有人認為,這是入世後的負效應。樊綱糾正了這個觀點:別人之所以要用反傾銷來“整”我們,一是因為他們沒有更多的手段來阻擋我們,二是説明我們的出口確實在增加。

    入世本來對我國吸引外資並不會産生促進作用,因為貿易壁壘消除後,外商可以直接向中國出口,而不必繞過壁壘到中國設廠。出人意料的是,我國今年的外商直接投資繼續猛增,達到500 億美元,上升為世界第一引資大國。樊綱認為,入世後的中國已成為世界再生産的一環,中國的勞動力價格優勢註定中國要成為世界再生産鏈條上的一個製造業基地,因此,入世後外商對中國直接投資同樣不會減少。

    樊綱認為,入世帶來的衝擊更多體現在過去我們沒有開放的服務領域,如金融、商業零售等。由於市場開放的過程是逐步的,外來機構申請牌照、設點都需要時間,這一塊的衝擊可能會在兩三年後充分體現出來。

    《解放日報》2003年1月3日

    


樊綱:中國金融難題及其出路
樊綱:中國的通貨緊縮不一定妨礙增長
樊綱:明年經濟迅速增長 居民錢袋能鼓6%
樊綱:明年經濟迅速增長 居民錢袋能鼓6%
樊綱:通貨緊縮不一定妨礙增長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