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錦:加快培育我國經濟增長新動力
劉世錦

    ● 我國若干新的高增長行業正加快形成,在經濟增長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 經濟增長動力的結構性變化是初步的,還不能適應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要求

    ● 進一步加大體制改革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促進新的高增長行業迅速發展

    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動力何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總體上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勢。工業化國家的歷史經驗顯示,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會有一個加速期,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經濟結構全面而迅速地轉換。我國經濟這些年來的快速增長,也是以結構轉換為背景的。在不同時期,經濟的快速增長與一組高增長行業直接相關。上世紀80年代初中期,起帶動作用的高增長行業主要是輕工、紡織等行業。經過80年代末的調整,從1992年開始,經濟進入新一輪快速增長,高增長行業主要是基礎設施和基礎産業、新一代家電産品和房地産等。

    1998年以後,經濟增長速度趨緩。亞洲金融危機是一個重要的外部影響因素,但作為一個內需為主的大國來説,問題主要還是在國內。對經濟增長趨緩的原因,從産業變動和宏觀經濟的關係角度,可以理解為90年代初崛起的高增長行業到90年代後期作用力顯著下降,宏觀經濟的持續增長需要尋求和推動一組新的高增長行業。目前,大多數城市居民已經基本解決了吃、穿和用的問題,正在向提高住、行、通訊和其他方面生活品質的層次過渡,與這種消費結構變動相對應的住宅、汽車、機械、電子通訊、建材、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為生産和生活提供支援的服務業,都合乎邏輯地可以成為新一輪經濟增長期的高增長行業。

    然而,實際情況是上述行業中的多數並未達到應當具有的高增長狀態。與前些年的高增長行業相比,上述行業在市場需求和産業進入上存在著更多的體制和政策障礙。例如,福利分房制度已被初步打破,但貨幣化分配、二級市場的開放和培育、相關金融服務,在不少地方包括一些特大型、大型城市依然步履維艱;抑制性的消費政策和嚴格的産業進入政策,使我國的大多數汽車産品價格長時間內高於國際市場價格,汽車産業的消費和生産無法進入良性迴圈;基礎設施建設過多地依賴於政府財政資金和行政性資源分配,市場化投融資體制和機制的作用嚴重不足;社會保障體制的不完善和資金缺口,使中低收入階層的消費行為趨於謹慎和保守,等等。特定的需求和供給障礙的存在,使那些原本有希望高增長的行業或領域的潛力不能得到充分釋放,國民經濟呈現出高增長行業的帶動力不足、非農産業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由於産業結構升級受阻而放慢、城市就業壓力加大、農民進入非農産業和城市速度遲緩而導致收入增速下降的狀態,宏觀上則表現為內需不足,增長率在較低水準上徘徊。

    在這種情況下,社會的消費和投資預期降低,已有的經濟和社會矛盾有所加劇,並且出現了某些新的矛盾。首先,最緊迫的是農民收入增速下降。其次,城市就業壓力加大,城鄉勞動力之間的就業摩擦和衝突增多,下崗和失業人數的上升增加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再次,投資預期下降,進一步加大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

    內需不足、經濟增速減緩所導致的問題和困難是多方面的,而且具有迴圈累積的性質。不解決經濟增長動力問題,不將高增長行業的潛力充分發掘出來,經濟和社會中的諸多問題和困難將無法得到根本性緩解。

    經濟增長動力正在發生重要變化

    針對內需不足的狀況,國家採取了以發行和使用國債為主要內容的積極財政政策。同時,國家在國有企業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金融體制改革、結構調整和升級等方面出臺了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如果説前一方面的政策主要著眼于經濟增長過程的穩定,後一方面的政策則更多地在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上發揮作用。

    目前,國債資金的拉動作用逐步由新的高增長行業的拉動作用所替代的替代關係已經出現。一方面,國債資金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逐步減弱。首先,近幾年內,每年新增GDP總量不斷增大,但國債資金基本維持原有規模,説明GDP增長對國債投入的依賴度下降。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的分析,今年上半年,與國債相關性較大的預算內投資資金增長51.8%,但只佔到(不包括集體和個人的投資部分)資金增量的7.9%。其次,與國債投資聯繫很少的城鄉集體和個人投資上半年分別增長15.8%和19.4%,增幅比一季度分別提高3.2個和10.3個百分點。第三,與國債投資聯繫很少的房地産投資上半年同比增長32.9%,增幅提高4.7個百分點,在全部投資增量中的比重已達到32.1%。第四,分地區看,對國債投資依賴度較低的東部地區上半年投資增長22.9%,增幅比西部地區高出2個百分點。另一方面,若干個新的高增長行業正在形成,在經濟增長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研究部的“中國産業增長景氣指數”研究成果顯示,今年上半年,汽車、機械、建材、醫藥、電力、煤炭等行業表現出顯著的景氣上升態勢,房地産、電子、郵電通信等行業保持了較高增長速度。最突出的是汽車行業,産銷快速增長,市場空前活躍,汽車産業正在成為對工業和整個國民經濟增長帶動力最強的産業之一。房地産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住房二級市場也日趨活躍,有些地方存量住房成交面積超過同期商品房銷售面積。此外,煤炭、電力行業的景氣指數也處在較高水準,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經濟增長正處在上升狀態。

    今年上半年全國GDP增長7.8%,呈現出良好勢頭。在關注總量變化的同時,應當更多地關注新的高增長行業拉動力量的加強,關注經濟增長動力的結構性變化,因為後者對經濟總量快速增長的可持續性有著實質性影響。

    進一步挖掘高增長行業的潛力

    經濟增長動力的結構性變化是初步的,還不能適應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要求;高增長行業呈現出的發展勢頭還不穩定,很大一部分潛力尚有待發掘;高增長行業所面臨的體制和政策障礙還需要進一步排除,以促使整體經濟進入良性迴圈。為使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的經濟發展有一個穩固基礎,應將進一步發掘高增長行業的潛力放在優先位置。

    發掘高增長行業潛力的關鍵是進一步排除有關的體制和政策障礙,為高增長行業在需求和供給兩方面創造寬鬆環境。具體地説,在需求領域,使有關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充分釋放,形成旺盛而持續的市場需求;在供給領域,形成良好的行業進入條件和公平競爭條件,吸引新的投資者,促進創新和産業結構優化。當前應著力推動如下一些改革和政策調整。

    ———加快住宅産業的市場化進程。近幾年住房制度改革有了較大進展,但發展不平衡。要抓緊落實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出臺的有關住房貨幣化補貼、二級市場開放和培育、降低房屋交易費用等方面的政策,使原先住公房的廣大居民與住宅産業真正建立起市場化關係。應在短期內使一些進展遲緩的城市在二級市場開放,特別是使房改房上市交易有突破性進展。這個環節打通了,住宅産業的市場容量和可持續發展將上一個大的臺階。

    ————保護、引導、加強汽車産業的良好增長態勢。在今年以來的汽車産業增長中,也含有一些不穩定和不健康的因素。汽車消費政策有所放寬,但尚不到位,應加快新政策的制定和出臺。汽車消費環境的改善,要同城市發展戰略結合起來統籌考慮。加入世貿組織後,汽車行業進入政策有所鬆動和調整。在汽車産業投資問題上,必須堅決貫徹“政企分開”的原則。政府的基本職責是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向企業提供相關資訊,改進産業發展所需要的生産要素的品質等,而不宜拿財政資金進行直接投資。對市場化的投資主體,特別是民營投資主體,則應進一步解除行業進入限制。

    ——保持電子通訊産業的快速增長勢頭。近幾年該産業的增長率大都在30%以上,位居各産業前列,為整體經濟7%以上的增長率作出了突出貢獻。由於該産業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較高,國際經濟形勢的好轉對該産業高增長態勢的恢復和保持至關重要。中長期看,增強我國電子通訊産業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競爭力,是保持其快速增長的基礎。其中值得重視的一個問題是推動電子通訊産業的區域集聚。珠江三角洲的電子通訊産業集聚已初具規模,在專業化生産、分工深化、物流供應等方面已形成顯著的特點和優勢。長江三角洲等地區也出現了類似趨勢。與其他地區相比,這些地區的電子通訊産業的採購和生産成本有著明顯優勢。下一步應當繼續推動這一積極變化,在電子通訊産業的社會支撐服務體系、政府管理方式等方面進行必要調整和改革。

    ——加快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的改革,建議試點發行市政建設債券。我國正處在城市化進程加速時期,若干大城市圈已初具端倪。城市建設僅靠政府財政資金,已遠不能適應需要。國際國內在吸收包括外資在內的社會資金促進城市建設上,已經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應在總結、提升這些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各地的實際加以推廣。就政府建設資金而言,建議在有條件的城市試點發行市政建設債券。這樣在拓寬城市建設資金來源的同時,也可減輕中央政府舉債建設的壓力。

    ——多渠道籌措社會保障資金,改善中低收入階層的消費預期。充實社會保障資金,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對促進中低收入階層的消費,擴大內需,是一個重要因素。應當積極探索國有企業改制中通過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使國有資本退出並轉入社會保障基金的可行辦法。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劉世錦

     經濟日報 2002年10月30日


劉世錦:高增長行業將領飛中國經濟
劉世錦:我國經濟增長髮生結構性轉變
劉世錦:汽車業三大預言
劉世錦:中國汽車業為何競爭力不足
劉世錦:為了西部的騰飛——國企改制改組是開發重點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