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黑名單”又添新成員  

     自去年7月3日北京市工商局在全國率先推出企業不良行為警示系統以來,時間已一年有餘,它的進展如何?收到了哪些實效?在失信行為屢禁不止的今天,是人們最為關注的一個話題。

    日前,北京市工商局在第一批412戶企業和59名自然人被鎖入不良行為警示系統後,又公佈了一批查處的典型違法案件,在警示系統的“黑名單”上又多了372戶企業和13名自然人。這些企業在被鎖入不良行為警示系統的時間內,在登記註冊、對外投資及向政府專項審批行業投資方面將受到嚴格限制。據悉,目前已經有幾家黑名單上的企業來求過情,他們表示願意支付數百萬元把名字從黑名單中消除,但都遭到了拒絕。此次被公佈的違法案件主要有十大類,如虛假出資案件、會計師事務所出具虛假報告案件、發佈虛假廣告案件、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案件等等。廣大企業和市民可以通過查詢紅盾網,直接了解到這些有不良行為的企業和自然人的詳細情況。 

    記者日前就該系統的發展與完善問題,採訪了北京市工商局副局長羅文閣。羅局長介紹,工商部門掌握著每個企業最為重要的資訊,僅北京市工商局就掌握著60萬市場主體登記、年檢、商標、廣告、市場、合同等各方面靜態和動態資訊。在具體的監管工作中,工商局發現不少違法企業不怕處罰而怕曝光,因為這些企業能夠承受一次行政處罰的“損失”,卻承擔不起曝光後市場給予他們的懲罰。如果將公佈企業的各種記錄作為一種管理手段,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增強市場秩序管理的震懾威力。經過不斷地總結實踐經驗和多方論證,工商局決定在全國率先建立“企業不良行為警示系統”。

    在這個系統的基礎上,北京市政府還聯合了市建委、市政管委、市規劃委、人行營管部、北京海關、市公安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財政局等其他十四個政府部門共同構建了“北京市企業信用資訊系統”,該系統除了不良行為警示資訊外,還包括企業身份資訊、良好行為資訊、不良行為預警資訊三大類。羅局長介紹,這三類資訊平臺將在今年年底建成,並全部開通。

    隨著美國一連串知名公司欺詐事件被曝光,加強信用建設已成為一個國際命題。市場經濟就其實質來説是契約經濟,也可以説是信用經濟。對我們這個市場經濟尚有待完善的國家,信用建設可謂任重道遠。北京市在信用監管工作上可以説已走在了全國前面,但打開紅盾網,依然有一些部門的公佈牌上沒有內容。良好的信用環境,需要社會各界共同營造,各主管部門應該通力合作,使守信者樂於創造新的信用業績,讓失信者在社會監督面前寸步難行。(康華)

     經濟日報 2002年07月23日


逃避銀行債務 山東企業失信記錄可能公開
高起點建設中國信用體系
工商總局:嚴厲查處惡意倣冒名牌案件
廣州30家嚴重失信企業“黑榜”曝光示眾
打造“信用中國”迫在眉睫
我國將對納稅人進行信用評級
福建首個信用村為何拒絕信用?
重慶公示違法失信企業和個人
浙江50萬家企業信用上網
中國出現“信用農民”
深圳出臺企業信用建設方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