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自殺,一個都太多

    

    每年我國有28.7萬人自殺身亡。自殺死亡已經成為國民第5位最重要的死亡原因。自2003年3月1日起,“北京心理危機與干預中心”開通由經過專門訓練的專業人員提供的24小時“800”免費熱線電話服務,且在網上進行有關自殺問題的義務諮詢。

    

    你了解自殺嗎

    你了解自殺嗎?“呵,當然。我們單位不久前就有一個同事的上大學的孩子跳樓自殺。至今他的母親還沒有從失子的悲痛中擺脫出來!”

    幾天來當我的注意力集中在自殺問題上時,我會時不時問一問我周圍的朋友,他們對自殺的了解。於是,有朋友這樣告訴我。對於自殺,相信誰也不陌生,這是因為它曾經在我們生活的周圍發生過,自殺就在我們身邊!這是一份沉重得讓人拿不起來的備忘錄:

    ●2001年3月19日,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建工係學生趙因失戀跳樓身亡。

    ●2001年7月10日,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築系學生黎在家中自殺身亡,生前家庭壓力和學習壓力很大。

    ●2002年1月16日,暨南大學學生黃在家中跳樓自殺,死時手上還留有割脈自殺後縫針的痕跡,據了解,其自殺原因可能與考試壓力過大有關……

    太多的感性的材料讓我們沉溺,而此時,看一看最近由回龍觀醫院費立鵬、李獻雲與張艷萍醫生共同完成的《中國的自殺率:1995~1999年》論文,我們對自殺的了解就會超越經驗的局限,而接觸到更為龐大的現實。

    “估計中國平均年自殺率為23/10萬,每年自殺死亡人數為28.7萬。在中國,自殺死亡佔全部死亡人數的3.6%,並且是第5位最重要的死亡原因。在15—34歲人群中,自殺是第一位死因,佔相應人群死亡總數的19%。女性自殺率比男性高25%,這主要是因為農村年輕女性的自殺率高。農村自殺率是城市的3倍,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組以及不同年份同樣存在這一差異。”

    

    他們為什麼要自殺

    2001年7月,當29歲的代某在她家中服毒自殺時,村民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因為她和丈夫的關係一向很好。儘管在服農藥自殺之前代某和丈夫在田裏大吵了一架,且代某生平第一次産生了想動手打自己丈夫的衝動,但看上去她的情緒還相當正常。當她的朋友勸她別再為此生氣時,她還笑著説:“別擔心了,我才不會為這個死呢。”然而,回到家裏她洗完衣服,給5歲的獨生子做完飯,便悄無聲息地喝下了400毫升的殺蟲劑。服毒之後,她後悔了,立刻叫兒子跑去找爸爸回來。然而,因為過量的藥性作用,在醫院她因搶救無效永遠地閉上了雙眼。

    據了解,此前代某從沒有過自殺的念頭。不過,在她所生活的這個僅有600人的村子裏,她卻知道僅過去的一年半裏,就有4個年輕婦女服毒自殺。

    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像代某這樣輕生的年輕婦女實在不少。世界銀行1990年疾病負擔研究報告顯示,自殺已經成為比傳染病、癌症和心臟病對婦女生命危害更大的因素,對年輕的農村婦女而言,自殺的危害大於上述三種疾病的總和。

    《柳葉刀》是英國一家著名的醫學雜誌,去年11月30日刊登在此刊上的一篇由費立鵬、楊功煥等完成的《中國自殺的危險因素:一項全國性病例對照的心理解剖研究》一文,首次對中國自殺的特徵進行了概括。文章把中國自殺者的特徵概括為:84%生活在鄉村;35%從來沒有上過學;62%服用農藥或鼠藥死亡;55%有血緣關係或熟人有過自殺行為;63%有精神障礙;25%有過自殺未遂史;僅7%看過精神衛生專家。文章認為中國自殺死亡者的特徵與西方國家有相當大的不同。在中國,自殺的危險因素相互之間有協同效應,抑鬱程度高,有自殺未遂史,死亡當時急性應激強度大,生命品質低,慢性心理壓力大,死前兩天有嚴重的人際關係衝突,以及生活在一個家人或熟人曾有自殺行為的環境中,是中國主要的危險因素。文章指出,自殺的危險性隨著暴露危險因素的數目增多而顯著增加,暴露上述1個危險因素或不暴露危險因素的265例中沒有一個死於自殺,而暴露上述2—3個危險因素者中30%、暴露上述6個或更多危險因素者中,有96%死於自殺。

    

    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

    “一個人自殺身亡,會給家人帶來巨大的內心衝擊和生活巨變。家人常常背負著內疚、自責和羞恥感,這成為了他們漫長人生路途的心理包袱,使他們舉步艱難。”

    在2002年12月3日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成立大會上,香港自殺者家屬代表梁錦平女士以自己喪親的悲苦經歷道出了自殺給家人帶來的負面影響。研究表明,每1人自殺會對周圍的5個人産生巨大的心理影響。家庭之外,自殺意味著更多的勞動力的喪失,特別是青壯年勞動力的自殺,其對一個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嚴重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西方精神病學家大多把自殺看做是精神病的一種主要症狀。其間緣由,中華精神科學會主任委員張明園解釋説:“道理很簡單,此前國際上的研究表明:自殺者95%以上都有精神疾病。而費立鵬與他的同伴們的研究表明:中國的自殺者在自殺當時有精神障礙的僅為63%。這意味著研究中國的自殺問題,除了從精神病學角度對個人心理因素的研究外,有必要對自殺的社會壓力模式進行追究。在中國,大多數精神衛生工作者所持的觀點是,自殺並不主要是精神衛生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公共衛生出版物中大多把“精神病”列入到不太重要的自殺原因,而將社會壓力,例如戀愛、家庭衝突以及不適應社會環境等看做自殺的重要原因。費立鵬認為,精神病及社會壓力都可能成為自殺的主因。大部分情況下,自殺是兩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對於中國的自殺,更為合適的思考方式是,精神病應被看做是由於社會壓力而造成的心理狀態,而有精神病也會加重社會壓力的影響,限制人們應付應激狀態的能力。

    儘管在我國,一般的看法是自殺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但直到今天這個問題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我國沒有針對自殺開展的國家性的自殺預防方案,也沒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更談不上有效的危機干預。值得慶倖的是,北京市政府已經意識到了在公共衛生領域政府的缺席,也意識到了對自殺進行危機干預的重要的社會意義,不久前支援建立了旨在減少自殺和自殺未遂發生頻率的“北京心理危機與干預中心”,開了政府支助對自殺進行危機干預工作的先河。

    

    我們能做什麼

    迄今為止還沒有學者完全能夠解釋人類的自殺行為,這是由自殺的複雜性決定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對自殺束手無策。自殺是可以預防的。對於意欲自殺和正在實施自殺的人,及時的危機干預是最有效的手段。

    危機干預又稱危機調停,是以急診訪問或勸導的形式,改善那些有自殺念頭或正在實施自殺行為的人可能導致心理障礙的各種條件,以避免發生意外事故。世界上最早的自殺求助熱線是1960年在美國洛杉磯出現的生命熱線。其功能主要是通過電話對那些打算自殺的人在臨死前進行情緒疏導,挽救生命。發達國家目前都設有“危機干預網路”,由危機干預熱線和警方、消防隊、急救中心、精神病院、社區組織等組成。一旦遇到自殺事件,這些人將採取統一的行動,最大程度挽救生命。日前成立的北京心理危機與干預中心擬定,自2003年3月1日起,開通由經過專門訓練的專業人員提供的24小時“800”免費熱線電話服務,且在網上進行有關自殺問題的義務諮詢。

    回龍觀醫院費立鵬醫生認為,對自殺,除了危機干預外,有效的措施還包括對公眾與政策的制定者進行宣傳,使他們認識到自殺問題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讓人們認識關注農村年輕婦女、患病的老年人、青少年及以前有自殺企圖的高危人群並掌握處理自殺未遂的技巧。

    “一個自殺者,對於他的家人還有親戚朋友,可能就會是全部,就是百分之百。最重要的是關注他們,挽救他們!”費立鵬説。

    回龍觀醫院自殺問題課題組的研究表明,至少有一半的自殺者患有精神病。對於這些自殺者中的許多人來説,適當的精神治療有可能阻止他們的死亡。因而,提供適當的精神服務成為任何一個防止自殺計劃中的重要部分。不過,與我國龐大的自殺人群相比,社會能夠提供的這種資源實在是少得可憐。據了解,目前我國大約只有14000名精神病醫生,這些精神病醫生幾乎全部在精神病院工作。對社會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提供廣泛的服務。因而在綜合醫院開展相關人員的培訓,保證這些醫院能夠給患者提供基本的精神衛生服務成為預防自殺的當務之急。

    此外,針對各種高危人群建立和發展社會支援網路,為他們提供解決當前困難的其他出路,促進及執行相關的立法也是預防自殺的行之有效的途徑。

    “一旦我們有所了解,我們就會關注與處理;而我們一旦開始關注與處理,我們就能夠改變”。這是美國QPR(詢問説服轉化)預防自殺機構在他們的宣言中秉持的信念,這對今天我們解決自殺這一社會問題也不失為一種提示。(梁洪波)

    

    《中國婦女報》


新聞夜話:我國每年25萬人自殺 專家剖析原因
承受巨大壓力 自殺成南京青壯年"第一殺手"
北京地鐵一週內兩起自殺事件 有關部門呼籲立法
中國青年報:我國亟需廣泛建立自殺研究及預防機構
我國自殺率偏高 自殺研究及預防機構極度短缺
透視自殺現象的性別差異
我國首度公佈中國人的八大自殺危險因素(附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