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食物中毒高發期 細菌污染是主因  

    廣東省近期發生多起食物中毒事件,記者昨日(9月17日)採訪有關部門,專家提醒,秋季也是食物中毒高發期,細菌性污染是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廣州市衛生防疫站食品科工作人員介紹,食物中毒是指吃了“有毒食物”而引起的以急性中毒症狀為主的一類疾病。“有毒食物”有細菌污染食物、有毒化學污染物等(詳細內容見新聞連結)。

    華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林智強介紹,廣州市食物中毒的季節性明顯,從6月進入高發期,一直到9、10月份還會時有發生。今年6月以來,該院急診科一共搶救了3起較大規模的食物中毒事件,都是細菌性食物中毒和食用有殘留農藥果菜引起的中毒。

    “一般人認為夏季容易發生食物中毒,但是其實秋季也是食物中毒的高發期。”林智強説,由於夏秋季氣溫較高,微生物容易大量生長繁殖,此時天氣悶熱,人們喜吃涼拌菜或生吃瓜果,如果清洗不徹底就更容易中毒;加之農藥、鼠藥等有毒化學物質都集中在夏秋季使用,許多農民缺乏科學使用農藥和科學滅鼠的常識,同時採捕有毒動、植物(如河豚魚、野蘑菇等),以上都是夏秋季易發生食物中毒的原因。

    據林智強介紹,9月是各大中專院校開學時間,一些一年級新生更易發生食物中毒,一方面,是因為水土不服,特別是從北方來的學生;另一方面,由於學校經過放假,食堂衛生沒有徹底清潔消毒就投入使用。

    新聞連結 哪些是有毒食物

    (1)被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污染的食物。

    (2)被致病微生物污染,並在繁殖過程中産生大量毒素的食物。

    (3)被有毒化學物質污染,並達到了中毒劑量的食物。

    (4)本身就含有毒性物質,在加工過程中毒性又未被去除的食物,如木薯、苦杏仁等。

    (5)在貯藏過程中,産生或增加了有毒成分的一類食物,如發芽馬鈴薯、高溫熬煉的食油等。

    (6)外形與無毒食物難以區別而實際有毒的食物,如毒蘑菇等。廣州近期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以細菌性食物中毒為主。

    專家支招 如何防治食物中毒

    華僑醫院急診科林智強副主任告訴記者,雖然食物中毒一旦發生就“來勢兇猛”,但是也並不是太可怕,只要做好預防措施以及治療及時,就可以避免或者在短期內治愈。

    預防中毒 儘量少點涼菜

    夏秋季最常見的食物中毒是細菌性的食物中毒。平時在家裏,主要是要做到食物保持新鮮度、生熟分開、妥善保存、回鍋煮熱及衛生烹調。一般説來,煮熟的食物在室溫下如果3小時後才吃就要回鍋煮熱,冷藏可以保持24個小時。冷凍的食品如果超過3個月最好不要食用。肉類食品要儘量切薄、切小;豆類食品一定要煮熟;發芽的馬鈴薯不能吃;水果、蔬菜買回來要用水浸泡,以清除農藥;在外面吃飯,儘量不要到無證飲食場所,到飯店、餐館吃飯最好是點現炒現煮的,涼菜儘量不吃。

    致病食物 食魚生要小心

    容易致病的食物約有下列數種:魚貝類、蛤、臘腸加工品、冰淇淋、奶油麵包及牛奶、棒冰等食物,另外吃食過了時節的貝類,也很容易引起中毒,尤其是河豚最好是在專門廚師處理之後再才比較安全。還有因吃未煮熟的生肉而中毒的現象,尤以吃生魚片為最,此類中毒通常是因食物不潔凈造成的,易導致腸胃炎。此外,雖然吃了相同的食物,但因各人抵抗力不同,不是所有人都會發病。嬰兒抵抗力較弱,更易發生食物中毒。

    治療方法 吐毒物喝鹽水

    如果不小心食用了受污染的食物,食物中毒的最初症狀是胃部不舒服、想吐,且愈來愈嚴重,不久,就會開始嘔吐;此外,還有下痢、體溫增高及頭痛等症狀。出現這些症狀,最好馬上就醫,若是出外旅行,臨時找不到醫生,唯一的辦法是,使胃中的食物全部吐出來,用手指或鈍物刺激患者咽弓及咽後壁,引起嘔吐。如果催吐效果不好,須立即洗胃。必要時要用倒瀉和灌腸。實踐證明,誰能將毒物吐出來,誰就有生存的希望,並盡可能地多喝加了鹽的冷開水。

    《南方都市報》 2002年9月18日

    

    

    


南京200多人食物中毒 食物中竟有“毒鼠強”
日發生食物中毒 7死138人感染致命病菌
教育部:進一步改善學校食堂衛生設施與條件
雲南一幼兒園360余人集體中毒 1人死亡
湛江31人因吃含“瘦肉精”的豬肉中毒
細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增多——專家提醒街頭慎食
毒豬肉放倒四百河源市民,政府下令禁賣三天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