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出一張光滑柔嫩的臉  

    説起追求美麗的方法,真得感謝古代的女人們!翻開美容史,會發現許多現在頗受重視的美容護理方法,溯及以往,原來古早時代的女人,即已經會使用,例如敷面。古早的女人即已會簡易的敷臉--她們發現某種含有天然物質的敷面劑,對皮膚具有保養護理的功能,可使皮膚顯得光滑柔嫩。可見,愛美是不分古今的。

    敷面劑的作用  

    敷面之所以在臉部護理,被視為最重要的程式,乃在於它是根據實際的皮膚性質與狀況,利用適合個人膚質的敷面劑,幫助皮膚更健康的一種方法。其作用如下:

    1.排除多油,暢通皮脂腺,防止粉刺、面皰、暗瘡發生。

    2.分解黑色素聚結,滋潤皮膚,防止黑雀斑産生。

    3.徹底清除毛細孔中的污物、鉛質、水銀、毒素,吸取皮膚中的油脂,死滅細胞、粗糙角質,使得毛孔舒暢。

    4.中和皮膚過多的酸鹼或溫和收斂毛細孔的舒緩作用。

    5.含有高單位營養,能保養、防皺,由於含豐富的營養,特別適合乾燥皮膚。

    6.具有天然成份的各種脂溶性維生素C,可使皮膚吸收、祛除黑色素。

    7.具溫和的收斂劑,能減輕皮膚過敏,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排泄毒素。

    敷面劑的認識

    説到敷面,如果你腦海裏還出現“一張臉,兩個眼睛蓋著小黃瓜、兩頰貼著檸檬皮”的畫面,那你就是被電視劇情所誤導了!這種護膚方式,根本就是大錯特錯!

    想想看,這個要緊緊貼住整張細膩的臉的敷面劑,成分恐怕是最要緊的了!最怕的是,被以訛傳訛或民間流傳已久卻不正確的敷面劑給壞了臉皮,使原本是要美化皮膚的幫手,反而成了破壞皮膚方兇手,不可不慎啊!

    敷面劑的選用注意事項

    1.以新鮮蔬果菜切片榨汁,用以調配麵粉或乳粉敷劑的方法是老舊方式:

    就我所知,目前還很多婦女仍保有老舊的思想,認為檸檬、絲瓜、蘆薈等植物,有助於皮膚變得光滑、潔白。但是根據皮膚生理構造組織的科學理論顯示,我們的皮膚屬於脂溶性,具有皮脂腺,可防止水分侵入皮膚表層,此種鮮果蔬菜的水溶性敷面劑,皮膚根本無法吸收;而榨成汁的果菜,更容易被空氣滲透污染,産生細菌感染,敷面反而有害無益。若此時皮膚有面皰或傷口,更會引起毛囊發炎甚至出現敏感面皰!因此,請馬上停止這種可怕的敷面方式吧!

    2.以石蠟與石油膠調配而成的蠟質敷面劑,應該視皮膚性質有所選擇,否則容易引粉刺、面皰、過敏的嚴重現象。

    以礦物質成分提煉製成的敷面劑,具有清除毛細孔污物、粗硬角質的功用,對於脫水、乾燥及老化皮膚有所助益;但不適用於長粉刺、面皰的油質皮膚和過敏性皮膚。

    3.以含天然礦植物成分研製成的敷面成份,如各種草本植物、花卉、鮮果之精華,並配合中藥、生物、維他命、以最新科學技術濃縮而成,是最安全可靠的,具有清除污物、滋潤皮膚、容易吸收的特性。

    4.不同膚質應選用不同敷面成份的敷面劑:

     油性皮膚或易長粉刺、面皰者適用平衡調理敷面劑:黑粗、敏感皮膚都適用天然乳酸敷面劑;中乾性或易長黑雀斑皮膚者適用潔晰嫩白敷面劑;偏乾性或易老化皮膚適用活細胞敷面劑;易敏感或微細血管擴張皮膚適用敏感專用敷面劑。

    正確的敷面方法

    先請專業美容師使用科學儀器檢驗皮膚,徹底了解皮膚內實際狀況及膚質或美容問題産生的原因;再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敷面膜及護膚品。在清潔洗臉後,蒸臉讓毛細孔張開,如果皮膚上工號粉刺或老化粗糙角質,則要先脫角質,每週護理一至三次,視皮膚狀況而定。

    敷面後需要使用護膚品,才不會有乾燥緊繃或過敏現象,因為敷面膜拆除後毛孔較乾淨需要滋潤,請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護膚産品,切記敷面後皮膚的PH質(酸鹼質)不平衡,務必擦化粧水、精華液或乳液,正確使用程式為水類→液類→霜類→特殊調理類(局部),如祛斑霜和面皰霜或疤痕霜→眼霜→唇霜。  

    切記!勿用不適合個人膚質或含強力藥效的産品,早晚必須按時清潔保養護理,油質部份多清除、乾燥部份多滋潤,兼顧治標本的原則。 

    1.準備乾淨的瓷碗及勺子,放入適量敷面劑,調至不稀、不稠,能順利沾附於臉上的程度即可。

    2.敷于臉上時,不可涂得太薄或太厚,從兩頰、下巴至額頭,將全臉涂滿,才能深入毛細孔,吸取臉部污物。請記得露出眼睛、鼻孔、嘴唇。

    3.敷面時間不可太長或太短,約十五至二十分鐘,八分幹就可以拆掉。太幹容易發癢或造成過敏。

    4.折面膜時,先小心將敷面劑慢慢捲起拿掉,殘留的部分,可以熱毛巾輕輕擦拭乾凈。整個動作過程要輕柔,以防皮膚脆弱者出現反效果。

    人民網

    

    


空調房裏如何保養皮膚?
讓臉龐嬌美欲滴 腮紅修容法門
完美肌膚完全戰"痘"攻略
夏季怎樣保養問題性皮膚
夏日完全防曬手冊
夏天應怎樣保護皮膚
簡單快捷的雞蛋美容法
除了美容護膚還應多吃的食物 
男性皮膚保養手冊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