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石油管道想繞開中國

    《消息報》披露驚人消息

    12月9日,在俄羅斯頗具影響的《消息報》在頭版刊發了一篇題為《石油另辟他徑———東西伯利亞最大輸油管道線路可能改變》的署名文章。文章內容提要説,11月下旬普京總統親自主持俄聯邦安全委員會會議討論遠東經濟問題,會議初步決定改變從俄羅斯安加爾斯克通往中國大慶的石油管道線路,把這條石油管道的終點改建在俄遠東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或納霍德卡。目前有關公司和政府部門正在論證這樣做的經濟利益以及政治後果。

    文章説,改變管道線路將損害中國利益,但有利於俄遠東地區經濟發展,是普京親自作出這一決定的。參加該會議的俄濱海邊疆區行政長官達爾金透露説,普京對過去只有少數人參與管道項目表示不滿,並指出所有管道只能通向俄羅斯的遠東港口。文章指出,許多從事對外經貿活動的專家對上述決定表示驚訝,因為普京12月初訪華時還專門討論了俄中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問題。

    事態的發展十分微妙

    種種跡象表明,《消息報》刊載的這篇文章並非向壁虛構。鋻於中俄能源合作的重大意義,常駐莫斯科的中國記者們迅速行動起來,利用各自的渠道了解事情真相。採訪了一大圈專家學者後,大家總的感覺是事態的發展十分微妙。除了對俄羅斯根本沒有實力同時修建兩條管道這一基本共識外,專家們意見分歧很大。

    支援“遠東方案”的一派認為,這樣做可以給遠東經濟帶來一線生機,還將擴大俄石油出口能力,加大能源貿易多元化。一位專家接受記者採訪時甚至描繪出了未來的美好畫面:俄羅斯石油通過管道源源不斷地運至納霍德卡等港口,每年將達5000萬噸,中國、日本和南韓的油輪爭相駛來,載走一桶桶“黑金”,留下大把大把的美元。除了經濟方面的考慮,有人還認為這樣更符合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利益,他們擔心修建到大慶的管道將使俄在價格和供油量等方面失去主動權。

    反對更改石油天然氣管道線路的一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理由:第一,修建從安加爾斯克至大慶的管道總長度為2400公里,而且800公里在中國境內,在中方的積極配合下資金籌措有保障。“遠東方案”管道的總長度將達到4000多公里,鉅額資金難以落實。第二,東西伯利亞的石油産量將增加到什麼水準還是個未知數,如果供油滿足不了管道設計能力將造成鉅額虧損。第三,中、日、韓三國誰都沒有承諾要通過油輪從遠東港口進口石油,在未同買方談好供油量及價格前修建管道不符合國際慣例。第四,更改線路不僅將使俄羅斯失去中國這個穩定的石油進口國,而且將給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為什麼會出現兩條線路之爭呢?有專家認為起因是俄石油公司和管道運輸公司之間的利益之爭,俄羅斯第二大石油公司———尤科斯石油公司重視中國市場,而管道運輸公司則希望借新線路加大工程量,雙方對政府都有相當的影響力,所以導致政府內部出現意見分歧。也有專家認為,俄羅斯是安加爾斯克至大慶管道工程的倡議者,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不大可能徹底放棄這一工程,在目前這一敏感時期放出風有壓中方在合作條件方面讓步之意。還有學者認為,西方國家不願意看到俄中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不斷加強,通過各種手段對兩國能源合作施加了消極的影響。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俄兩國政治互信有待進一步加強。

    中國希望俄方早下決心

    近兩年來,中俄積極加強經濟聯繫,能源合作可以説是中俄經濟合作最重要的內容之一,管道項目也是目前雙方計劃中的最大項目。《消息報》披露的消息及有關人士的表態不可能不引起中國方面的關注。

    這些天,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一位副總經理帶隊的“中俄油氣合作領導小組”恰好在莫斯科訪問。17日,記者採訪了該小組成員、國家計委外資司副司長、中俄兩國政府領導人定期會晤委員會能源合作分委會秘書處負責人何連中先生。何先生介紹説,管道工程是中俄能源合作重點,歷時近4年,中俄兩國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了可行性論證。雙方曾在管道線路、合作形式、供油量以及定價計算公式等方面存在不同看法,經過反覆磋商終於取得突破。

    去年夏天江澤民主席訪問俄羅斯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同俄羅斯尤科斯石油公司、俄管道運輸公司在俄政府大廈白宮簽署了開展管道工程可行性工作研究的原則性協議。今年9月中俄總理在聖彼得堡舉行定期會晤時,3家公司簽署了新的協議。江澤民主席和普京總統12月2日在北京簽署的聯合聲明中指出:“考慮到能源合作對雙方的重大意義,兩國元首認為,保證已達成協定的中俄原油和天然氣管道合作項目按期實施,並協調落實有前景的能源項目,對確保油氣的長期穩定供應至關重要。”

    目前中俄兩國有關公司均已向本國政府提交了可行性研究報告,12月初中國政府宣佈批准了中方公司的報告,並希望俄儘快批准本國公司的報告,按程式轉入初步設計階段,于2004年動工興建管道。中俄油氣合作領導小組此次訪俄也是為了推動俄方加速落實有關工作。

    何連中表示,中方已經注意到俄媒體報道的一些言論,如果俄羅斯考慮本身利益設想其他方案是正常的,但是原來正式承諾的方案不應再有原則性的變動,技術上的調整應經過雙方協商。他説:“俄羅斯有些言論説管道合作項目的獲益者只有中國,俄方吃了虧,這完全是沒有根據和不負責任的偏見。這一項目將使俄羅斯尋找到穩定的能源合作夥伴,俄通過管道向中國出口石油將比用同種方式向歐洲出口石油獲利更多。如果俄方改變管道線路,不僅將損害同中國之間的合作,也將損害其自身利益。無論是俄羅斯政府還是企業界都有相當多的人對此有清醒的認識,我們希望俄政府儘快下決心,使中俄能源合作正常進行下去,而不要因為這個項目影響中俄之間的友好關係和經濟技術合作。”

    中俄能源合作面臨挑戰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的馮玉軍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從現在的情況看,管道終點建在中國東北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這個工程醞釀已久,明年就可動工,能迅速見到效益,而新的提議要經過七八年才能動工,其時的國際能源市場難以預料,投資收益會有多大也很難講。”目前俄羅斯每年出口中國的石油只有140萬噸。中俄間的輸油管道一旦建成,到2010年,俄羅斯出口到中國的石油將達到每年2000萬—3000萬噸。中國一直把俄羅斯作為長期的、潛在的能源合作夥伴,如果這條輸油管道最終將終點改到俄境內,中俄兩國在經貿合作的信任度上一定會有所下降,但中國石油進口多元化的戰略不會變。據專家分析,萬一齣現這種情況,中國很有可能會繼續加大從中東的進口,同時從中亞的石油進口也會增強。

    另據記者獲悉,就在俄安全會議提出要修改輸油管道線路後一週,俄國家杜馬15日通過議案,反對將斯拉伕公司的股票賣給外國石油公司,他們擔心一旦奪標呼聲很高的中石油成功控制斯拉伕公司,中國便可左右俄羅斯政治發展。原本一項單純的生意,因為俄國家杜馬的介入而政治化了。16日,中石油退出了收購俄羅斯第八大石油公司斯拉伕公司的競爭。 (呂岩松/張勉)

    《環球時報》 (2002年12月19日第一版)


俄排擠中國公司競購俄石油企業
俄官員:俄印中三角並非等邊
白俄逃亡上海始末
中俄關係的“頭等大事”
中俄兩軍總參謀部第六輪磋商在京舉行
基督教箴言報解析俄中印三角
真理報:普京創建反美軸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