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侵入蘇州河畔SOHO區  

    美國《紐約時報》2002年6月6日文章:商業侵入蘇州河畔SoHo區(作者:安娜伊薩克依史密斯/上海)

    蜿蜒曲折的蘇州河在上海市瀕江大道的北端匯入黃浦江,在這裡,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時尚社區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舊時破敗的河岸面貌已經得到了改觀,新鮮的空氣、重新規劃的街區和舊時期的倉庫為在此地工作和生活的藝術家們提供了廣闊的創造空間。

    去年,報社記者專題報道了上海市政府對蘇州河的改造工作:經過耗資十多億美元的清淤、凈化處理,曾經被下水道污水以及化學廢劑嚴重污染的蘇州河面目煥然一新,魚兒欣然回歸。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告別了臭氣薰天的惡劣空氣狀況,家家戶戶的窗戶從此不再緊閉,大型房地産開發商忙不迭的趕來投資項目,爭取搶先佔據蘇州河畔的黃金樓盤位置。

    改頭換面的蘇州河畔區域如今通常被人們稱做上海市的SoHo,即自由職業者工作區。但是,與紐約曼哈頓的自由職業工作區域一樣,孕育在蘇州河畔的無限商機很有可能會對該地區藝術創作社區的發展産生負面影響。藝術工作者們反映,沿河而建的一些攝影棚或者畫廊的地産權最近被賣給了房地産開發商,也就是説,為了建設新的商業用房或者綠地、公園,藝術家們的工作場所必須拆遷。

    年輕的李亮(音)在蘇州河畔某處大型倉庫的二層擁有一間佔地6,500平米的畫廊。對於自己的畫廊,李亮懷有很深的感情,然而,面對不得不拆遷畫廊的這一現實,他能做的也只有無奈而已:“我們生活在一個經濟效益至上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裏,你可能會想要做一些新的東西,並借助這些東西傳達的理念影響社會,可是到最後,自己也知道不會有什麼結果。”

    兩年以前,一次由上海市政府主辦的藝術展覽在上海市內的兩處重要展廳與大眾見面。當時,一群熱血沸騰的年輕藝術家在沒有得到任何官方資助的情況下進行連鎖的自由作品展覽,其中包括李亮擁有的這家名為東聯畫廊的藝術沙龍。

    自由藝術家們展出了各種光怪陸離的藝術作品,其中包括由三名攝影家自助拍攝的描寫城市生活的詭異錄影作品以及一位渾身包裹著尿布的藝術家在一個碩大的塑膠泡泡中漂流黃浦江的現場直播情形。

    東聯畫廊推崇的藝術風格與中産階級欣賞的藝術格調其實並不對路。由這些藝術家們創作的一些陳設藝術作品,比如由一層層孔雀藍玻堆砌而成的小型金字塔、擱置在木頭盒子裏的電視螢幕等等,在日漸國際化的上海市民眼裏,這些作品往往顯得古怪多過賞心悅目。然而,這對於藝術家們而言並不是什麼大問題,東聯的主人李亮就表示自己開辦藝術沙龍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包羅萬象的現代藝術,而不是為了通過銷售藝術作品謀取商業利潤。

    今年52歲的台灣建築設計師滕昆寅(音)現在上海蘇州河畔某藝術工作室工作。按照他的理解,藝術和商業利潤其實並不互相衝突。他曾經向上海市政府提出建議,將目前蘇州河畔的30座倉庫改建為8個大型的文化藝術中心,專門展示音樂、流行時尚、建築以及其他藝術形式的作品。儘管目前滕先生尚不能確定自己的建議是否會得到市政府的認可,他表示部分政府官員顯然已經對這一建議産生了興趣,因為市政府已經停止了在他的工作室附近修建一個大型垃圾處理場的計劃。

    然而,滕先生仍然承認自己對市政府是否會採納建設文化藝術中心的建議沒有十足的把握,蘇州河畔地區的未來發展方向還不明確,對此,市政府和區政府的官員之間出現了許多不同意見。

    蘇州河畔的大型倉庫大多修建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巨大的木製橫樑和高懸的屋頂是這些房屋的建築特色。滕昆寅投資10萬美元翻修的一個佔地25,000平方英尺的場地用作工作場所,該場地的年租金僅4萬美金。由於當年蓋的倉庫非常牢固,負責翻修的施工隊伍幾乎沒有費力氣重整房屋的主要結構。

    河畔倉庫之所以得到藝術家們的青睞,並不僅僅由於它們價格便宜而且寬敞,更重要的是,這些倉庫反映了上海曾經作為東方最著名的國際性港口城市的歷史。

    但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早期,市政府開始努力要將上海建設成為東方的金融中心,為此,蘇州河畔由許多老舊的工廠停業拆遷到了上海市郊區。

    在接下來的市政建設大發展時期,許多具有紀念意義的房屋被拆除,過去的老房子搖身一變成為現代化的高層商務樓群。許多上海人擔心蘇州河畔的老倉庫也將遭遇同樣的命運。

    然而,滕昆寅先生對河畔倉庫的未來持樂觀態度。他認為上海市政府在上海市中心保護中國共産黨建黨遺址以及其周邊房屋的舉措反映了當局對保護歷史遺跡的認識深化。“如果市政府決定實施文物保護計劃,它一定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實現目標,這正是中國政府集中力量辦事的風格表現。”

    為了保留蘇州河畔的老倉庫,支援者們紛紛向上海市政府寫信,表達反對拆除老倉庫的意願。令人欣慰的是,儘管鋼筋水泥的高樓大廈仍然以最快的速度拔地而起,政府仍然會考慮保留具有特殊意義的老式建築。儘管如此,許多藝術家們仍然不得不承認商業利益的誘惑相對於文化和藝術的無形價值,實在很難被放置在同一架天平上衡量。

    中國網2002/6/7


解放報:毛澤東時代後的第五代電影人
閱讀中國 一份諒解備忘錄
觸動真相——透視中國紀錄片現狀
《遠東經濟評論》解讀陳逸飛的時尚設計事業及中國的“白領”階層(附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