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的小報情結

信達

     小報的誘惑

    在大多數美國人的生活中,有三份“文化快餐”是最常見的,它們風格各異,等級鮮明:最“高級”的是《大眾》(People),每天看上1小時(遇上競選總統或州長時期,酌情減少半個時,因為有大段枯燥乏味的競選講演稿);最通俗的《梳妝檯》(Vanity Fair),要花兩個晚上才能看完;最低級但最上癮的《國家調查》(The National Enquirer),每天翻上15分鐘(遇上競選時期,可酌情多看半個小時,因為有大段的競選者醜聞)。通常,可以翻一翻最近是否出現什麼“醫學突破”——當然是美容、減肥之類的肥皂、飲料、束身帶之類,五花八門的商品,都是讓你變得漂亮的秘密武器;抑或哪個明星又“中彩”了,臥室的墻上被炸了個大窟窿,一通雲山霧罩地描寫,保證花樣翻新。對於讀者來説,他們也僅僅是看看而已,不必太認真,因為這是一份名副其實的小報。

    許多讀者把《國家調查》戲稱為“窺探狂”。可這並不妨礙辦報人將《國家調查》辦成一份正正經經小報的決心——而且頗具實力和影響力。《國家調查》一般在美國的超級市場裏出售,只供家庭主婦們解悶兒。封面打上誇張而露骨的標題,像“羅絲奧丹尼爾的形象掀起厭食症狂潮”、“打擊湯姆克魯斯的驚人內幕”、“史翠珊的壞脾氣”等等名人的私生活,就是這份小報的調查主題。全部的證據,均來自狗崽隊抓拍下來的現場照片,甚至還有從警察手裏買回來的照片,比如哪個名人剛從小旅館裏溜出來了,就足以繁衍出又一段超級緋聞;誰又和誰表情曖昧地站在了一起,照片的真假暫且不提,隨便挑出一張就能讓精明的編輯“調查”出一個新鮮段子。

    段子嘛,就是找樂子,沒有幾個人會當真,這一點小報的讀者們有自知之明。而“中彩”的明星們也很少計較了。其實讀者最感興趣的不是花邊新聞,而是圖像清晰的照片。一張半裸照比什麼都搶眼,甚至像明星穿著拖鞋、睡袍的樣子,或喝咖啡,散步、開跑車、買東西、臉紅等等最平凡不過的生活照,都很受歡迎。這聽起來有點無聊,但就是這種無聊才最讓人上癮——窺探名人的私生活。

    “輝煌”的小報歷史

    話説1911年,《電影故事》雜誌開闢了一個專欄、名叫“回答者”,專門回答影迷們提出的問題。雖然專欄有不回答關於影星私人生活問題的原則,但大多數問題還都是有關這方面的,從而掀起了大眾“追查”名人隱私的熱潮。在影迷的心中,他們的偶像最鮮活的形象並不是熒屏角色,也不是實際的個人,而是合二為一的“夢幻組合”。影迷們的要求太苛刻了,這就需要像小報這樣的“故事大王”來造就新的明星形象,因此明星們一不留神就陷入“陳世美”或“色情狂”的尷尬境地。

    小報在美國的歷史同電影的歷史一樣久遠。現代小報的鼻祖是《紐約調查》(New York Enquirer)。1952年,他們第一次將明星的醜聞照片刊登出來。後來這家報社發展成了《國家調查》,與其競爭的另一家小報是《午夜》(Midnignt),後來成為現在的《環球》(Globe)。小報發展初期生意異常紅火,正如文化評論界所斥責的:小報是一種文化災難,它的內容越來越離譜,把明星的私生活描述得極度黃色,凡是可以低毀的就“一脫到底”。曾有人戲稱“好萊塢的臥室就是美國的文化中心”,這引起了文化界的憤怒。於是從60年代以後,小報就從書報攤上消失了(當然“挂著羊皮”的小報就難説了),只好轉移到超市裏出售,並自嘲地將自己稱作“家庭週報”,搖身一變成為家庭主婦的飯後小點。

    現代小報的內容比以前豐富多了,教育、醫學、科技、經濟、法律、政治可謂無所不包。同時,文章的視點也比其他報紙犀利得多,依然以解密、曝光作為“殺手锏”。其實,現在“主流大報、大雜誌也都是以解密曝光為己任,那些通常被新聞工作者不屑一顧的“卑鄙”手段,也都是從小報記者的辦事作風仿傚而來的。所以,要比起這方面的敬業精神,小報從業者算得上真正的老大!

    因此,説説明星的閒話,刊登名人的醜聞照片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明星們也開始覺醒,天天有所“進步”,誰也不敢輕視小報的力量,反倒懂得大加利用。一些名人和經紀人專門組織一些記者來編寫頭條故事,花錢上小報。如此一來,小報生意一度再次興旺起來。《洛杉磯時報》曾抱怨,辦這種報刊的人,簡直比明星還多。

    可悲的大眾品位

    讓小報最感“榮耀”的光榮業績有兩樁。

    一是名震一時的“辛普森殺妻案”,《國家調查》施展了他們所有的獨門法器,將這個事報道得徹底而又過癮,完全體現了媒體“火上澆油”的能耐。甚至連《紐約時報》這樣的“正當媒體”都要引用他們的文章,真是給小報家族揚眉吐氣了。

    另一事件,就是因小報狗崽隊而禍起的“戴安娜王妃”遇難事件。因為小報的“迫害”而間接致人死亡的事件有很多,但像這麼直接的災難事件的確是舉世震驚。這讓人們再次想起文化先輩們的警示:小報就是文化災難。但是當戴安娜王妃逝世的那天晚上,超級市場的小報貨架上還能夠赫然看到“戴安娜的性瘋狂:我不滿足!”這樣觸目驚心的標題。這激起了所有媒體和大眾的憤怒,攻擊和指責一時讓小報聲名狼籍。

    不過,話又説回來了。小報本來就不該有什麼“聲名”的。“名聲”不都是人捧出來的嗎?戴安娜事件以後,小報有所收斂。然而,“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小報從業者的老實態度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還有大批“饑渴”的忠實讀者在等待著他們繼續拿出“專業精神”。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有買的才會有賣的。難道這種“文化災難”要歸罪于讀者嗎?

    評論界將公眾對名人私生活的“癖好”稱作“可悲的大眾品味”。《洛杉磯時報》的記者曾這樣解釋大眾心理:誰讓這些國際明星和公眾偶像那麼富有且招人耳目,作為交換也好,作為犧牲也罷,他們就得成為人們茶余飯後的消遣,這是絕對公平的。這個觀點是否過份?大眾的好奇心無可厚非,小報挖掘“內幕消息”的本領越強,大眾對名人隱私的追求也就愈加狂熱。

    簡單的曝光報道如果總是千篇一律,早已不能滿足日益“精明”的讀者了。小報也需要創新才能抓牢大眾。著名的小報記者尼爾加布利爾發明瞭一套現代小報的報道手法:去剖析那些醜聞,總比簡單地報道一個事件吸引人——這就是抓牢讀者的武器!介入名人的私生活,曝光他們的秘密,從“人性”的角度來證明他們與一般人沒什麼兩樣,窮人喜歡看富人的洋相,普通人喜歡看名人的熱鬧,折騰得越邪乎才越有看頭。

    就像西方人離不開咖啡、東方人離不開茶一樣,大眾同樣離不開小報。

    致命武器:“讓名人們去死吧!”

    當名人的醜聞被翻炒了一遍又一遍,人們已經開始厭煩膩味的時候,小報又有什麼作為可施展呢?有一件能夠使小報起死回生的致命武器,那就是:某某名人突然身亡,而且是因為某個牽連眾多的醜聞而遇害身亡!在任何媒體上,沒有任何一條消息能比這樣的頭條新聞更具有爆炸性,而且屢試不爽。這樣的新聞發生率幾乎是微乎其微,也不具備持續性,但對於小報記者、編輯們來説,可就像攤煎餅一樣的易如反掌。別忘了,造謠可是小報從業者信手拈來的看家本領。更妙的是,在昏天黑地地大造一番謠言之後,又可以創造一次隆重辟謠的機會以正視聽,等於是放了一記“雙響炮”!

    《影視秀》(Atthe Picture Show)曾刊載文章指出:他們造謠的速度簡直太快了!明明這個明星還在電視上拋頭露面呢,小報上早已將此人“五馬分屍”,其案情之光怪陸離,足以為推理小説家提供一個良好的創作素材。然而奇怪的是,人們寧可相信謠言,也不肯相信自己的眼睛和智商,並且非常樂於擔當“志願傳播者”。可見小報這一招的厲害,説誰死誰就得死!等到紙裏包不住火的時候,再整出一段邏輯性異常複雜的“內幕”來辟謠,耍得讀者團團轉不説,還樂此不疲。除了用“犯賤”來形容,真不知説什麼好。我們不得不開始反思,對於大眾來説,現在的新聞價值何在?

    《大眾》雜誌選定頭條報道主題的原則是這樣的:年輕人的主題,永遠比老年人優先!

    漂亮人物的故事,永遠比醜人優先!後來又補充一條:任何題材的報道,都比政治強百倍。最後終於添上了這條:沒有一種報道比名人的死亡更加精彩了!

    惟恐天下不亂,還惟恐名人不死,這就是小報最可怕的地方。

     《中華讀書報》 2001年11月07日


網上看17世紀報紙
芬蘭出現總發行量為1份的報紙
美媒體推崇中文報紙
印度報紙還是老大
北京創辦第一份英文報紙
美國人怎樣辦報紙
20年後報紙是什麼樣子
新加坡首次展出埋藏50年華文報紙
廣東首推香味報紙
南京為報紙限制最低價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