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親歷東西方育嬰觀的碰撞

趙香嵐

    1999年,我女兒在巴黎分娩。我來到巴黎,親眼見到了西方嬰兒的哺育方式。

    法國嬰兒都有單獨的臥室,晚上自己想哼就哼,想哭就哭,父母自顧自地睡覺,反正兜一塊“尿不濕”就算交待了。他們的觀點是,讓孩子學會自己適應生活。在國內,月子裏的嬰兒都穿長袖衣、襪子,戴帽子遮囟門。可洋親家一到府就給半個月大的孫子脫衣脫襪,露出胳膊腿到花園曬太陽,説讓他的皮膚呼吸新鮮空氣,還説法國的嬰兒都是這樣。

    國內的嬰兒滿月後大多開始把尿,可法國的兒童兩歲了還兜個“尿不濕”。顯然是父母怕麻煩,反正政府每月發980法郎的幼兒補助費,開支“尿不濕”綽綽有餘了。

    小外孫一歲了,有段時間食欲不好,還常把吃到口裏的食物吐出來。女兒打電話諮詢醫生看什麼科,答覆看心理醫生。簡直荒謬!區區一歲小兒能聽懂心理醫生的暗示和指導?經我建議,小外孫回國接受了中醫治療,原來他是患慢性扁桃體炎,嘔吐是咽部反射造成的。醫生對症給以“益氣養陰、健脾和胃”的治療,果見奇效。中醫辨證論治、標本兼治的方法叫洋女婿佩服得五體投地。

    當然,法國人在育兒上也有可取之處。比如,飲食搭配很注重營養。嬰兒期間,每天蔬菜泥、水果泥、酸奶、奶酪不間斷,至於喝牛奶那是終生的。孩子吃飯決不追著喂,兩歲以後都獨立吃飯。家庭聚餐,大人與孩子不同桌,而且孩子們在餐桌上的交談聲小得只有他們自己能聽見。

    《光明日報》2001.7.13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