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親歷]“中國”成了巴黎人的口頭禪

1999年和2000年,中法領導人在相互進行國事訪問時共同商議並決定中法互辦文化年(2003—2005年)。經過三年的籌備,中國文化年從10月6日起在法蘭西大地隆重“開年”。

在走訪眾多中法人士後,記者感觸最深的是雙方都強調文化年已遠遠超越了文化的範疇,在國際關係和國際事務紛繁複雜的今天,中法互辦文化年,其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很難概述。公認的較好表述為如下文字:中法互辦文化年是歷史性的創意,是中法關係史上空前的文化盛事,也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中外文化交流活動。作為東西方兩個有代表性的文化大國,中法互辦如此大規模的文化活動,目的是加強兩國的全面夥伴關係,增進中法人民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同時汲取人類文明共同成果中的豐富營養,更好地發展各自民族的文化特性,從而推動世界文化的多元發展,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

中國文化年活動的開幕猶如一塊巨石投向平靜的湖面,在法國,尤其在文化之都巴黎引起強烈反響。一時間,“中國”成了巴黎人的口頭禪,有關中國的一切都為媒體和公眾所注意。一句“我曾去過中國”,會引來眾多羨慕的目光和無數的問題。法國人對中國的了解遠不如中國人對法國的了解全面,很多人對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皇城、長辮子、馬褂和自行車上,全然不知當今中國的巨大變化和飛速發展。可以説,中國文化年為法國人重新認識中國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開場儀式紅紅火火

中國文化年開幕的新聞發佈會在巴黎東南的金門宮舉行,大紅的地毯沿臺階一路鋪到宮門。參加儀式的來賓中,很多人不約而同圍上了象徵中國顏色的紅圍巾,與會場裏的紅地毯、紅講臺、穹頂高高懸挂的大紅燈籠和四處垂吊的紅色條幅相互映襯,顯得紅火熱烈。

中國文化部長孫家正在回答記者問題時提到:“巴爾扎克説,‘只有在打算彼此開誠佈公的人們中間,才能建立起心靈上的交流。’而文化正是溝通人類心靈的橋梁。當我們居住的地球村正在一天天擁擠起來的時候,我們更希望看到各國人民心靈的靠近。”而法國外長德維爾潘則在發言中引用法蘭西學院首位華裔院士程抱一先生的話:“文化的理想形象不就是一個植物園嗎?各種植物競相媲美,相互共鳴,共同參與創造。”兩位部長的講話得到在座來賓的稱道,其實他們不約而同引用對方文化名人的名言,本身就是對文化交流的實踐和鼓勵。

五位身著中國真絲旗袍的少女手托漆盤,送上串著幾個大紅繡球的彩帶。剪刀聲落,《走近中國———中國當代生活藝術展》和《東方既白———20世紀中國繪畫展》宣告揭幕。彩色氣球和紙屑從屋頂飄落,人們紛紛上前踩響氣球,劈劈啪啪的響聲就像為文化年順利開年鳴放的喜慶禮炮。

觀眾熱情體驗中國

文化年開幕兩天來,展覽和演出吸引了眾多的觀賞者。金門宮《走近中國》展覽的“百年時尚”、“天下神飲”、“東方家園”和“行旅中國”展室擠滿了先睹為快的參觀者。他們攝像、拍照,仔細研讀文字説明,想把滿室充滿東方情調的物品都摸上一摸,都印在腦海中。

大廳一角的茶臺前聚集了幾圈人,古樸大方、精巧玲瓏的紫砂壺和瓷茶具清新雅致、悅目自然,令人嘖嘖稱奇。啜上一口來自中國的茶,齒頰留香,沁人心脾。幾位年輕的法國姑娘在那裏品茗,久久不願離開。如果她們從此“愛”上中國,其媒人該是這馨香的茶葉。

中央民族樂團演出的門票剛開始出售時,中方人員普遍擔心,生怕習慣西洋樂器的法國人冷落民樂。但當晚演出尚未開始,他們的擔心便隨著人潮的涌動一掃而光。法國聽眾衣著講究地早早來到劇場,幾乎座無虛席。據劇場工作人員説,這種場景在節假日也不常見,説明法國人欣賞中國文化的胃口已經被吊起。

演出的過程無需贅言。值得一提的是演出結束後聽眾的掌聲經久不息,加演了三曲,也沒能平息聽眾的熱情。民樂團不但擔負演出任務,而且以90人的大型民族管弦樂隊為主體,向法國聽眾介紹優秀的中國民族樂器,使法國聽眾充分了解當代中國民族音樂發展的水準和成就。

在香榭麗舍劇院,為金融界人士放映中國影片《英雄》時,同樣熱烈的場景再次出現。觀眾評價中國電影的水準很高,通過這部“漂亮非常”的影片,他們對中國的歷史有了更直觀的了解。企業家們表示,他們中不少人在中國有合作項目,並且非常喜歡中國的文化藝術。他們懂得,深入了解中國的文化背景,對他們日後在中國的發展大有裨益。

外長夫人“講吃講穿”

在最近的一次活動中,記者邂逅了法國外長德維爾潘的夫人,這位看上去十分幹練的女性也很健談。説起中國這一話題,她的興致很高,“我曾跟我丈夫一起到過中國,遺憾的是時間非常短,儘管如此,我還是迷上了中國。”談到中國文化,她笑言中國飲食文化的影響最為直接,“在我家裏所有人都喜歡中餐,尤其是我的孩子們,中國菜令他們百吃不厭。全家人一起出去吃飯時,總是選擇中餐或義大利餐。”記者問她是否能參加中國文化年的活動,去看展覽或表演,她回答:“我儘量爭取參加,因為這些活動非常重要。我對中國傳統的東西很感興趣,中國的民族服裝很值得觀賞。”

説到服飾,我留意起外長夫人的著裝。她的上衣尤其特別,純黑的衣服上不規則地繡著十幾串不同顏色的外文,細看起來才發現是一些國家的國名。見我注意到她的衣服,外長夫人頗為自豪地解釋:“我這件衣服還是在伊拉克戰爭前做的,當時國際社會在是否對伊開戰問題上分歧很大。我是發自內心地希望和平的,便請一位自己喜歡的服裝設計師製作了這件特殊的衣服。”她邊説邊指點衣服上的字:“這是聯合國安理會十五個理事國的名稱,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用粗體,以區別於其他國家。借用法國國旗的藍白紅三色,繡著白色字體的是反對戰爭的國家,藍色是中立國家,紅色是主張開戰的國家。”以前我只知道服裝設計可以代表一個民族的文化傳承,沒想到還可以作為表達政見的一種方式。

市場化運作見成效

在香榭麗舍大街靠近凱旋門的地方,坐落著法國最大的廣告公司“皮布裏西斯”,這家公司在招標中勝出,負責中國文化年的策劃和宣傳工作。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這次文化年活動的舉辦一改過去國家包辦的做法,而嘗試國際慣用的運作模式。廣告宣傳以招標的形式交給專業公司負責,展覽採取策展人制度,演出由演出公司與劇團直接聯繫,共同商定曲目。

廣告公司招標的報批程式很複雜,也很正規,幾家投標公司間的競爭非常激烈。中標的公司不是簡單地搞廣告和新聞發佈會,而是從頭到尾很多重要活動都直接參加。雖然公司不參與決策,但有建議權。對文化年的宣傳他們有一整套方案,活動安排非常細緻。

浪漫的法國人喜歡別出心裁,搞廣告宣傳也是如此。記者在採訪時問到他們對文化年宣傳有什麼特別創意時,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神秘兮兮地拿出一個紅信封。信封中除了一張印有文化年標識的新年賀卡,還出人意料地滾出一些紅瓜子,煞是可愛。公司人員解釋説,紅色瓜子代表收穫與成功,可以給人帶來欣喜和愉悅,這樣能給收信人一個積極的信號,提醒他們關注中國文化年。

按照廣告宣傳特有的規律,“皮布裏西斯”公司分工很細,下屬許多分公司,搞媒體宣傳由專門的“對話”公司負責,搞大活動時再找另一家專門負責搞大活動的公司,整體工作由秘書處全權負責,按照專業要求分工合作,辦事效率很高,也很講究信用,對客戶的服務非常到位。

按照國際演出慣例,中央民族樂團、中央芭蕾舞團、廣州雜技團、北京現代舞蹈團、廣州芭蕾舞團等都採取市場運作,和法國演出公司直接簽訂合同。其好處在於,演出公司有很長歷史和經驗,對法國從巴黎到外地的國立和私營劇場都很熟悉,通過它們的渠道可以聯繫覆蓋全法國大城市的劇場。由於劇場要充分考慮經濟收入,所以選擇劇目很慎重。演出公司專門派人到中國,挖掘藝術精品和符合法國人欣賞口味的劇目來法國。

活動會越來越精彩

中國文化年可謂開年大吉,紛紛登場的展覽和演出使法國公眾身臨其境地感受濃厚的中國文化氛圍,將中國文化年推向第一個高潮。從今秋10月到明年7月,以《古老的中國》、《多彩的中國》和《現代的中國》為主題的文化年活動會越來越精彩。

明年春節期間,隨著高聳的埃菲爾鐵塔“變紅”、造型獨特的中國焰火在巴黎夜空綻放和香榭麗舍大街迎新春華人華僑大遊行,巴黎會呈現出在中國才能找到的春節喜慶氣氛。除了首都,幾十個中法友好城市都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涉及文學藝術、教育、科技、民族、體育和旅遊等各個方面,堪稱名副其實的中國年。

法國著名作家、中法文化年混合委員會法方主席昂格魯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我們精心籌備中國文化年,意在使法國人看到多棱的中國,一個擁有不同民族、不同語言、具有悠久文明的古老中國,一個發展迅猛的現代中國。”他表示相信,借助300多個項目的展覽和表演,法國人可以通過自己的眼睛去了解中國這個古老而年輕的國家。(記者高津英)

《參考消息》2003年10月


“7至1”俱樂部 巴黎年輕人的嚮往
[他鄉親歷]巴黎名品街 打折也買不起
巴黎廁所“革命”:馬桶裏面養金魚
世界頂級廚師在巴黎齊聚一堂 切磋技藝
莫斯科航展吸引各方眼球 風頭蓋過巴黎航展
巴黎“迪斯尼”快揭不開鍋了
巴黎:音樂流淌的浮華盛
[所見所聞]巴黎的職業乞丐
[現身説法]“一個巴黎火腿”
巴黎咖啡館:馬桶水箱裏養金魚
組圖:巴黎舉辦首場稻草人節
[他鄉親歷]感受巴黎短暫的一幕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