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青少年自殺,新方法引來爭議

    在美國有1% 的未成年人曾經企圖自殺,其中有1%的人最終成功。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報告,每一年,大約8%的十幾歲的青少年企圖自殺。從10歲到24歲的年齡段,自殺是導致美國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緊排在汽車事故和兇殺之後。在患有抑鬱症的人群中,自殺的比率就更高得多。抑鬱症是每年1,700自殺的美國青少年直接或者間接的“殺手”。患有抑鬱症的美國青少年有75萬之多,他們中有60-80% 沒有得到診斷和治療。

    抑鬱症如果能夠及時加以診斷和治療是可以治愈的,但是這裡面大概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識別有問題的青少年。 對此位於美國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最近專門開展了一個新項目對青少年自殺問題進行“干預”——“哥倫比亞青少年篩查項目(Columbia Teen Screen Program)”。

    如何“干預”問題青少年?

    “我們的目標是希望通過篩查年輕人,識別那些(抑鬱症)高風險的青少年,重點對其提供治療和服務,而不去用打擾其他健康的人,” 該項目主任比爾.福利(英文名:Bill Foley)説。

    戴維.沙弗(英文名:David Shaffer)是哥倫比亞大學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學部門的主任,也是這個青少年“篩查”項目的開創者。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旨在通過在青少年中進行大規模的篩查,試驗和面談,確定那些為數不多、抑鬱症最嚴重,最有可能自殺的孩子。這一項目同時與倡導精神健康的團體“積極行動起來促進青少年健康 (英文名:Positive Action for Teen Health,簡稱PATH)”合作,對“問題”青少年進行治療和干預。

    整個“干預”過程先包括四個步驟:得到家長的允許之後,青少年“篩查”項目對一個班上所有孩子進行一個簡單的10到15分鐘的問卷調查,問他們是否想到過自殺,或者曾經企圖自殺,覺得抑鬱或者酗酒、吸毒。問卷中的問題包括:“在過去的一個月裏,你在多大程度上覺得不快樂或者悲哀?” 答案在代表程度不同的1到5之間選擇。另一個問題是:你是否考慮過殺死自己?許多人回答“是”的人後來報告説,他們只是從來沒有被問到過這樣的問題。

    通常有40%到50%的被訪青少年進入到第二步篩查,第二步篩查是通過45分鐘的電腦問卷測試來甄別出那些典型的、處於高危的青少年。

    這樣再有大約20-25% 接受電腦測試的人被選與精神病專家作個人訪談。這些專家可以區別出那些正處於緊張壓力或家庭面臨問題,比如父母離異的青少年,和那些有著更加嚴重的潛在心理疾病的青少年。

    最後PATH會為那些被診斷出疾病的青少年提供諮詢和治療服務。

    靠家長識別“問題”是一大誤區

    作為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宣傳篩查項目的一部分,哥倫比亞大學和PATH去年12月在華盛頓、紐約、佛羅裏達和俄亥俄州的家長中舉辦了一個關於青少年抑鬱和自殺的調查。調查發現,雖然將近十分之九的家長確信他們自己能夠看到孩子錶現出“大病來臨” 的預警信號,然而經過兩年的調查,研究了120例青少年自殺案例之後,沙弗和他的同事們發現90%的家長沒有及時看出自己的孩子患有精神疾病。

    一半以上的孩子出現嚴重的徵兆至少在兩年以上,而這並不一定是説問題在於家長們對孩子的疏忽,而是青少年特有的性格特徵。沙弗説:“青少年常忍受極大的痛苦,向家長們掩飾他們精神上的緊張。” 他的研究發現,自殺的危險症狀包括情緒失常,這種情緒失常經常表現在抑鬱;過去有過自殺企圖;酗酒和吸毒。而家庭衝突,青少年與家人關係緊張並不是重要的因素。

    迄今為止,美國全國有1萬多名學生參與了這個項目;他們中10-15%的人已經得到了治療。試驗項目在66個社區進行,將要擴展到400多個社區。哥倫比亞大學提供免費的培訓和教育軟體,但是社區和學校需要提供人員和承諾至少篩查500個孩子。篩查已經發現了青少年中一長串的精神疾病,而這些往往被家長所忽視了,而且那些其他運作良好的項目也未對此加以警覺。在這些青少年患者中,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有嚴重的抑鬱,大約四分之一的人企圖自殺,過去曾經有過自殺企圖的人中只有一半的人得到過專業治療。幾十年來,美國家長們和專業人士進行了不懈努力,發展了一套策略和不斷升高的青少年自殺率作鬥爭。自從80年代以來,社區開設了自殺干預熱線,高中開設了相關的教育課程。“這些無疑都是出於良好的目的,但是,”沙弗説,“實際的研究表明,這些做法被證明不僅僅是無效的,而且許多做法實際上還是有害的。”

    全國精神健康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的研究也有同樣的發現。在2000年的一份報告中寫到,“許多項目是為了讓自殺的對話更容易,以及鼓勵處於抑鬱中的年輕人尋求幫助。在項目的評估中,證明這些沒有一個是有效的。實際上,一些項目無意識地産生了消極的影響,讓處於高危險中的青年人更加抑鬱,而更少去尋求幫助。通過描述自殺和它的危險因素,一些課程可能不自覺地起到了建議自殺的效果,對許多有一些自殺因素的年輕人來説,自殺是一種選擇。把自殺‘正常化’了——這傳達了一種相反的資訊。”

    該不該對青少年“篩查+治療”?

    但是,對青少年“篩查+治療” 方法還是頗受爭議。新澤西州立大學(英文名:Rutgers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美國自殺學學會主席約翰.卡拉法特(英文名:John Kalafat)認為在學校中開展預防自殺的教育,確實在讓有自殺危險的年輕人得到諮詢或者治療方面取得了成功。他認為篩查項目的缺點是,檢查需要定期,充分有效地舉行,僅僅一項研究記錄不能説明它就比其他的項目要好。“篩查項目是一個好的項目,”他説,“但是為什麼非得説這個做得好,而其他的都不好呢?”卡拉法特對一些預防自殺的教育項目做了研究和評估,他承認項目在品質上參差不齊,而且存在問題。但是他説沒有證據清楚地表明篩查能比教育干預更有效的降低自殺率。“這是老生常談了——我們公開談論地越多,孩子越容易自殺。在是否應該在學校開展反吸毒和性教育的問題上,也存在著類似的爭論。”

    弗雷德.戴維斯(英文名:Fred Davis)是“家長防止青少年自殺組織(英文名:Parents Against Teen Suicide Inc.)” 的主席和項目執行主任。這個機構開展教育項目和主要在北卡羅萊納州進行干預項目。他對“華盛頓郵報”説:“我們正戰鬥在防止青少年自殺的前線,我們的小組已經幫助了2000個潛在的有自殺傾向的青少年,只有一個人最終自殺身亡。你不能説,這項工作沒有作用。”

    篩查項目不僅面臨著同行的懷疑,也面臨著學校的懷疑和家長的抵制。為了爭取學校系統對篩查項目的支援,項目組織者要説服學校當局那些未確診的抑鬱症和其他的心理狀況可能“會妨礙他們的學習目標”。另外,仍然有許多家長抵制這個項目,不願讓他們的孩子接受這種關於個人問題的訪問。家長通常得簽署一個同意書允許他們的孩子接受測試,經常只有50-70%(有時還要低很多)的家長同意。有時PATH要以電影獎券作為鼓勵給那些交回篩查問卷的人。還有家長們要求禁止測試。對此,PATH的全國主任和全國精神健康倡導團體(a national mental health advocacy group)前執行主任勞裏弗林(英文名:Laurie Flynn)説,“當家長們認識到這是在幫助他們的孩子,他們就會對此加以合作了。”

    “教育+篩查”防止青少年自殺

    儘管在如何預防和干預青少年自殺的問題上還存在爭議,但是所有從事這項工作的人都有一個共識:青年人需要更多更好的關於精神健康,特別是關於抑鬱症的教育。為了預防和干預青少年自殺,社會必須讓那些“高危”孩子得到治療——包括藥物和心理治療,以及家庭諮詢,重新塑造他們的被破壞的思維模式。這包括幫助他們解決對他們造成巨大壓力的社會和學習上的問題。當然“篩查”還可以幫助識別其他的非精神病症狀,從吸毒、酗酒到飲食不調,所有這些都要求對青少年積極進行治療和社會干預。這樣,“教育+篩查”或許是一個好的解決辦法。

    《華盛頓觀察》


姐妹三人齊自殺:印度女性命運悲慘
法國超級大廚不滿美食家批評自殺
英王室再爆新聞:戴妃錄影中哭訴自殺經歷
柴可夫斯基並非自殺 其死可能純屬偶然?
“旅遊天堂”蘇黎世的自殺服務
澳大利亞發明"自殺塑膠袋"
泰國一婦女跳入鱷魚池自殺
俄一士兵請假探親不成竟自殺
德國自殺橋之謎
美國300萬青少年想過自殺
三歲女孩宣稱想自殺殉教(圖文)
德國一中學生上課當場自殺身亡
日本一位女獸醫因瘋牛漏網自認失職而自殺
澳開設自殺研究碩士班 警察律師是主要對象
測試智商高達298 美八歲神童患抑鬱症企圖自殺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