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生活不離小費  

     記者初到紐約時,在很多方面都頗感不適,人多,車多,高樓大廈多,而處處都要付小費更令人不習慣。生活在這裡,每天的吃、住、行都與小費有關。坐計程車要付小費,到飯館吃飯要付小費,存車要付小費……即便是住在租來的“家”中,有些事情也離不開付小費。時間久了,習慣成自然,看到有人給你“送”來服務,千萬記住要付小費。

    朋友提醒説,你如不給小費,小心他們“虐待”你的汽車

    記得前年記者剛到紐約時,不知是哪個環節出了毛病,4件行李只拿到兩件,另兩件機場登記後答應派人直接送到住處。第二天,行李送來了,提包的兩個拉手已全部斷掉,可小費還要照樣付。回想起1991年記者第一次出國去瑞典,因為飛機出了故障,行李也是由機場負責派人第二天送到住處。可送行李的工人一分錢也沒有要。放下行李,等我簽了字,説聲“再見”就轉身離開了。

    記者在紐約住的公寓樓有300多戶人家,大樓的管理人員大約有十五六個,管理費按理説已包括在月租中。可耶誕節前夕,每戶人家都會收到大樓管理部門送來的賀卡,裏面附有大樓全體管理人員的名單。千萬不要以為只是節前問候,那意思是説,一年過去了,現在你該按人頭給點小費了。記者的汽車停在樓下的車庫中,每個月要付車位費,每次取車還要給管理人員小費。朋友提醒説,你如不照此辦理,小心他們“虐待”你的汽車。即便如此,到了耶誕節,也照樣要按人頭,給車庫的工人付過年的小費。

    小費給多少才算合適,誰也説不太準

    在美國吃飯、住店到底要給多少小費才算合適,誰也説不太準。許多人按照多年前的習慣,吃飯後按消費金額的10%(此乃最低標準)來付小費,而在一些檔次較高的飯店,則要提高到15%。根據紐約市消費局發佈的《消費標準指南》,目前紐約餐館的小費平均為消費額的18.3%,一般在15%—25%的範圍內都算正常。《指南》還説,如果經常光顧某個飯店而受到某些店員的特別照顧,每週也應該多付幾元小費“表示表示”。據説這個高比例的小費標準已經令許多紐約食客吃不消。大多數普通人認為,吃一頓飯要付飯錢1/4的小費有點太過分。有朋友看了那個《指南》,直説紐約的拜金主義風氣真是越來越嚴重了。

    小費是他們收入的一部分

    小費如此盛行與服務人員的收入有很大關係。在美國,服務業工作人員的收入都比較低,小費成了他們的重要收入。在紐約餐館工作的服務員每月底薪只有幾百美元,小費當然不可缺少。只要有人給你端水送菜,就一定要付小費,甭管店大還是店小。記者剛到紐約時,有一次在街頭一家小店吃快餐,只有一個服務員給記者放了一雙筷子和幾張餐巾紙,但結賬時收款員還是提醒説,不要忘記給小費。客人有時給小費太少,他們還會詢問“飯菜是否可口”,“對服務有什麼意見”。如果客人回答,飯菜挺不錯,也沒有什麼意見,他們便會主動説,給小費是這裡的習慣,也是他們收入的一部分。在紐約中餐館工作的服務員大都知道,中國人沒有給小費的習慣。看到來旅遊的中國人,他們便常常會主動索要小費。要是碰到不理解的,翻個白眼給他們看,會搞得大家都不愉快。

    有朋友還告訴我這樣一件事,克林頓的夫人希拉裏有一次應邀到紐約參加一個盛大的宴會,臨走時以為主人已經付了小費,便沒有在桌上留錢。第二天,紐約的小報就刊登了這條新聞,説希拉裏居然不給小費。希拉裏得知後,立即給那家餐館寫了封道歉信,順便還寄去了一筆數目相當可觀的小費。

    隨著美國經濟下滑,在服務行業工作的人,尤其是在餐館打工的人也明顯感覺到小費收入在減少。前幾年經濟形勢好,紐約的小費行情被抬得很高,現在回落下來,使得那些靠小費生活的人感到很不適應。有的人怕顧客不給小費或給的少,就來個明碼先開價。可這麼一來,更使顧客覺得不舒服,不願當回頭客。美國有關媒體的報道特意提醒説,千萬不要因為小費而傷了消費者的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環球時報》 2002年02月11日


紐約一所中學發生槍擊事件
在境外怎樣付小費?
人到紐約變無奈
紐約地下發現
紐約的市中心在哪
喝一杯咖啡 付2.5萬小費
紐約有個計程車法庭
紐約法拉盛、羊頭灣、日落公園崛起新唐人街
嗜書的紐約人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