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倣古船續寫200年前中國故事重走海上絲綢路

    2004年,被譽為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瑞典“哥德堡號”帆船,將續寫200多年前的中國故事,重走當年航線,並在上海作為終點站。昨天下午,瑞典哥德堡友好代表團向上海市民宣佈了這個好消息。

    會上,負責這次航海計劃的籌劃及技術負責人、原瑞典西海岸艦隊司令兼軍區司令、尼爾斯奧弗延松先生説,“這次充滿想像力的航行將是我本人職業生涯中最激動人心的一次。”

    尼爾斯奧弗延松介紹説,“哥德堡號”是當年東印度公司最大的一艘帆船。他們這次重建的“哥德堡號”倣古商船,將完全倣造當年的設計和外觀,甚至連舵盤等設備都用手工製造。為此,他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並走訪了許多有經驗的水手。

    複製這艘船將耗費大約2000萬美元,尼爾斯奧弗延松透露説,為了逼真,他們這艘船將和當年一樣使用風力,雖然也裝開工達,但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使用。

    從1994年起,瑞典東印度股份有限公司發起重建“哥德堡號”,預計這艘船將會在2004年建成,10月從哥德堡出發,途經英格蘭群島,沿著非洲西海岸到達西班牙,在2005年2月到達南非的開普敦,然後途徑印尼雅加達,在2005年7月到達200多年前打開中國貿易大門的廣州,停留30天后,于8月中旬來到上海,並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

    “全部的航程大約是繞地球12/3圈,而在上海停留的時間是4個月,將是所有航行中在港時間最長的一次。”尼爾斯奧弗延松説,“當然,這次我們的水手將是最有經驗的,並且經過了嚴格培訓,200多年前的沉船事故將不會重演。”

    尼爾斯奧弗延松説,從19世紀起,當地就不斷有人對“哥德堡號”沉船進行打撈,從中打撈出來的瓷器今天已經成為天價的珍品。

    據介紹,瑞典曾打撈出來的200多噸茶葉,因為在製造加工過程中經過緊壓處理和密封包裝,加上當地海水含鹽量較低,茶葉沉到海中後又由於海底泥沙的覆蓋而沒有受到氧化,所以在這些200多年前的茶葉中,有一部分依然還可以飲用。有關人士喝過後均表示還有淡淡甘香,但略帶一絲鹹味。

    瑞典東印度公司總經理喬根戈貝爾先生介紹説,在本國已經有102家公司以不同方式參加這次活動,借機展示企業風采,他微笑著補充説,我們同樣歡迎中國的企業家們加入,這次活動提供了一個舞臺,希望能讓兩國的企業家們有更好的合作機會。神秘、冒險、財富---這些世界航海史上最令人激動的要素,都能在"哥德堡號"上找到,1731年7月14日,受瑞典國王特派,瑞典東印度公司名下這艘最大的帆船開始了中國之行,它滿載著瑞典的木材、柏油,在西班牙換成白銀,並跨越大西洋來到廣州,購買令西方人陶醉的茶葉、瓷器和絲綢。

    1745年1月11日,"哥德堡號"第三次從廣州啟程回國,船上裝有大約700噸貨物,次年9月12日,"哥德堡號"在離故鄉哥德堡不到1公里的地方撞上了一塊很著名的水下暗礁,礁石擊穿船首,船隻沉沒。

    "哥德堡號"沉沒後,船員全部獲救,同時人們努力打撈船上的貨物。1745年11月28日,人們將打撈起來的30噸茶葉和80匹絲綢以及大量的瓷器在市場上拍賣。而後,在1746年到1747年的兩年裏,人們從沉船中打撈起1180匹絲綢、一部分瓷器以及船上所載8%的茶葉。但是,還有約三分之二的貨物依然留在沉船裏。

     《新聞晚報》2002年10月14日


[交流志]泉州與海上絲綢之路
瑞典客機空中驚魂:一機場控制塔臺上演空城計
特色北極圈冰旅館(圖文)
專家認為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和發祥地
徐聞: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之一
我國開始發掘“海上絲綢之路”的秘密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