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説:如何避免男女錯判悲劇

    專家評説

    成都某醫院泌尿科的唐醫生説,史彬所患的“男性假兩性畸形”雖不能説普遍,但也非罕見之病,以前就曾出現過“兩性人”運動員被取消成績的事。

    他介紹説,兩性畸形有真假兩種情況。真兩性畸形指體內有男女兩套性腺,即睪丸和卵巢都具備,醫學上稱之為“卵睪”,外生殖器可男可女,性染色體為46XX或46XY,或為二者的嵌合體,臨床上極少見。假兩性畸形分男女兩種,主要特點為性染色體正常,性腺單一,但外生殖器異常。男性假兩性畸形人本質上為男性,但外生殖器酷似女性,常伴以隱睪,很容易被誤認為女性。究其原因,跟遺傳或受精卵發生病變有關,孕婦誤服黃體酮、白消安等容易致畸的藥物,或胎兒在腹中感染病毒,也可能引起兩性畸形。

    唐醫生説,他曾遇到過一起類似病例,在化驗了該病人的染色體後,為其做了尿道下裂修補及睪丸復位手術,並配服一定劑量的男性激素,後來該患者生殖器官發育趨於正常,長出鬍鬚,並結婚生子。

    記者查閱到的大量相關資料都概無例外地提到,做兩性矯正手術必須先查染色體,而川醫卻無法出具史彬的染色體報告。但是,假設當時史彬檢查過染色體,且確定為男性,那麼醫院還可不可以用其他準則把他做成女性呢?

    “應該説,尿道下裂是一種男性病,尤其對男性假兩性畸形來説,除非他自願要求變成女性,一般情況下,我們尊重其生理性別,為其進行矯正即可。”唐醫生説。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型外科醫院變性專家陳煥然博士也發表了相同意見。他認為,一個具有社會屬性的人有3種不同的性別:生理性別,心理性別和社會性別。要判斷一個人的性別,首先要搞清楚他的生理性別,因為現行的社會法理、倫理、道德框架都構建於生理性別基礎之上,法律規定同性不能結婚,這個同性的“性”,指的正是生理性別。

    “醫學研究,現在有5類人需要進行性身份重塑,其中一類就是兩性畸形患者。當一個病人出現性別方面的困擾時,我認為必須遵照以下原則:心理性別優先,生理性別次之,社會性別在最後。”陳煥然博士説,前來找他做變性手術的,很多人在生理上都是正常人,但心理上無法接受自己的性別而要求變性,他就根據心理性別優先的原則,再參照實際情況為其手術。

    對一些暫時無法確定其心理性別的患者該如何鑒別呢?陳煥然説,那就要對患者進行心理測試和長時間的觀察,掌握準確的情況和數據後再進行判斷,心理測試的時間一定不能短,一般需半年到一年,甚至可能是兩年。

    陳煥然博士認為,史彬一案醫院一方存在主觀臆斷的錯誤,應負完全責任。除此之外,還反映出很多其他問題。首先是基層醫務工作者業務水準和基本素質亟待提高。譬如給史彬接生的那位廠醫,在其性別無法確定的情況下,應為其診斷為“性別待定”,然後每隔3個月到半年隨訪一次,通過觀察了解以確定其生理和心理性別,再據此適當採用藥物,幫助他向已經強化了的性別去發展。

    陳博士還談到,現在有些父母性別意識相當淡漠,喜歡按照自己的愛好,把男孩當女孩、女孩當男孩來養,人為造成社會性別指認錯誤,甚至使孩子的心理髮生扭曲,最後不得不走上手術臺。他接觸的病例中有30%是由此造成的。史彬的例子雖與此不盡相同,但也可看出家長對孩子心理性別的忽視,因為史彬從小就已顯露出男性心理,但他父母仍讓他以女性身份生活,致使其社會性別發生錯位。

    陳煥然最後提到,社會對“兩性人”的歧視和冷漠,往往給其造成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壓力,這種壓力帶給患者的痛苦甚至大於生理上的痛苦。天生的不幸、人為的事故和社會偏見,三者合力,從而釀成了史彬這樣的人生悲劇。 (孫亞菲 楊 漫)

    

    《南方週末》 2001年11月23日


33年假女人之痛,誰之錯
九運會性別檢查趣事多 不脫衣服只拔頭髮
醫院診所不鑒別胎兒性別 北京沒有“黑B超”
走近變性手術
首例罕見變性手術索賠案開審
專換性別 亞洲首家“性別重塑中心”成立
人為變性惹尷尬
英國法院判定一變性人婚姻無效
成都女終圓男人夢 成都首例變性手術今動刀
莫讓變性手術氾濫成災
畢淑敏:我愛我的性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