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科學家終於來了

    科學家終於來了——從《實話實説》的“與科學家談心”説起

    電視影響之大,不用我多説。但在電視上,我們的科學家露面頻率很少,以致我一直覺得,科學家在電視傳媒中基本是“缺席”的。我在年初借評論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説》之機大聲呼籲過:科學家不能缺席。

    一晃大半年過去了,本週,《實話實説》終於製作了一個專門讓科學家出席的“與科學家談心”節目,選擇的是在海外工作的年輕教授,這本身就有一定懸念,應該講,這個選題很好。

    然而,我對節目中的許多內容不很滿意。節目一開始,就調侃科學家講不清自己在研究什麼,講不清所研究的內容有什麼用,還花很多時間讓教授來猜電影歌曲,看看他們是不是連電影都不看的“呆子”。此舉太“小兒科”了。我對主持人崔永元所要表達的意思,即:科學家是“書獃子”的觀點實在不舒服,崔永元還在以徐遲20多年前描寫的陳景潤的格式來打量今天的科學家,顯得太促狹。科學家也有自己的愛好,也有像愛因斯坦那樣濃得化不開的浪漫戀情,一點都不遜於鬱達夫、徐志摩這樣的浪漫文人。可惜,這檔節目沒有在這些方面開掘。節目中提出的一些問題實在是無聊委瑣,沒有充分展示新一代海外科學家的精神風采,沒有展現他們壯闊絢麗的內心世界,説是“談心”,也只涉獵對工作環境的簡單評説。這當然也透露了許多文化上的差異:國內開會時的“排座位現象”,後勤管理者頤指氣使的“官兒”現象……也就這些,算是亮點,給人回味餘地。可惜,這樣的話題畢竟不多,不關痛癢的“過門兒”佔去太多時間,使我覺得這檔節目儘管瞄準了科學家,但沒有將焦距調準,實在是不解渴。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這決不僅僅體現在生産某種産品,而是要求科學精神對生活全面滲透,讓它對創造美好生活起決定作用。如果明瞭這一點,編導們應該不愁找不到關於科學家的選題,也不愁關於科學家的電視節目不好看。試舉幾例,科學家也有驚心動魄的故事,“兩彈一星”功勳們的故事暫且不説,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科學家在經濟、科技、軍事、政治、外交等領域,該有多少讓人心動的故事啊,有的《雁南飛》,有的《“龍”遊四海》,有的成了《三峽大壩上的水利專家》,有的是《核電工地上的夫婦科學家》,有的《遍地高樓紙尺間》,有的成了《博士市長》,有的成了《教授經理》等等(以上這些故事篇名只是我隨手拈來,並未真正成書成電視片或者電影)。這些,不只介紹了科學家,也普及了科學知識;不只是科學的,也是美學的;又與生活緊密相聯,有可看性,有懸念。

    我們的電視媒體完全有理由把他們的故事、風采、品格表現出來,這樣,我們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就會理解得更深更好,對科學技術的熱情就會更高,也更水到渠成地在整個社會宣傳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重要性。不再會糾纏于科學家是不是都像陳景潤那樣的指認上了。其實,幹任何事,只要投入,都有“癡”的一面。那些“追星族”的“癡”,好像可以被人理解;而對科學的癡迷,卻被譏為不懂生活,這不是咄咄怪事?這是我們社會中許多方面缺乏科學精神的“小兒科”東西氾濫的結果。

    一方面是科學家在社會的各個方面已經成為重要角色。另一方面,我們的電視對他們還是表現不多。崔永元幽默地要留美數學教授在一分鐘內講清自己研究的是什麼,瞧,他講不清,哈哈。給人的錯覺是:科學家不就是連自己在研究什麼、這研究有什麼用都説不清楚的人麼?潛臺詞更是:你神氣什麼!這場面説明科學家實際上還是缺席,他們的存在意義並不為人們所真切了解。崔永元在此調侃科學家有什麼必要呢?科學家與我們的生活水乳交融,科學精神就是現代文明社會的氧氣,是須臾不可離的。

    科學家終於在一個13億人口大國的央視節目中隆重出現了,這畢竟是好的開始。從這一點説,中央電視臺值得讚許。科學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品格,當今生活無論從哪個方面,都必須提倡這樣的觀點:科學家不能缺席,科學精神不能缺席。

     《人民日報 . 華東新聞》2001年9月20日



科學,不能失去理想
誤解科學
科學可以改進人類DNA
科學家的科學研究與社會責任的認識
中科院將大力發展“科學家小組”
山西省社科院評出7位首席科學家
中國科學家籌備第三次考察北極
科學家心繫世界糧食問題
科學與藝術:從不同向度展示人的存在方式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