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人類首次揭示“熊貓社會”許多謎團

    在秦嶺南坡一個海拔1000多米的洞穴內,大熊貓“嬌嬌”正給它剛出生的幼仔“希望”喂奶,熊貓母女十分配合地允許研究人員在洞口觀察它們。之後,“嬌嬌”叼著“希望”來到竹林,它又允許研究人員給“希望”測量身體。

    這是研究人員在秦嶺考察大熊貓野外活動的一個場景。在1984年至1996年間,著名大

    熊貓專家、北京大學教授潘文石領導的研究小組通過給熊貓佩戴無線電跟蹤頸圈結合直接觀察的方法,對野生大熊貓進行了長達13年的研究。這是人類第一次走進“熊貓社會”,並揭示這個社會的內幕。

    大熊貓是不是一個走向衰亡的物種?大熊貓是不是真的繁殖能力低下?竹子開花是否會導致大熊貓餓死?人類對於野生大熊貓的許多謎團,隨著這個研究小組13年來的研究成果最近面世,終於得以逐步揭開。

    這個研究小組首先發現了海拔1350米的等高線是維持秦嶺大熊貓繼續生存的中高山地區大熊貓——森林生態系統和該地區低山的山地農業生態系統的分界面;他們還發現了野生大熊貓的社會結構和行為方式、婚配製度以及某些避免近親交配的機制。

    潘文石在接受新華網記者專訪時説:“我們首次分析了現存大熊貓種群在總體上的遺傳組成,發現作為一個地理群體的秦嶺大熊貓的DNA多樣性也還沒有下降到近親繁殖的程度。”

    潘文石説,有的研究人員基於對文獻的認識和對大熊貓飼養個體的了解,認為大熊貓繁殖能力和成活能力低下,因此提出克隆大熊貓的計劃。而我們的研究卻首次發現,野生大熊貓社會中採取的是“多雌多雄”的交配製度,它也有跟其他熊一樣的繁殖能力。

    “最近10年來大熊貓數量的增長率為4.1%,比人類的增長率還要高。”潘文石説。

    這個研究小組中的另一位專家呂植把各個保護區和動物園收集來的大熊貓血樣拿到美國做DNA測定,得出大熊貓的遺傳多樣性比率為46%,與人類48%的比率相差無幾。

    呂植認為,在200年內,人類不加干涉,有28隻大熊貓就足夠繁衍物種了。

    這個研究小組認為,竹子開花不會導致大熊貓餓死,因為大熊貓可以取食未開花的其他種類的竹子;另外,開花後未完全枯死的大量殘留竹子,也足夠大熊貓食用。

    今年64歲的潘文石自1980年以來就從事大熊貓、白頭葉猴等野生動物的科學研究和野外考察,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先後獲國際國內近十項大獎,其中包括世界自然基金會頒發的世界野生動物保護領域的最高獎項Paul Getty獎。(完)

    相關背景介紹:

    最近20多年來,野生大熊貓面臨著生存危機。當研究人員和有關機構正在努力弄清大熊貓面臨威脅的實質和如何進行有效管理的時候,關於大熊貓生存問題的一些觀點也充斥著新聞媒體。1983年秋,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內的竹子大面積開花而後枯死時,各新聞媒體充斥著關於“竹子開花使大熊貓面臨絕境”和計劃建立“圈養場”來幫助大熊貓度過危機的消息。1985年,新聞媒體又引用一位研究者的話,認為“大熊貓繁殖行為高度特化,導致生殖力下降,致使其數量減少而瀕於滅絕的邊緣。”1991年,有人認為只有通過“胚胎切割”、“試管嬰兒”和“胚胎移植”的辦法才能增加大熊貓的數量。1997年夏,當英國的“Dolly”綿羊誕生時,有研究者隨即在報紙及電視上提出“克隆大熊貓”的計劃。1998年,有研究者提出通過“異種克隆”的辦法來繁殖大熊貓。1999年,有幾家報紙和電視臺宣稱:“大熊貓的末日即將到來,動物園的大熊貓最多還能生存50年,而野生大熊貓最多也不會超過100年。”

    新華社 2001年9月4日



保護藏羚羊消費者是關鍵
近親繁殖達十九代 版納微型豬出奇跡
揚子鱷瀕臨野外滅絕
雪松針葉中化學物質可改善動物記憶力
SOS恐龍時代的活物新疆北鯢在呼救
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
大熊貓“婭婭”産仔目擊記
大熊貓屬於哪一科?
研究大熊貓的重要專著出版
為大熊貓的首次亮相喝彩!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