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現代軍事科技航母——總參西安科技創新工作站紀事  

    7月初,古城西安,熱浪滾滾。記者走進我軍首家科技創新工作站,卻不見專家學者不見教學基地,再走近監控平臺輕點滑鼠,方寸熒屏視通萬里,百餘名進站專家相關資料信手拈來,近百項進站課題研究情況一目了然,國際國內學科學術動態盡收眼底……

    一個全新型的科技創新機制是如何將科技創新這池春水激活的,追尋他不斷探索的足跡,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工作者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選擇與追求。

    73項進站科研課題,20項科研成果,17項軍隊科技進步獎,科技創新工作站成為智力流動的推進器

    目前,總參擁有21名兩院院士,70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中青年專家,1600余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學者。這些高層次人才分佈在總參院校、研究所和業務技術單位。怎樣才能讓他們發揮自己的作用?只有成立科技創新工作站這樣的單位,才能更好地承擔起責任與使命。

    2000年6月1日,對總參某測繪研究所來説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這一天,總參西安科技創新工作站成立了。它標誌著一種全新理念下的全新科研機制的誕生。總參西安科技創新工作站以總參駐西安地區的某測繪研究所、某資訊技術總站、通信學院、某通信總站和61542部隊五家單位的人才、設備和技術資源為基礎,以智力流動為特色,以機制創新為突破,以軍事資訊技術創新為目標,實現強強聯合、學科融合、動態組合,為實施大規模科研攻關構建了平臺。如今,總參的兩院院士已有13人進站工作,在重大科研項目攻關中發揮了主導作用。

    走進科技創新工作站,我們看到的是有形管理層和無形工作層的良性互動:有形的管理層主要是指工作站的管理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和五家成員單位的創新領導小組。無形的工作層主要是指進站專家和有關單位的科技人員。工作站不增加編制,進站專家不改變原有的隸屬關係;這樣人隨課題走,人沒調動,但智力在流動,而且在高速流動,一個頂尖人才將始終處於飽滿的工作狀態,有效地解決了人才閒置、條塊分割、重復勞動等問題,形成了人才的動態組合,大大提高了人才的使用效益。

    創新工作站管委會主任、測繪研究所所長崔衛平説,我們用聯合辦公制度解決了這個難題。科技人才管理部門與科研項目管理部門聯合辦公,共同對人才使用、人才評價、項目管理、經費使用、成果評定等進行一體化管理。工作站實行“用人不養人,用人不拴人”的新型管理機制,徹底打破了“一本戶口定終身、一把交椅坐到底”的傳統模式,比較好地解決了人才管理和項目管理相脫節的問題。

    工作站作為科技創新的“特區”,採用市場經濟手段來調控責、權、利的平衡統一。比如在科研項目上實行公開招標制度。真正走出一條按項目選人,按才能用人的新路子。工作站在進行某重大科研課題的研製過程中,發現中科院某博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選題正是此項研究急需的技術難題,就積極聯繫並邀請其參與課題研究。正是這種用人制度,不僅為年輕的博士生提供了施展才華的機會,也大大縮短了航空重力測量系統的研製週期。

    你有多大才,我搭多大臺。工作站還實行首席專家負責制。首席專家不僅對課題負責,同時對人才使用、設備購買、經費支出、報獎排名等有相應的自主權。總參某測繪研究所副研究員鄒逸江,是兩項軍隊重大科研課題的首席專家。他精心挑選助手,組成精幹的攻關小組,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高品質地解決了諸多關鍵難題,他也因成績突出成為工作站第一位被破格晉陞為研究員的進站專家。

    百餘名優秀進站專家,數百個實驗室,萬餘臺(套)先進設備,科技創新工作站成為人才成長的孵化器

    在科技創新工作站,記者看到一套先進的“應急機動通信分隊自動化指揮管理系統”。這項成果是由總參某通信總站高級工程師劉秋彩牽頭研製的。該部隊著眼現代戰爭對野戰通信的需要,一直想為野戰通信車配備這套平臺,以解決野戰通信分隊在高度分散情況下的組織指揮問題。劉秋彩長期在部隊基層工作,受諸多限制,只能完成一些小的技術革新。

    科技創新工作站成立後,劉秋彩成為“進站”專家,工作站及時組織有關專家和她一起開發,並提供經費支援,結果只用了8個月的時間就研製成功。衛星大地測量學科開拓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進站專家魏子卿,作為“建立新一代大地坐標係”和“我國高程基準研究”等重大課題的首席專家,以自己專業上的權威性,在多種研製方案中,優選確立了攻關思路,提出了幾何橢球與物理橢球相統一的方法,用國際高精度 G PS點和國內 G PS點聯合確定地心坐標系統的理論與方法,確保了科研項目的順利完成。在與他的交流與合作中,一大批年青的科研人員在科研實踐中得到鍛鍊。他説:“科技創新工作站就要培養那種善於解決重大技術難題、在提高部隊戰鬥力上有所作為的英才。”

    和工作站共同走過兩年艱難歷程的管委會委員、總參某資訊技術總站主任周慶真,在人才培養方面感受得更為真切,他説,兩年來,我們始終把實現人才智力流動、人才資源共用、人才優勢互補作為創新工作站的重要任務來抓,使創新工作站成為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的大學校。

    隨著印刷技術的飛速發展,如何實現全彩色無版印刷與複印一體化,這是一個技術難題。創新工作站組織了十幾名40歲以下的年輕科研人員成立攻關小組,承擔主要攻關任務。針對年輕技術人員缺乏科研攻關的經驗,項目首席專家適時進行具體指導,從方案的設計、研究的過程、解決的途徑等方面具體幫助,使該課題組在“地圖數字圖像處理”、“鐳射電子成像”、“無版印刷複印”等三項關鍵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實現了彩色印刷與複印一體化。不少年輕的科研人員通過參加大型課題、項目的研究,經受了鍛鍊,積累了經驗,提高了獨立攻關的能力,已成為科研骨幹。

    科技創新工作站為專家、學者這些“大人物”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臺,也為一些“小人物”提供了用武之地。作為某通信總站的士官,趙輝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也會成為創新工作站的科技人員,入伍兩年,憑著自己對科技創新工作的滿腔激情,他刻苦鑽研現代通信技術,先後兩次參加創新工作站的項目研製,其參與研製的項目,均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

    西安通信學院的97級本科畢業學員霍曉鋒和他的15位同學是群幸運兒,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在科技創新工作站的安排下,他們會來到總參某測繪研究所完成自己的畢業論文設計,更幸運的是,工作站從國家和軍隊的重點科研課題中,選出“數字影像品質評價方法研究”、“數字影像的頻域分析技術”等9項課題讓學員作畢業設計,並專門抽調12名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科研人員具體指導,在這種“實戰”背景下,學員們順利完成了各自的畢業設計。

    為了給人才提供學術交流的機會,兩年來,工作站先後邀請了8位院士到工作站做學術報告,2次舉辦工作站學術交流會,20多位專家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16人到國外高層次學術機構考察訪問,30多位專家到院校、研究所、部隊調研、講學……許多專家説,高水準的學術交流,很解渴,很過癮,打開了思路,激活了創新思維,催生了創新成果,創新工作站是充電器、加油站。

    實現教學、科研、生産、應用無縫連結,科研成果快速生成戰鬥力,成果轉化率達90%以上,科技創新工作站成為成果轉化的加速器

    在工作站成員單位總參某測繪資訊技術總站,我們看到了進站項目“遙感圖像數據庫系統”的演示。它對發展我國航空航太攝影測量,促進國防和國民經濟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創新工作站想部隊所想,急部隊所急,協調總參某測繪資訊技術總站與解放軍資訊工程大學測繪學院聯合攻關。較快較好地完成了課題的研製工作。如今,這個項目已在生産實踐中得到了成功應用。

    現代戰爭的不對稱、非線性特點,對單兵作戰的要求越來越高。單兵資訊系統是當前軍事鬥爭準備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需求量大。創新工作站主動與有關單位聯繫,並深入部隊調研,了解部隊對該設備的具體要求,在半年時間內完成了方案的設計、應用軟體的研製和硬體的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了設備的聯調,很快就可交付部隊試用。該設備對提高單兵野外生存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和機動作戰能力將發揮重要作用。

    在科技創新工作站,一台集偵察、通信、定位於一體的應急機動偵察車特別引人注目,先進的多媒體情報系統、數字地圖導航系統、數據傳遞系統、地理資訊查詢系統,全部裝在了一台車上,這是科技創新工作站為適應當前維護社會安定的需要,僅用了10個月的時間就研製完成的。由於在研製前就考慮到了它的“市場”前景,所以偵察車一問世,採購的單位就找到府來,在很短的時間裏,科研成果就在生産基地裏成批地“出生”。

    實驗室連著戰場。兩年來,工作站有17項研究成果在部隊應用,成果轉化率達到90%以上。部隊官兵高興地説:創新工作站為我軍高標準做好軍事鬥爭準備,為“打得贏”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援,真正成為部隊戰鬥力生成的助推器和試劍石。

    科技日報 2002-7-8


李健:中國科技創新體系的發展
交通部:四個領域大搞科技創新
江澤民對我科技工作者提出四點希望(全文)
趙一平:科技創新與風險投資
從"單打獨鬥"到"團結協作" 我國科技創新模式大轉變
鄧楠:增強地方科技創新能力建設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