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對我科技工作者提出四點希望(全文)  

    中國科學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六次院士大會昨天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這是新世紀我國科技界最高學術團體的第一次盛會。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面對新世紀新發展,我國科技界的使命是:全面貫徹“三個代表”要求,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努力為我國先進生産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為維護和實現我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貢獻智慧和力量。

    江澤民在講話中對中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提出四點希望。以下是講話全文:

    全面貫徹“三個代表”要求大力推進科學技術創新——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六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江澤民

    各位院士,同志們,朋友們:

    中國科學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六次院士大會,是新世紀我國科技界最高學術團體的第一次盛會。各位院士聚集一堂,共商新世紀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大計。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大會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各位院士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長期以來,我國廣大科技人員辛勤耕耘,頑強拼搏,以自己的艱苦勞動和發明創造,為我國科學技術和工程事業的蓬勃發展,為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為我國人民生活水準和品質的日益提高,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這裡,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各位院士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國已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面對突飛猛進的世界科技進步和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第三步戰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不斷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

    面對新世紀新發展,我國科技界的使命是:全面貫徹“三個代表”要求,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努力為我國先進生産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為維護和實現我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貢獻智慧和力量。

    科技進步的歷程表明,科技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在認識自然和社會的基礎上,推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進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和品質。

    科學技術是人類認識和運用自然規律、社會規律能力的集中反映。自古以來,人類社會經濟和文化的每一次重大發展,都依賴於科學的重大發現和技術的重大發明,以及由此形成的技術科學和工程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科學發現是人類探索自然和社會奧秘的結晶,它為技術發明和工程技術進步源源不斷地提供新知識、新概念、新理論、新方法。技術創新和工程技術進步則是科學發現與産業革命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歷次重大科學發現所引起的技術突破,都引發了生産力的巨大進步和社會的深刻變革。科技進步和創新是生産力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大力推進我國的科技進步和創新,是我們發展先進生産力和先進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恩格斯曾經指出:“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在馬克思、恩格斯寫作《共産黨宣言》的時代,科學技術水準還很低,電機、電話、電燈都還沒有發明出來。但是,馬克思、恩格斯敏銳地看到了科技進步所創造的巨大能動力量,準確把握了科技進步對社會變革和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充分肯定了科技進步在人們正確認識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中的重要地位。

    十八世紀下半葉,在經典力學的指導下,發生了以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産業革命,開創了大機器工業時代,從而也就全面開創了以社會化大生産為基礎的近代工業文明,這種文明大大領先於以往人類社會的以小生産為基礎的農業文明和手工業文明,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動了歐美資本主義社會和整個世界生産力的空前發展。馬克思曾經指出,資産階級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産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産力還要多,還要大。

    十九世紀後期到二十世紀中葉的第二次産業革命,從化工、電力和內燃機等工程技術的突破開始,使人類進入了電氣化、原子能和航空航太時代,現代化的大生産普遍發展。二十世紀下半葉,以資訊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産業革命迅猛發展,使社會生産和消費從傳統的機械化、工業化向自動化、智慧化轉變。科技轉化為生産力的能力加強、速度加快,成百上千倍地提高了社會生産力和勞動生産率。可以説,這100多年來,全世界所創造的生産力比以往一切世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産力的總和還要多,還要大。

    近代以來人類文明進步取得的豐碩成果,主要得益於科學發現、技術創新和工程技術的不斷進步,得益於科學技術應用於生産實踐中形成的先進生産力。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益滲透到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生産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未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必將對人類社會的發展産生更加深刻的影響。發達國家積極運用科學發現和科技進步的成果,成為它們的經濟不斷獲得發展活力的重要原因。我們必須把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同推進改革開放和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結合起來,這是實現我國生産力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要求。

    在新世紀的征程上,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的基本事實,深刻認識創新對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重大意義,深刻認識科學技術對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巨大作用,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對發展我國先進生産力和先進文化、對維護和發展我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作用。

    這裡,我提幾點希望。

    第一,要樹立雄心壯志,弘揚創造精神。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的。運動是自然界和社會界的普遍規律。運動就是變化和發展。科學技術是不斷發展的,一切科學的東西都在發展和進步之中,否則就會消亡。推動我國的科技進步和創新,必須緊跟世界科技發展的潮流,緊密結合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現實需要,勇於開拓創新、與時俱進。

    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民族。歷史上,中華民族曾經創造了世界最先進的生産力和最輝煌的科技成就,並將這種領先地位一直保持到十五世紀。早在2300多年前,我國古代思想家墨子的《墨經》中就包含了豐富的關於力學、光學、幾何學、工程技術知識和現代物理學、數學的基本要素。幾千年來,中華民族以自己的偉大創造精神和偉大創造成果,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種偉大創造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力量。

    在當代世界科技發展的史冊上,我國科技工作者也書寫了光輝的篇章。

    我國科技工作者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重大成果。我國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最近又完成了人類基因組百分之一的測序研究工作,率先公佈了水稻基因框架圖。反西格馬負超子的發現,證實了存在反粒子的理論。在數學領域創立的多復變函數的調和分析,有限元方法和辛幾何演算法,示性類及示嵌類的研究和數學機械化與證明理論,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以及在半導體超晶格理論方面提出的“黃——朱模型”,在國際上都引起了強烈反響。我國科學家首次公佈的釔鋇銅氧高溫超導材料的組成,標誌著我國超導研究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我國科學家發現的最古老的動物化石群和最早的被子植物,為探討早期生物進化和解釋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再次提供了新的證據。黃土研究開拓了測量地質氣候變化的新方法。陸相生油理論為我國石油工業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在技術創新和工程技術領域,我國科技工作者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我國科技工作者先後攻克了原子彈、氫彈、衛星、宇宙飛船及其運載工具和地面發射支援系統等尖端技術,極大地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我國自行研製的雜交水稻技術的大規模推廣運用,為解決12億多人的吃飯問題作出了重大貢獻。程式控制交換機的研製成功,使我國電話交換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漢字鐳射排版技術使我國出版業迎來了光和電的時代。我國已經能夠自行研製大部分高清晰度數字電視系統設備,成為世界廣播和電視機生産大國。鋼鐵工業通過技術改造和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鋼産量從解放初期的92萬噸提高到2001年的1.5億多噸,位居世界第一。我國科技人員還在鐵路、船舶、機械化、電腦、無機化工、稀有金屬和先進材料的開發應用、電氣化、地質勘察工程、採煤工程、大江大河治理和開發、城市化、公路、農作物增産技術、畜禽水産養殖技術、輕工紡織、傳染病防治、外科診療以及計劃生育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經過廣大科技工作者的長期努力,我國科技事業不斷發展,形成了學科門類比較齊全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體系。我國整體科技發展水準已位居發展中國家的前列。

    這些事實雄辯地説明,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是富有創造精神的偉大民族和人民,是勇於和善於進行創新的,是能夠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趕上世界先進水準的。科技創新能力,已越來越成為國際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越來越成為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決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國際科技競爭面前,我們只有堅持創新才能不斷前進,只有不斷前進才能始終掌握主動。一切怯懦的觀點,無所作為的觀點,都是沒有根據的。我們一定要弘揚我國科技工作者敢於創新、善於創新的優良傳統,樹立雄心壯志,勇攀科技高峰,奮力追趕世界科技的先進水準。要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抓緊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知識創新。要敢於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世界先進水準,更要敢於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實現我國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

    第二,要根據國家發展需求,大力推動科技進步。科技進步必須面向國家經濟建設的主戰場,為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國防實力作出貢獻。只有這樣,科學技術才能獲得持續發展的源頭活水,也才能充分發揮第一生産力的巨大作用。要從我國的國情出發,緊緊圍繞國家經濟、文化、國防和社會發展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的重大課題,加強科技研究和創新,力爭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比如,我國人口眾多,地少水少,每人平均資源不足,如何提高現有各種資源的利用效率,不斷開發新的資源,保證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就是一個需要加緊研究的重大課題。再比如,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農業生産的品質和效益,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提高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個緊迫任務。又比如,如何提高我國工業的科技水準,增加産品的科技含量,使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力和開拓能力,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如此等等。總之,在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同時,要面向國家現代化建設、面向市場經濟發展、面向廣大人民需求,確定科技攻關的方向和重點項目,加速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快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産力的轉化。

    要實現這個目標,關鍵是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把推動我國先進生産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作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基準和方向,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能夠有利於促進科技創新、有力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的充滿活力的體制和機制。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採取多種措施,促進科技和經濟的結合,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與國家現代化建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相比,這方面的工作還有相當的差距,必須進一步努力。現在,我們的許多科技成果不能很快轉化為現實生産力,這裡面有體制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但一些科研機構和科技工作者的思想觀念還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要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轉變觀念,改革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導向和市場機制的作用,加強科技與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聯繫,努力使科技成果能及時轉化為現實生産力,更好地為促進我國先進生産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服務,為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服務。

    第三,要努力傳播科學知識,積極弘揚先進文化。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實現社會主義社會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要求。大力普及科學知識,在全社會弘揚科學精神,不斷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是我國科技工作者肩負的莊嚴使命。科學的發展不斷揭示了自然和社會的發展規律,使人類得以科學地解釋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能動地駕馭自然和社會,創造出日益豐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進步成果,都是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工作者應該成為傳播先進科學文化的先鋒隊。

    知識就是力量。科學技術是戰勝愚昧落後的強大力量,是反對迷信和邪教的銳利武器。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一個國家科技知識的普及程度,從根本上決定著這個國家生産力和文化的發展水準和這個民族的創造能力。科技的貧困會導致物質的貧困,也會導致精神的貧困。精神的貧困是一切愚昧和迷信産生的重要原因。我們必須大力加強科學教育和科學普及工作,努力傳播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方法,提高群眾的科學素養,引導群眾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強自覺抵制各種愚昧、迷信和歪理邪説的能力。要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使我國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高起來。

    科學精神的精髓是實事求是。科技工作者應該率先垂范,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加強科學道德建設,克服急於事功的浮躁心態,反對一切弄虛作假行為,努力成為先進文化的實踐者。

    第四,要全面創造條件,大力培養科技人才。人才競爭,是我國面臨的一個十分嚴峻的挑戰。人是生産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我國人力資源豐富,但是人才資源並不豐富,結構不盡合理,創新能力還亟待提高。我國正處在科技人才新老交替的關鍵時期。當務之急是要抓緊實施人才戰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特別是要下大力氣培養優秀的年輕科技人才,提攜和培育他們茁壯成長,使他們擔負起我國科技事業繼往開來的歷史重任。

    1998年和2000年,我到兩院院士大會講話,都強調了抓緊培養年輕科技人才的問題。今天,我還要再一次加以強調,因為這個問題實在太重要了,直接關係到我們黨和國家的事業是否後繼有人,關係到能否順利完成現代化建設的第三步戰略目標。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堅持不懈地為之奮鬥獻身才能成功。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也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持續奮鬥。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個時代中,青年都是社會上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創造性、最富有開拓精神的群體。“自古英雄出少年”,這確實是個規律。這個規律,適用於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領域,當然也適用於科學技術領域。人類科技進步的歷史表明,許多重大科學技術成果都是青年科學家和技術專家創造的。推動科學發現和科技創新,最需要青年人的朝氣和銳氣,最需要為青年人發揮聰明才智創造有利的社會氛圍。各級黨委和政府都要著眼于黨和國家事業的長遠發展和人才的總體需要,緊緊抓住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個環節,大力實施人才戰略,特別要重點培養和造就優秀的學科帶頭人和工程技術的帥才,全面提高專業技術人才的科學素質和創新能力,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人才保證。

    各位院士為祖國的科技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大家不僅要繼續在科研領域中拼搏,而且更要承擔起培養年輕科技人才的歷史性任務。希望你們把自己的寶貴知識傳授給他們,把創新精神和敢為天下先的雄心壯志傳授給他們,把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科學精神傳授給他們,把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高尚精神傳授給他們。大家都要把培養優秀年輕人才作為己任,把培養出優秀人才、培養出能夠超過自己的人才作為最大光榮。全社會共同努力,我們就一定能培養和造就出一大批合格的、能夠擔當起推進我國科技事業在新世紀蓬勃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重任的年輕人才。

    各位院士,同志們!

    科技工作者從事的事業是崇高的事業。崇高的事業需要崇高的精神。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團結奮鬥,頑強拼搏,奮力登攀,勇於創新,為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斷作出新的貢獻!

    科技之光 2002-5-29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