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基因組數據庫:“墻內開花墻外香”?  

    海外下載者眾 國內問津者少

    4月5日出版的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以14頁的篇幅,發表了中國科學家《水稻(秈稻)基因組的工作框架序列圖》這一成果。這是去年10月中國宣佈水稻(秈稻)基因組工作框架圖和數據庫由中國科學家獨立完成,並公佈數據供全球共用之後,國際學術界對這一工作的學術認可。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水稻基因組數據庫向全球公開後,國際上的反響極其熱烈,而國內的反應卻有些平淡。

    據初步統計,自1月13日至2月25日,有21個國家或地區的300多個研究機構訪問、下載、使用該數據庫,累計達11516次。感謝信也紛至遝來。南韓的用戶反映,他們的突變體序列能100%在數據庫中匹配,他們的工作因此有望提前3年完成。

    相比之下,這一數據庫的國內用戶點擊率卻微乎其微。就在中國科學院召開新聞發佈會的時候,華大基因研究中心與浙江大學卻不得不辦起培訓班,宣講本數據庫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介紹使用方法,傳播基因組學知識,以加快我國植物基因組功能研究步伐———再次無奈地走上了成果研究者“自己研究自己推廣”的老路。

    我國是一個水稻生産大國,《水稻(秈稻)基因組的工作框架序列圖》也源自中國的水稻樣本。這一“土生土長”的重要科學成果,為什麼會“墻內開花墻外香”呢?今天,記者為此採訪了華大基因總工程師、華大基因杭州研究中心主任胡松年博士。

    吸收新技術 能力還不強

    “作為一項重要成果,我們也希望國內的研究者能很快地利用起來。但是,目前使用者的確很少。”胡松年説。

    他分析,在國外,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與地區,以農業為主攻方向的大型研究所很多,研究力量很強,整體研究水準較高,不少國家分子水準的育種研究時間也很長。他們對新的成果與技術反應敏感,吸收能力強,而且能很快應用。相比之下,我國農業、特別是水稻的研究力量相對薄弱而分散,大家在某一點的研究上很深入,但是,作物産業化以及分子育種與傳統的研究方式有很大的差別,需要全面了解水稻的基因序列,僅僅某一方面深入是不夠的。因為研究力量分散與薄弱,也使得吸收新技術的能力不很高。

    華大基因的科研人員曾調查過國內研究者為何不利用“數據庫”,結果發現,不是不想用,而是許多人不知道怎麼用。

    期待科研的合作與聯合

    為此,華大基因與浙江大學聯合開辦培訓班,告訴大家數據庫裏有哪些內容,使用什麼樣的工具可以找到各自所要的東西。

    辦班的效果出奇的好。原來打算二三十人的規模,結果來了70多人,分別來自上海、湖南、北京、浙江等省市,全都是農業科研一線的碩士、博士。在4月4日到8日的幾天裏,他們基本掌握了數據庫的使用方法。為了能使這一數據庫有助於中國水稻的研究,華大基因研究中心決定派出一支隊伍,深入相關的研究院所,幫助完善硬體軟體設施,讓這一數據庫充分發揮作用。

    回想這一過程,胡松年博士感嘆説:“看來,科研一定需要做大科學,也需要大合作。中國水稻(秈稻)基因組工作框架圖和數據庫就是由北京和杭州華大基因研究中心暨中科院基因組資訊學中心、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國雜交水稻研發中心等12個單位合作完成的。中國的農業科研,也需要走大合作、大聯合的路,還應有比較強的實體。否則,分散研究,錢投入不少,結果卻可能不理想,還影響新技術的吸收能力。(謝衛群)

    人民日報 2002-4-10


我國水稻基因組序列數據已經被下載556次
《科學》《自然》瞄上中國科學家
科學家述説“水稻基因圖譜”幕後故事
4月5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
路甬祥與《科學》雜誌主編
水稻基因破譯大事記
水稻基因:四路人馬“戰猶酣”
基因測序“鳥槍法”
水稻基因組贏得掌聲如潮
科學家發現:水稻基因竟然比人的基因還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