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火眼金睛探尋宇宙文明 俄擬為國際空間站裝亞毫米波接收器  

    很可能,再過三五年,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就能“聽”到來自另一個文明世界的聲音。

    俄《科學資訊社》消息説,俄羅斯科學家目前正在為國際空間站研製“千里眼”——亞毫米波接收器,亦稱“低溫亞毫米電鏡”,它能探測到太赫頻段的含有豐富資訊的古老宇宙射線。

    這種“低溫亞毫米電鏡”是一種能量超感接收器。它的關鍵部件———天線中央感測器是一個由普通金屬製成的顯微薄膜,長5微米、寬0.2微米、厚0.02微米。感測器兩端通過超導導線與電極相連,在0.1K超低溫條件下它能夠接收到太赫頻段宇宙射線。在這種射線的輻射作用下,感測器導電率會發生變化。為了發現並記錄下這種微小變化,俄科學家擬研製一種專門的具有增益和變電功能的晶片,能夠把310ˉ15安培的微弱電流轉變為可測量的,大小為幾毫伏的電壓,從而實現射線的捕捉和解讀。

    現有普通光學電鏡的透視能力之所以相形見絀,主要是因為其自身感應能力弱(受自身感應頻段束縛)。這主要表現在它的觀測過程中,無法消除宇宙空間中不相關星體的干擾。因此它根本無法測到來自宇宙深處的射線。在新型太空電鏡研究過程中,俄科學家認識到這個問題,把目光集中到太赫頻段的“低溫亞毫米電鏡”開發上。這種電鏡能夠把宇宙中的星體分解成上萬份。換句話説,電鏡在透視過程中不會受其他不相關星球的干擾。俄羅斯科學家堅信:“低溫亞毫米電鏡”能夠成為“千里眼”、“順風耳”。

    那麼,為什麼必須把“低溫亞毫米電鏡”安裝到國際空間站上呢?原來,在地面上不可能捕捉到太赫頻段的宇宙射線,它們在穿越大氣層過程中就被熱輻射給吞噬了,無法到達地面。因此,要把“低溫亞毫米電鏡”放在軌道高於大氣層的國際空間站上,避開熱輻射影響,在那裏捕捉、研究來自深空的宇宙射線。專家説,捕捉到的射線的年齡可能達上億光年,它帶有古老宇宙形成的資訊。

    構想令人激動不已。但目前除了存在一些技術環節的難題外,俄科學家還面臨著資金支援不足問題。聯合開展此項研究的俄科學院空間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和俄“能源”航太公司等幾家單位日前聯袂宣告,他們有足夠的信心,再花三五年的時間完成對“千里眼”的打造,並把它送上國際空間站,讓它捕捉、記錄並解讀人類至今仍在苦苦尋找的外星人的“聲音”。俄科學家説,在新儀器的幫助下可能還會發現宇宙新物質。

    《科技日報》2002年3月5日

    


生命極限在延伸 科學家建議尋找地下50公里生命
黑洞"熱舞" 伽馬射線爆發可能是"宇宙探戈"産物
預測宇宙的終結:宇宙的終結將是時間的凍結?
宇宙末日出新説
美國科學家稱找到外星生物存在模式
德國計劃重現宇宙大爆炸
我科學家星際間探測表明 宇宙可能有生命痕跡
日本宇宙射線檢測裝置發生故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