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貿交流互利雙贏

李非

    兩岸經貿交流是一種受比較利益驅動、由民間自發形成的經濟聯繫。兩地間各种經濟要素的相互流動與相互補充,不僅加深了兩岸經濟的相互依賴,對台灣經濟和大陸區域經濟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兩岸經貿交流有助於提高台灣經濟發展水準。兩岸自然條件、資源狀況、經濟技術水準存在一定的差異,許多産業的關聯性與互補性較強。兩岸經貿交流是以雙方的經濟利益需要為動力,以民間投資協作為形式,以産業對接為目標,以投資、貿易、勞務為主要內容,把雙方已有的相對優勢組成整體優勢,逐步建立具有比較利益優勢、産業規模效益高、市場競爭力強的優勢産業,初步形成“垂直分工與水準分工”相結合的産業分工體系。兩岸之間比較利益的內在衝動主要是通過不同分工形態的要素交換實現的。

    台灣對祖國大陸的投資,並不是單純的資金、技術轉移,或者是廠商生産據點的延伸,而是國際分工方式的改變。台灣從過去使用發達國家(主要是日本)零組件,加工成勞力密集型産品後再輸往發達國家(主要是美國)的國際分工方式,轉變成自己生産原料及零組件,由工資較低的祖國大陸加工後再輸往發達國家。這種分工方式的改變,産生了兩岸之間階梯性的交換關係,從而有助於提高台灣經濟的發展水準。

    事實上,兩岸經貿交流有助於促進台灣經濟轉型。島內有限的經濟資源和空間,要求其將視野擴大到海峽西岸,通過融合併吸納祖國大陸的資源,拓展台灣經濟的發展空間,為其産業升級與貿易轉型開闢一條出路。從八十年代中後期從事下游工業生産的中小企業大量涌入大陸東南沿海地區設立加工出口基地,到九十年代供應原材料的中上游工業生産大企業不斷進入大陸拓展市場空間,再到21世紀初期以電子資訊産業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紛紛到大陸投資設廠,都顯示兩岸經貿對台灣經濟轉型有著越來越重要的促進作用。祖國大陸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大力引進包括台資在內的海外勞力密集型産業,並投入大量廉價的勞力資源,産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逐漸在國際市場上取代台灣的同類産品;而台灣的生産結構則逐步轉型為以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産業為主。在新世紀初期,為把握兩岸入世機遇,台灣廠商尤其是技術型生産企業,更加積極主動地建立與祖國大陸互補互利的産業分工體系,從而將促進台灣經濟新的轉型。

    兩岸經貿交流也促進大陸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臺商在祖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的投資大大增強了當地的經濟實力。目前,台資企業是中國大陸第四大外來投資者,投資數額僅次於港、美、日資,其生産總值、涉外稅收、出口創匯約佔大陸外商投資企業的一成左右。隨著進入納稅期的大陸台資企業越來越多,其所貢獻的涉外稅收也不斷增加。台資企業生産出來的産品有上萬種,數十萬個規格,其中不乏世界名牌,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當地工業産品的空白。

    兩岸經貿交流互利雙贏。然而,台灣方面每項經貿政策的調整與變化,往往是對在技術與行政上無法有效阻止既成事實的追認。從放寬臺貨輸出到開放大陸貨輸入,從開放工商考察到放寬臺商投資,幾乎都重復著“禁止—默許—開放”的“三部曲”,從而出現“法律落後於政策,政策又落後於現實”的脫節現象。台灣當局只有順應歷史發展潮流,遵循市場經濟法則,兩岸經貿合作才能達成共同繁榮的雙贏局面。

    (作者係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教授)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1年11月19日


臺官員表示將借兩岸經貿建立政治統合新架構
蕭灼基:兩岸經貿合作面臨三大競爭
在京臺商呼籲台灣當局切實推動兩岸經貿交流
台灣當局擬大幅開放兩岸經貿
王永慶張忠謀稱兩岸經貿政策鬆綁方向正確
“經發會”兩岸組提出推動兩岸經貿發展四項共識
新經濟與兩岸經貿關係新格局
加入WTO對兩岸經貿關係的影響
新世紀海峽兩岸經貿一體化的加速和“一國兩制”的切實性
兩岸經貿交流對兩岸關係互動的影響
兩岸經貿關係及其展望——比較利益觀點的分析
張銘清:兩岸經貿發展迫切需要政治統一
台灣當局兩岸經貿政策遭批評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