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取消“戒急用忍”政策是因政經需求以及國際壓力

    台灣在這個時候取消“戒急用忍”政策,其實是在內部政治、經濟需求以及國際大環境的壓力下,不得不採取的一種折中和妥協方案。對大陸來説,台灣的舉動並沒有超越大陸一貫對兩岸關係的主張,只要台灣依然不願意正面承認“一個中國”,大陸官方就很難對台灣在經貿上的所謂“放寬”作出明確回應。

    中國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范希周教授,在接受本報越洋電話訪問時,如此概括大陸對台灣取消“戒急用忍”的解讀。

    他也強調,“戒急用忍”政策取消,並不意味著台灣就此開放兩岸關係,他預料台灣仍會通過其他方法進行制約,確保兩岸關係的發展速度仍處在台灣當局的控制範圍內,限制大陸對台灣可能造成的影響。

    范教授認為,經濟需求自然是台灣的首要考量。台灣經濟自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後就面臨嚴重的轉型危機,隨著國際局勢越來越不穩定,台灣非得跟大陸建立一個更密切有效的“經濟王牌”,才可能使台灣順利度過經濟困境。

    更深一層的含義,則直接關係到台灣島內選舉的需要。范教授説,台灣當局執政以來在兩岸關係上採取較為激進的、挑戰性的敵對態度;而今大選臨頭,為了爭取到“不統不獨”的中間選民的票源,不得不通過改變“戒急用忍”尋找某種平衡。

    “必須用這個方法,對官方原來的、激進地否定一個中國原則的立場打個圓場,希望做到既不放棄原來的主張,又能堂而皇之地作出讓步。”

    也因為台灣在經貿政策上的“讓步”,並沒有相應地在政治上對“一個中國”原則做出調整,而且內容上相對與大陸一貫主張的兩岸雙向直接三通,台灣的舉動只有不足、沒有超越,因此范教授預料,大陸官方很難對台灣放寬戒急用忍做出明確的回應。

    “最重要的是,台灣儘管説廢除了‘戒急用忍’,但是在兩岸經貿關係上,相信也不會就這樣完全開放的。相信台灣還是會用各種各樣的舉動,想辦法加以限制,使兩岸關係的發展形式和速度還能維持在台灣官方的控制範圍內,把大陸對台灣的影響減低到最輕程度。”

    《聯合早報》2001-11-09


國臺辦首度回應台灣鬆綁“戒急用忍”政策
鬆綁“戒急用忍” 台灣輿論亦喜亦憂
“戒急用忍”真的鬆綁了?
台灣當局鬆綁戒急用忍 王永慶表示開心
台灣鬆綁“戒急用忍”
“戒急用忍”遲不鬆綁 臺商很著急
“戒急用忍”政策有望在12月鬆綁
且看台灣“戒急用忍”如何變
“戒急用忍”早該拋棄 一個中國不可回避
大公報社評:“戒急用忍”政策壽終正寢
外電分析陳水扁為拉選票放棄“戒急用忍”
董建華正面評價台灣當局放棄“戒急用忍”
梁錦松樂見台灣放棄戒急用忍政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