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助無助者——李嘉誠與殘疾人

    知名人士李嘉誠,無論在什麼地方、何種場合,無需以名片表白身份。可在中國大西北,他卻給幾個殘疾人各留下了——一張名片

    香港長江實業(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嘉誠,從未去過祖國西部。

    2001年2月,李嘉誠來了,主要是考察西部地區的教育及醫療情況。

    行前,他特意提出,一定要去看望殘疾人。

    2月20日,李嘉誠來到他8年前資助建設的甘肅省殘疾人康復中心。正在進行康復訓練的腦癱患者邁開蹣跚的腳步、伸出顫抖的雙手,李嘉誠快步迎上前去親切撫慰;經過聽力語言訓練的聾兒在動聽的樂曲中齊聲朗誦兒歌、跳起稚嫩的舞蹈,李嘉誠不時會意微笑;他還非常仔細地查看了"長江普及型假肢"裝配的整個流程,關切地詢問假肢是否舒適耐用,當親眼看到剛裝上假肢的殘疾人邁出第一步時,一種由衷的喜悅浮現在李嘉誠飽經滄桑的臉上。隨後,他與殘疾人圍坐在一起,殘疾人發自心底的聲音,使李嘉誠十分動情,其中的幾個孩子更讓他無法安坐——

    田楠自幼失聰,李嘉誠資助的聾兒語訓項目使她學會了説話,能與健全孩子一起在普通學校學習,已是高中一年級學生。田楠激動地講述著自己的經歷,忍不住抽泣起來。李嘉誠繞過半個會場走到她身邊,安慰她:我聽懂了,不要難過,忘掉過去,未來會更美好!

    馬上就要成為小學生了,張靜卻因車禍失去左腿。每天早上,她單腿蹦到門口,眼巴巴地看著小夥伴們背著書包的背影。去年7月,李嘉誠資助她裝上假肢走進課堂。小張靜驕傲地告訴李爺爺,她語文考了97分,數學得了100分,還當場表演了踢毽子。李嘉誠高興地接過張靜的三好學生獎狀,鼓勵她説:將來科技發展了,你還會跑起來。

    失去了一條腿的6歲兒童竇軍,長得虎頭虎腦,一派童真,見到李爺爺,他毫不怯場地仰著頭大聲説:“李爺爺給了我新腿,我要好好讀書,長大後掙好多好多錢,坐著大大的飛機去看李爺爺!”全場大笑,李嘉誠也開心地笑了。臨別時,誰也沒有想到,李嘉誠向隨行人員要來自己的名片,逐一遞到殘疾人手中,親切地説:今後,有事找我。

    在蘭州,從未看見李嘉誠給任何人送名片,現在他拿出來了,給的卻是最普通的殘疾人,幾個孩子……一星期後,李嘉誠回到香港。就在第二天,他給張靜和田楠各寫了一封信,表示很高興與她們見面,同時鼓勵她們努力向上,積極面對人生,只要在學業上取得優良成績,日後如升學遇到困難,可以與他聯絡。這樣一個商界巨子,要務繁多、百事纏身,但沒有忘了那個農村的小姑娘。如此迅速寫信,更是出人意料……在以後的幾個月中,李嘉誠與田楠的通信和有關傳真更有好幾份。他一直惦記著這個聾孩子,想為田楠配戴一副最好的助聽器。當初考慮電子耳蝸,可了解到不適合田楠時,他又多方聯繫,就在這個暑假,田楠戴上了電腦編程助聽器……

    在中國殘聯,筆者還看到了10年間與李嘉誠先生的往來信件,厚厚的兩大冊。大到項目的選擇、捐助資金的使用安排,小到為一個殘疾人解決具體困難,能想到的、能做到的,李嘉誠都親自過問。還有一盤錄影帶,它的由來更發人深省:李嘉誠在電視上看到國外假肢技術的最新報導,便讓人從電視臺找來錄影帶,快遞北京供中國殘聯參考……

    一位國際名人、一名華人首富,他對社會最困難的殘疾人群體的關愛——天地可鑒!

    由於盲文的特殊性,盲人書刊成本昂貴,通常由國家補貼、按計劃限量印製。但1997年,中國盲文出版社卻應盲人要求自發地出版了——一本傳記

    盲人最大的不便是閱讀,這不僅因為他們看不見,還因為買不起盲文書刊。盲人用手觸摸的盲文是打在牛皮紙上的凸點,製作複雜,盲文圖書的成本是普通圖書的十幾倍!內地唯一的盲文出版社,大都是在國家補貼下出版教材和時政書刊。

    可就在沒有國家補貼的情況下,他們出版了第一本盲文傳記——《李嘉誠傳》,居然銷售一空!

    還不只是銷售一空。國際公約規定,盲文書刊免費寄遞。盲文出版社考慮到盲人的困難,附設了圖書館,開展郵遞借閱,使盲人不花錢就能讀到書。圖書館特意留下20套《李嘉誠傳》以供借閱——4年來,這20套書被排隊借閱,從未間斷。出版社的借閱單顯示,《李嘉誠傳》都是在還沒有歸還的時候,就早已被人預定,讀者遍及各地。現在,厚厚的牛皮紙上的盲文凸字幾乎被磨平--是由多少盲人一隻只手摸平的啊!

    這不是在讀書,是在用手觸摸心中的恩人,是在用心表達無盡的感激啊。為什麼盲人對李嘉誠有如此特殊的情感?

    中國內地700多萬盲人中,5年間,在李嘉誠的資助下,107萬白內障致盲者重見了光明--這是總數的七分之一啊!

    盲人自有他們傳遞資訊和交流情感的方式。

    中國殘聯的一位盲人理事講述了他走訪基層經歷的兩件事——

    青海一位因外傷而雙目失明的70歲老人,終生沒有走出過草原。老人對同是盲人的中國殘聯領導説:草原很大,我走不了多遠,可聽很多從我家經過的人都提起李嘉誠。他沒有來過我們這兒,可他讓草原上的許多盲人都睜開了眼。他有一顆金子般的心!

    在四川自貢,盲人理事去看望一個白內障手術後復明的聾人。盲人與聾人無法交談,聾人就把他的哥哥找來,打著手勢再由哥哥轉述:感謝政府和殘聯,感謝李嘉誠先生。這位聾人現在給一個工地挑土,一天挑100擔,掙6塊錢。他“講”:每天攢一點,等攢夠了,真想到香港當面謝謝李嘉誠這位老爺子。繼而,他手指南方,雙手作揖……

    這種無聲的語言真的令人感動。

    下面發自肺腑的聲音就更使人震撼。

    一個叫翟艷萍的姑娘,因脊髓灰質炎導致小兒麻痹後遺症,從此,只能手扶腳面在地上蹲行。她羞于見人,從未出過家門,熬過漫長的28年——直到接受了矯治手術。她激動萬分地説:“28年來,我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身高;28年來,我第一次站起來做人!”説到這裡,翟艷萍淚流滿面,向李嘉誠深深地鞠了一躬……這是1993年,北京人民大會堂,一次有李嘉誠參加的彙報會上發生的事情——而今天,翟艷萍已經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

    在中國殘聯,筆者看到一封信的複印件。信是雲南彌勒縣的任志剛讓中國殘聯轉寄李嘉誠的。小任十分聰明,卻因小兒麻痹後遺症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

    信是這樣開始的:“您不認識我,但我知道您。我還知道,千千萬萬像我這樣的您不認識的人都知道您,因為我們都是您助殘項目的受益者,都是對您心存萬分感激的人。”小任接著説:“當我做了矯治手術後,就在心底發誓:一定要走出樣子給您看!我從經銷汽車零配件、修理汽車幹起,現在已擁有100多萬元的固定資産,6000多平方米的廠房,在邊遠地區,可以算非常富裕了。”小任最後説:“我的家鄉叫‘彌勒’,這大概與佛教有些淵源。李嘉誠伯伯,願佛保祐您!”

    佛本無意,事在人為。殘疾人質樸的話語,也許尚不能表達他們的心情于萬一。

    人由文傳,傳以人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中國宣佈:1995年起,未再發生脊髓灰質炎,以往由此導致的小兒麻痹後遺症手術適應者基本得到矯治;1999年,白內障致盲人數實現負增長;2000年,基本控制碘缺乏危害……這一切,都有李嘉誠播下的——一顆種子

    歷年來,李嘉誠為公益事業捐款45億港幣。他最難以忘懷的,是1991年他與屬下集團捐給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的1億元。時隔8年,1999年李嘉誠在致汕頭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聯合國際眼科中心成立的祝詞中寫到:“至今我仍認為,這是多年來捐款中其中一項最深具意義的事情。”

    11年來,李嘉誠從不間斷與中國殘聯領導晤談,了解殘疾人狀況。

    這是為什麼?

    從談話記錄中看到,李嘉誠屢屢提及“助無助者”。他説:“人在無助的時候,幫一下,是最有益的。”早在1984年,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成立,鄧樸方首次訪問香港,李嘉誠就捐款200萬元港幣;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成立之後,1991年李嘉誠再次捐資1億500萬港幣。其間發生的故事令人回味:1991年8月,鄧樸方率中國殘疾人展能團和藝術團訪港。時值華東水災,港澳同胞紛紛為災民捐款。鄧樸方申明,此次赴港不進行募捐籌款。李嘉誠執意前往看望,在剛剛向華東災民捐獻5000萬元港幣後,又當面送給中國殘聯一張500萬元港幣的支票。

    晤談時鄧樸方特別提到:我們把你的捐款作為“種子錢”,每用1元,帶動各方面拿出7倍以上的配套資金,用到殘疾人最急需的項目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鄧樸方的一席話,恰與李嘉誠的辦事原則不謀而合。李嘉誠連聲稱讚,説:每一個銅板都是辛辛苦苦得來的,你們使用資金的效益這麼高,令人佩服!你們所做的,是一項高尚的事業。李嘉誠向鄧樸方索要了殘疾人事業的資料回去參閱。

    是夜,李嘉誠與兩個兒子長談。內地殘疾人的困難令他動情,中國殘聯使用捐款的效益令他動心。次日,李嘉誠約鄧樸方再次晤談。

    8月16日,兩人見面。李嘉誠説:我決定再捐1億元,也作為一顆種子。你們只需爭取四五倍的配套經費,便可幫助更多的殘疾人士。我捐錢,你們落實個計劃,為殘疾人辦事。眼居五官之首,是心靈之窗。在殘疾人中,盲人最為困難。李嘉誠對復明工作情有獨鍾,特別期望5年把內地400多萬白內障患者全部治好。李嘉誠又説:鄧先生,我對於能夠幫助殘疾人士感到很有意義。你知道嗎?上次與你談了兩個小時後,我返回辦公室,很興奮,竟然忘了肚子空著,便拿了杯白蘭地喝下,立即感覺有些醉了。

    鄧樸方感動地説,十分感謝你的好意,我們回北京研究、計劃一下,再向你報告。

    經過3個月緊張工作,中國殘聯深入調查,精心測算,並與有關部門反覆研討,結論是:受組織工作和醫務力量的限制,5年內難以治愈全部白內障患者;況且,盲人只是殘疾人中的一部分,其他各類殘疾人也急待救助。鋻於中國殘疾人事業剛剛起步,百業待舉,急需制定實施一個均衡的、務實的整體計劃,卻苦於缺少資金。為使捐款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殘聯期望將其作為更多領域發展的啟動資金,成為一顆給各類殘疾人帶來更多利益的大種子。為此,中國殘聯著手草擬殘疾人事業五年計劃綱要,並致函李嘉誠先生,希望與他的代表磋商。

    12月初,李嘉誠委派次子李澤楷來北京,全面了解內地殘疾人狀況、工作的要點、難點及正在擬訂的計劃綱要草案。李澤楷凝神傾聽,仔細閱讀,頻頻點頭。

    幾天后,李嘉誠致函鄧樸方:“貴會最能了解殘疾人士之需要,所做之決策亦能令殘疾人士無論心理及生理之健康均得到最大之幫助,本人及屬下公司均樂意配合……”

    1991年12月29日,國務院正式批准頒發了《中國殘疾人事業“八五”計劃綱要》及與其配套的16個業務領域實施方案,中國殘疾人事業首次有了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同步的系統發展計劃。李嘉誠選擇其中最急需資金的8個項目投入了他的1億元。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也為此投入了十幾億資金;同時,社會各界熱心關注,踴躍贊助。

    如今,李嘉誠播下的這粒種子結出了豐碩的果實,不僅促進殘疾人事業由小到大、從點到面,走上系統發展的軌道,而且使眾多殘疾人實實在在地受益。1991至1995的5年間:

    白內障復明手術 107萬患者重見光明,年手術量由10萬例提高到25萬例。進而,到2000年累計實施333萬例手術,年手術量提高到45萬例,實現了白內障致盲人數的負增長。現在,李嘉誠又開始關注角膜移植,著手解決第二大致盲因素。

    低視力者配用助視器 低視力康復邁出了開拓性的一步,使以往被誤作盲人的4萬低視力者告別了朦朧世界,併為數以千萬計的低視力者帶來福音。

    聾兒聽力語言訓練 使“十聾九啞”成為歷史,6萬聾兒開口説話,並形成了系統的聾兒康復體系。

    小兒麻痹後遺症矯治 36萬名患者走向新生活;並通過計劃免疫,1995年以來,未再發現脊髓灰質炎。進而到2000年,以往124萬名小兒麻痹後遺症患者中的手術適應者基本得到矯治。

    弱智兒童康復 10萬名弱智兒童經過訓練,提高了生活自理、認知與社會適應能力。

    ……5年間,共163萬殘疾人重獲新生,併為更多的殘疾人帶來希望。

    此外,資助建設的30個省級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為殘疾人提供了全方位服務;還針對內地自然環境普遍缺碘,為6752萬孕婦、嬰兒等特需人群服用了碘油丸,不僅預防了智力殘疾,控制了碘缺乏病,而且使新生兒的智商得以提高。

    回顧歷程,鄧樸方十分感慨地説:在我們創業之初,李先生的捐款真是雪中送炭,催生了《中國殘疾人事業“八五”計劃綱要》,帶動了事業的全面發展,給6000萬殘疾人的命運帶來整體而久遠的影響。

    正如管子所曰:“一樹百獲。”

    新世紀來臨,讓每個缺肢者都站起來,讓所有的盲童都能上學,讓生活在基層的殘疾人都得到服務……這些,是李嘉誠與中國殘聯再次合作描繪的——一幅藍圖

    1999年12月,20世紀還剩下最後的幾天。鄧樸方將赴香港兩天,參加國際會議。李嘉誠聞訊,致電北京,希望與鄧樸方在港期間見面晤談。

    12月18日,兩位老朋友再次相聚。

    李嘉誠真誠地向鄧樸方表示,1991年交談的情景,印象猶深,當時非常高興,新世紀來了,彼此一定要加強合作。李嘉誠樂意再捐款籌辦新里程計劃,原則上不要錦上添花,一定要實實在在的東西。為了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他願意不斷付出精神、時間和資源在醫療、教育和公益事業上。

    鄧樸方説:1991年的捐款,對我們的幫助太大了。我55歲了,內地是60歲退休,我想在退前扎紮實實地做幾件事,為後來者留些東西。主要著眼于薄弱環節和發展需要,創造條件、建立基礎、形成機制,使殘疾人事業得以與經濟社會協調地持續發展。無論如何,選好項目,用你的捐款主要做拓荒性的工作。

    李嘉誠讚許道:機制很重要。

    三個月後,中國殘聯送上一份需6000萬捐款資助的《長江新里程計劃》,李嘉誠欣然同意。後來,他又主動追加4000萬,捐款達1億元港幣,以擴大受益人數。

    為扶助殘疾人開創人生新里程,2000至2005年實施這一計劃的主要任務目標是:

    長江普及型假肢服務 全國有下肢殘缺者35萬,每年新增1.5萬;三分之二的缺肢者生活在農村,大多數未裝配假肢。本項目旨在滾動開發供應系列化長江普及型假肢,在基本功能、使用效果、強度壽命方面與同期城市市場假肢水準相近,而價格僅為其三分之一;建立面向農村的裝配服務網路,推行深入基層的流動服務方式,就近就地為缺肢者提供服務,到2005年,形成年裝配1.5萬例假肢的能力,資助6萬缺肢者裝上假肢。進而,2015年前,形成年裝配2萬例的能力並滿足更新維修的需要,讓每個下肢殘缺者都站起來。

    中西部地區盲童入學 全國適齡兒童入學率已達99%,而盲童入學率不足40%,中西部地區更差。針對盲童身心的特性、居住分散的實際和融于社會的需要,在中西部12個省份推行一體化教育,以適量盲校為資源中心,培訓普通學校可兼任盲童教育的師資,吸納盲童隨班就讀,資助貧困盲童入學,于2005年,使盲童入學率提高到80%左右。進而,使每個盲童都能上學。

    盲人保健按摩師培訓 盲人最為困難,就業率不足30%。但他們觸覺靈敏、精神專注,按摩是其獨特的優勢。為幫助盲人服務社會,並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保健需求,培養盲人保健按摩師3.5萬名。

    聾兒語訓教師培養 全國有7歲以下聾兒80萬,每年還新生3萬,卻缺乏語訓專業師資。“百年大計,育人為本”。資助北京聯合大學與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聯合創辦北京聽力語言康復技術學院,建設4個實踐技能教學基地,以改革的方式和適用的原則,每年培養100名紮根基層的應用性專業人才。進而,使聾兒都能接受聽力語言訓練。

    基層殘疾人綜合服務 資助664個相對貧困的縣並以此帶動全國各縣建立服務中心,為基層殘疾人提供康復訓練、聾兒語訓、特殊用品輔助用具供應、職業技能培訓、就業服務、文化活動等全面服務。

    《長江新里程計劃》剛剛實施,已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初顯成效。

    甘肅永登的蒙向延,摔下懸崖,昏迷中因凍傷截去四肢。他將破籃球綁在下肢殘端上跪行,度日維艱,想一死了之。“長江普及型假肢”讓他又站了起來。筆者看到他在用殘缺的雙臂勞動著,從他的鄉音裏,只聽清了兩句:李先生讓我又能幹活了,我要活下去!

    貴州息烽的宋露露、宋嬌嬌兩位盲姐妹,早已過了入學年齡,卻因貧寒失學至今。今年9月,李嘉誠的資助將使她們走進課堂。就在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偏遠的山區已響起這對姐妹朗朗的讀書聲。

    今年的高考錄取正在緊張進行,筆者獲悉,首次招生的北京聽力語言康復技術學院,踴躍報名的考生超過招生數的3倍。陜西榆林19歲的何國偉,第一志願報考該校,考分達527分,遠遠超出380分的省定錄取分數線。這些聰慧的年輕人,將給同樣年輕的聾兒康復事業帶來生機。

    藍圖剛剛展開,更多更美的畫卷將陸續顯現……

    近年來,中國殘聯多次向李嘉誠提議,舉行捐款助殘總結發佈活動並邀請他參加,均被婉言謝絕。

    李嘉誠説:“這是我作為一個國民應盡之天職。”

    李嘉誠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世界上要成就每一樣真正有價值而值得驕傲的事,都必須有正確的人生觀,為理想和目標付出時間、努力、堅毅的意志和奮鬥精神。……大家以崇高的價值觀,付出愛心、精神,善用寶貴的資源貢獻社會,共同為人生留下美好的種子。”

    這就是李嘉誠與殘疾人之間鮮為人知的平凡故事。從中,可以讀出商海之外的李嘉誠,一個生活中的、立體的、大寫的“人”。

    佛學大師趙樸初,終前,在醫院揮毫為李嘉誠題詞:拳拳愛心。很少題詞的李嘉誠,在甘肅省殘疾人康復中心一揮而就:發揚人性中光明與高貴的一面,為無助者提供無償服務。

    同時同地,殘疾人送上他們的禮物--在眾多殘疾人的簽名之上,托出一行大字:

    您的愛改變了我們的一生!

    人民網 2001年9月25日

相關新聞

李嘉誠將投資北京100億

李嘉誠表示對香港前景充滿信心

李嘉誠打造中國最大戶外廣告平臺

蓋茨蟬聯全球首富 李嘉誠稱雄亞洲富豪

李嘉誠捐贈百套遠端教育設備給家鄉山區小學

李嘉誠投資寧波北侖港

李嘉誠和黃購IIHC擴全球港口版圖

李嘉誠收購海外八大港口

李嘉誠收購寧波港進展順利

李嘉誠收購海外八大港口

李嘉誠資助國內16家醫院建立免費療養善終服務

李嘉誠欲藉TOM建大中華傳媒王國

李嘉誠捐資兩億港元造福內地千萬殘疾人

李嘉誠捐資2億港元支援殘疾人事業

李嘉誠的幸福生活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