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崔永元《不過如此》的閱讀口感

    崔永元的一本《不過如此》,出版後僅一個月竟一路暢銷直達70萬冊(不算10種盜版書),眼下又在趕緊加印。在近兩年圖書市場蕭條的大背景下,這麼高的印數,難道就真證明崔永元書寫得特別特別好嘛?不是。它只能反證出更多文人寫的書特別沒有市場。同時,在這麼高的銷量背後,也不難看出讀者現在究竟對什麼書最翹首以盼。

    《不過如此》出版之後,我除了自己非常欽佩而且極度羨慕之外,另外也和一些“專業”文人聊起過這本書,但一般對方的直接反應都相當含糊:報紙上已經看了連載,小故事、小意思、小幽默……然後你還能在他們的臉面上,閱讀到幾分“不過如此”的微笑。在這些略現不屑的微笑之後,我忽然豁然了,國人不但有“官本位”並且還有“文本位”和“書本位”。崔永元此番完全就是文字“越位”。

    其實寫書做文章最難的,並不是隨筆就能抖出多大學問或多深的玄奧,而是怎樣儘快消除“寫”與“讀”之間的無形隔閡,讓隨便誰拿起書來,馬上就能和紙上的文字建立起最親近和最從容的相互自然交流。據我個人的有限體驗,凡讓人能拿起來就放不下的好書,首先必須得有很好的“閱讀口感”。可現在的書,有多少真正在意和講求這種“閱讀口感”了呢?我們現在進書店東翻翻西看看,老半天下不了手買一本,並不是心疼錢,而是家裏已經積壓了太多可讀性極差的厚書,所以一逛書店先是視覺上發憷,甚至已經造成了某種閱讀的心理障礙。

    關於怎麼寫,作家們和“專業”文人一直是各有各的説法兒。但説歸説,書一擺到書店裏,就馬上能看出作家和讀者之間“不通”的隔膜。

    當然我不敢説崔永元這本書,就已經達到了最令人垂涎的“閱讀口感”,但就像做《實話實説》節目一樣,他起碼是試圖去這樣做了。我也並不否認在崔永元這本書裏到處都是“小故事、小意思、小幽默”,可再想一想,現在朋友的平常聊天和神侃,難道一張嘴就非得是“大故事、大意思、大幽默”嘛?再舉個不相干的例子:宴會上的山珍海味,有時候其實最容易蒙人,就是被做難吃了,食者也仍然以為山珍海味原來就是這樣的味道,因為一般人從來就沒嘗過。而真正難做的還是家常菜,儘管人人熟悉,可有本事的人,就能把它做得讓人吃起來有滋有味。

    崔永元確實精明,在整本《不過如此》之中,他更多都是在講述一些小人物、小事情。比如他寫大興安嶺“老白”的質樸和豁達、呂梁山“孔祥生”的仁義和寬容,再比如他寫河北“孫大嫂”在《實話實説》節目裏給他造成的難堪和尷尬。想和基層的人做表面接觸並不難,那是挽挽袖口和褲腿就馬上能做到的;難就難在一個人在接觸基層之後,不是“形式深入生活”而是“內心深入生活”,並且還能從許多普通小事中反芻出這樣的意味來:“最初採訪時,以為最佳的效果就是對號入座,但很快就會發現,生活遠比你的想像豐富,那經歷傳奇的程度,絕非職業作家妙筆生花所能企及的。那種慨嘆,那種由尊重而生發的悲壯從此植根在你的心底,永遠塗抹不掉。天生日久,造就了你一個心房的模子,不管如何污染,過一回清水,就還原了模樣。淳樸的鄉下人敞開胸懷幫你打了底子,讓你從容面對城裏的險惡。”這就不是一般主持人甚至好多作家所能感覺和從容表達出來的了。

    有人説,崔永元此番《不過如此》所以能賣得這麼好,完全因為他是電視名人。不能否認,其中肯定有這個因素,但近兩年名人出書一直都沒斷,更多的書不還是趴在書店裏根本賣不動?!讀者現在都不傻,再不是你靠電視上的臉熟和出名,就能馬上綁他們掏錢包的事兒。倒是我妻子閱讀《不過如此》之後的反應比較準確:在電視上,只能看崔永元一點一點地“實話實説”,這回算是痛痛快快看了一場長篇的“實話實説”。

    

    《北京晨報》 2001年8月15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