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有必要重新認識紅樓夢

鄧遂夫

    最近,由筆者校訂、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校本》在讀者中反響較大,短短幾個月期間,竟重印達數萬冊。這在古典文學圖書市場日漸萎縮的今天,不能不説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情。

    這一現象到底正常不正常,是偶然還是必然,似乎值得我們去認真地思考一番。

    現在恐怕很少有人會否認《紅樓夢》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文學巨著了。但是恕我直言,當今的國人,甚至包括許多研究古代文學的專家學者,恐怕對這部經典小説的認識了解也還大都停留在比較膚淺的層面。或許對裏面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精妙絕倫的文風辭採,以及包羅萬象的古代社會生活畫卷等等,尚有較深的印象;而對其特異的藝術表現手法及深藏不露的思想藝術內涵所體現的更為重要的本質特徵,卻顯然缺乏深切的感悟。

    過去提及《紅樓夢》的表現手法,人們總習慣於將其定位於現實主義或浪漫主義的範疇。這是遠遠不夠的。事實上,此書除了像魯迅所説的打破了我國傳統小説的“寫好人一切都好,寫壞人一切都壞”等陳規陋習之外,最令人驚訝之處,莫過於作者十分“超前”地運用了直到20世紀才在西方大行其道的諸如魔幻、荒誕、黑色幽默之類的現代派手法。尤其是書中幾乎無處不在的大量象徵隱喻描寫,比起19世紀末被法國詩人莫雷阿斯命名為“象徵主義”的藝術手法來,可以説毫不遜色。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樣的小説居然出自距今250年前的中國人之手。

    更重要的問題還在於,歷史已經跨入21世紀,我們這些掌握了先進思想武器和高科技手段的新時代的《紅樓夢》讀者和專家學者們,對於曹雪芹當初運用這類超前的藝術手法所要傳達的真實內涵,究竟了解了多少?作家出版社推出的這部《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校本》,以及被同樣列為“紅樓夢脂評校本叢書”即將推出的《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校本》和《蒙古王府本石頭記校本》,必然會帶給讀者強烈衝擊。

    可以想像,凡讀了這些最能反映曹雪芹原稿真貌的脂評校本的人,恐怕都會驚訝地發現:原來身為曹雪芹著書助手和“紅顏知己”(據批語中透露,作者曾將其“比作釵顰等乃一知己”)的脂硯齋,早在曹雪芹生前修訂的歷次稿本中,就已經十分肯定地提醒讀者——“此書表裏皆有喻也。”“不要看這書的正面,方是會看。”“凡看書人從此細心體貼,方許你看,否則,此書哭矣!”如果再對照一下曹雪芹本人在書的開頭題寫的那一首絕句:“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其間所體現出來的那種因“不得已無奈何”才不得不採用的某些“超前”手法,我想,原來只知用尋常眼光去讀這部巨著的人一定會感到愧煞、嘆煞!

    而且,我們還千萬不要忽略了,迄今發現的碩果僅存的幾種極可能直接抄自作者生前定本的脂評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書名清一色地都題為《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説明其中那些飽含著曹雪芹的苦心和脂硯齋的心血的珍貴批語,打一開始就被確定為這部作品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要和小説一道推向讀者的。其顯而易見的目的,自然是希望借助於脂批的引導,讓讀者真正讀懂讀通這一“千古未有之奇書”(脂硯齋語)。遺憾的是,由於種種錯綜複雜的歷史原因,曹雪芹和脂硯齋的這一遺願,在他們去世200餘年來一直未能實現。當然現在來亡羊補牢,也還不算太晚。

    由此可見,把真正能夠體現《紅樓夢》早期稿本原貌的脂評本,經過校勘整理後推向廣大讀者,是促進人們更深入地認識了解這一偉大巨著的必由之路。

    

     光明網 2001年9月26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