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專家警告,中國河口海岸面臨嚴峻挑戰

董學清 劉馭

    我國的河口海岸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開發海洋的重要基地,目前已經開始面臨巨大的資源和環境問題的挑戰。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吉余提醒説,新世紀中國的河口海岸面臨著四個方面的挑戰:入海泥沙量急劇減少,入海污染物質顯著增加,濱海濕地喪失,全球海平面上升對我國低海岸構成嚴重威脅。

    河口海岸是陸海相互作用的集中地帶,生態環境敏感脆弱。河口海岸地帶又是經濟發達、人口集居之地。我國沿海地區佔陸域國土13%的經濟帶,承載著全國40%左右的人口,創造了全國60%左右的國民經濟産值,它的發展對海岸帶資源環境有極大的依賴性,也使海岸承受著沉重的環境壓力。不久前在青島舉行的海洋科技與經濟發展國際論壇上,我國的河口海岸問題成為一個熱門話題。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吉余提出,當前我國河口海岸面臨四大挑戰。

    河流入海泥沙量急劇減少。我國河流每年的入海泥沙總量在20世紀50至80年代以前為20億噸,佔全世界入海泥沙的10%,其中主要是黃河和長江,兩大河流佔80%左右。黃河過去素以多沙著稱於世,從1960年出現第一次斷流後,黃河下游斷流日趨嚴重,導致入海的泥沙銳減,近幾年的黃河來沙僅相當於50年代的1/60,去年黃河入海泥沙不到2000萬噸。主要因黃河、長江入海泥沙量的變異,近年我國河流入海泥沙量比過去減少了一半以上。黃河三角洲就從過去年均造陸23平方公里,演變成大面積的侵蝕後退,使勝利油田受到潮淹堤坍的威脅。近年來,儘管長江口潮間帶灘地保持著較高的淤漲趨勢,但水下三角洲堆積速率已明顯趨緩,專家的初步研究表明,近20年長江口水下三角洲已出現大範圍的侵蝕。

    入海污染物質顯著增加。由於農田大量使用化肥和城市工業化發展排出的大量污水,入海污染物明顯增加。我國的農田化肥施用量與年俱增,近20年時間增加了4倍多。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也十分迅速,城市化導致城鎮人口急劇增加,用水量也大量增加。其中的一個負面作用是導致了污染化。目前,全國河流長度有70.6%受污染。另外,大量污水排放入海,使得近海海域水質惡化。沿海不少河口、海灣以及大中城市鄰近海域環境品質逐年下降,近海污染範圍不斷擴大,海域污染事件頻繁發生。由於水質惡化,沿海赤潮頻發,每年損失以10億元計。富營養化是我國近岸海域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以無機氮、無機磷為代表性營養鹽在我國四個海區均嚴重超標。所有這些都表明,由河流入海物質通量變異引起的河口海岸帶的生態安全和人類生存環境正面臨嚴重的威脅。

    河口與濱海濕地喪失。濕地是人類最重要的環境資源之一,有降減污染、改善環境等多種作用。它是多種野生動植物,特別是許多瀕危水禽賴以生存和繁衍的場所。我國濕地面積大約2500萬公頃,佔全國國土面積的2.6%,其中河口和濱海濕地約為500萬公頃,是極為重要的兩大生態系統。然而,近年來不當的人為活動使我國濕地面積迅速減少,致使濕地的生産和生態功能迅速降低,濕地生態系統面臨衰退的嚴重威脅。海岸侵蝕、灘塗圍墾等使得濱海濕地面積大幅度減少。如黃河三角洲原生濕地總面積約4500平方公里。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黃河斷流的加劇,下泄泥沙的銳減,黃河三角洲原生濕地不僅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面臨嚴重威脅,而且受海水侵蝕,大面積後退,潮間帶濕地範圍減少。

    海平面上升及其影響。海平面上升對沿海地區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包括海岸侵蝕後退、沿海平原低地的淹沒和沼澤化、河口和地下鹽水入侵、海洋動力增強,特別是風暴潮加劇、海堤失效等。這將嚴重制約沿海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尤其對我國沿海平原海岸城市群密集的地帶,威脅很大。據估計,海平面上升0.5米,灘塗將損失24%至34%,如上升1米損失44%至56%。雖然我國重要的平原海岸地區有海堤的保護,海岸線受人工約束,海平面上升無法保護原狀向陸地位移,但會引起海灘的下蝕,危及海堤和海港等工程設施。

    陳吉余院士説,針對上述四大挑戰,我們首先需要加強基礎研究,以此為我國海岸帶和流域開發、海岸帶環境保護管理乃至國家經濟發展戰略調整提供理論基礎和科學依據。其次,進一步通過對策研究,決定實施辦法,並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作為國策,有力促進新世紀沿海經濟帶和流域經濟帶的協調發展。

    

    新華網2001年9月4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