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對社會化大生産和商品的再認識
——深化對勞動和勞動價值論的認識(一)

崔偉華

    社會化大生産:各種生産要素有機結合的産物

    在經濟生活中,我們都會程度不同地遇到如何取得收入、如何安排支出兩大問題。正常情況下,人們只要付出勞動或代價,就想獲得報酬或收益,總會想盡辦法用最少的力氣取得最多的收益;花最小的代價,取得最滿意的物品。這是人類的經濟生活法則。

    自從社會形成後,人類首先是發揮自己的腦力和體力的作用,並逐漸借用外在力量實踐自己的經濟生活法則。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改造自然和社會的能量迅速提高,利用外力的深度、廣度和範圍不斷擴大,師法、利用、組合和重構自然的成分越來越多,人類的創新性勞動已通過愈來愈多的環節傳遞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直接的體力性的生産性勞動已經減小到了很低的程度,使人類本身的價值得到越來越大的體現,人類的社會生活水準和創造探索的能力也相應地得到了提高。

    在正常的社會狀態下,人們依靠膽識、智慧和勤勞,在組合社會資源、提供有用之物的過程中實現經濟目的。人的地位應該是平等的,但人的能力(這種能力從經濟生活方面來説,就是組合資源的膽識、水準與力量)和機遇是有差別的。社會的不斷發展消滅不了人的能力上的差別,但可以而且也應該逐漸消滅形成差別的各種因素,使人們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進行社會生活。在消滅這些因素的過程中,社會需要形成讓能力更強的人和創造財富的多種資源發揮其作用的環境,以創造消滅形成差別的各種因素的發展基礎。這種有能力、有資源的人或組織在發揮作用後就應該比沒有這種能力和資源或沒能發揮作用的人或組織獲得較高的收益。如果在分配過程中不全面考慮諸多社會生産要素,那麼,直接生産性勞動者、企業管理者、新産品的發明者、新技術的創造者和其他生産要素的提供者,都可能退避三舍,不予合作。在這種情況下,真正意義的社會化大生産就根本形成不起來、存續不下去。沒有社會化的大生産,勞動生産率的提高就只能局限在操作性勞動的變化範圍內,就不會發展到今天的這種規模和效率。

    在增加財富的現實過程中,各種社會生産要素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分配新生的社會財富時,所有的參與因素也都應獲得補償和“報酬”。作為科學研究,貶低勞動要素的作用和貶低非勞動要素的作用都是錯誤的。正像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消費資料的任何一種分配,都不過是生産條件本身分配的結果。

    應當説,我們過去現實的經濟活動並不反對非勞動要素的分配,只是這種分配要歸公所有。這種願望和與其相對應的理論不但與現實社會失去了連續性,也與社會生産力的水準不相符。一定時期以後,就不能把擁有創造社會財富的閒置資源(包括智力和能力)的所有者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不能使這些資源充分發揮作用。這是一種嚴重的浪費,必然會阻礙社會生産力的進一步發展。一種制度、一個組織(國家),只有最大限度地調動起每個人而不是部分人、更不是個別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而不是狹隘地、掠奪性地利用起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和社會資源,這種制度、這個組織(國家)才是最有活力的。因此,我們今天的改革就不僅是由初級階段所決定,更是由整個社會持續發展的需要所決定。

    人們研究經濟的主要目的應是如何配置資源、提高社會生産效率以達到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各種需要,而不應是把人的需要拋棄,單純探索社會變化的經濟條件,人為地尋求各種對立關係。正像人們所認識到的:不能只注重蛋糕的如何切分,而應該想辦法把蛋糕做大。

    商品:純勞動商品、有勞動商品、非勞動商品

    我們知道,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産關係的研究是從分析商品開始的。這是因為,商品是資本主義的經濟細胞。資本主義的生産關係的存在和發展,都離不開商品關係,而商品關係,是資本主義經濟中最普遍和最一般的關係。現在我們可以説,商品不僅是資本主義社會而且也是社會主義採用市場經濟形式發展自己的社會經濟細胞。商品關係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關係。同時,我們還應認識到,商品雖然是社會經濟的細胞,商品關係雖是最基本的關係,那麼社會經濟的整體就還有許多不同於細胞和最基本關係的東西。那種認為分析了商品和商品關係,就能解剖一切社會經濟關係的觀點是片面的,如同對磚的分析就能解剖一幢大樓,對細胞的分析就能説明生物一樣,都是片面的觀點。

    現代社會中,商品是可以等價交換的物品、狀態(如天然風景區)、過程(如乘車)或無形資源(如商譽、名號、資訊等)。之所以把商品的概念擴大,一方面是由於社會進步,使商品的實際範圍擴大;另一方面是由於過去人們把商品的範圍定義的太窄,不能進行更廣泛的研究。

    應當説,商品最本質的特徵在於可交換。交換關係是商品的本質關係。同時,我們還應注意到,用來交換的不僅是物品,還有狀態、過程和無形資源。從歷史上看,人類社會用來交換的範圍是越來越廣,社會的商品化程度越來越高。這是由於社會分工和社會生産能力的提高引起的。商品化程度高,用以等價交換的範圍廣,人們在單位時間內提供和享用的效用就大,社會的進步就高。如果把商品僅僅局限于有形的物品,那是社會不發達的狀態,也不符合當前的社會現實,更不利於分析、研究和管理日益複雜的交換關係。嚴格來講,“商品”的説法已經不適合它的外延,應改為“商類”。但考慮到人們的習慣,我們仍然把用於交換的非物品也稱為“商品”。

    從現實中看,商品的絕大部分都是人類生産的,是我們勞動的産物。但不管是什麼時代,只要存在交換關係,交換的對象就不僅是勞動産品。不但物品中存在,無形資源、狀態和過程也存在非勞動商品。我們不能為了得出某種結論而拋開這部分商品,也不能因為這類商品中勞動的成分很小甚至無勞動成分而視而不見,況且這部分商品所佔的比例已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大。

    商品之所以産生,是因為有現實的需要,之所以是商品,是因為可以等價交換,而不是因為它是某種原料、某種過程、某種效用的結果。離開了商品的本質特徵認識商品,很難得出正確的結論。因此,我們可以説絕大部分商品都有勞動的成分,都是勞動的産物,但不能説所有商品都是勞動産品,這不但是個邏輯問題,更是個現實問題。

    如果我們把勞動作為劃分商品的標誌的話,商品就可以分為純勞動商品(純勞動所得)、非勞動商品(沒有實質性勞動參與)和有勞動商品(勞動作為組成部分)。從歷史和現實來看,有勞動商品所佔比重最大,純勞動商品的比例越來越大,非勞動商品始終佔有較小的比例。

    商品的屬性:適用性、等換性

    作為商品,人們購買(交換)它,前提是“有用”,或有“效用”。沒有任何用處的東西是不會用來交換的。人們之所以交換商品,是因為人們需要它,能滿足人們各種不同的需要。不論是使用、耗費、保值、增值,還是賺錢、娛樂、學習、工作,都是因為商品有用。

    商品的有用性就是商品滿足需要的功能和作用,是人們需要的外化。有用性是由商品的自然屬性、結構功能、社會屬性和人們的認識水準決定的。體現了人類對自然和社會改、組、造的能力。

    同一類商品的效用有大有小,有高有低。這就有一個選擇問題。由於可交換的物品的局限,導致了人們只能交換這一類的這一種,而不能交換這一類的另一種;或者願意交換這一種,而不願意交換另一種。這就是商品是否適合人們需要的問題。因此,我們説商品不但要有用,還應該要適用。商品只有具有適用性,才能成為交換的對象。

    商品不僅具有適用性,還具有交換性。商品之所以為商品,就是因為它具有交換性。交換性就是商品效用的可轉移性(讓渡),是由相對富餘物品的存在決定的。

    商品不但是用來交換的,而且還必須是等價交換。在正常的經濟交往過程中,買賣雙方都應該平等地等價(格)地讓渡自己的物品。所以,商品的屬性的另一方面就可以稱為等換性。

    適用性是實現商品等換性的前提,等換性是實現適用性的必要條件。商品的適用性決定了商品的等換性的實現,而商品的等換性決定了商品的適用性的實現。可以看出,適用性和等換性共存于商品之中,集中反映了供需之間的關係,充分體現了自由、平等的原則。因此,我們可以把商品看作是願意用來等換的效用。

    作為交換的雙方,對同一商品屬性的認識是不同的。一方的適用性是另一方的等換性,反之也然。互換的商品之間是適用性和等換性之間的互換。這一點如果是物物互換就很容易理解。

    僅僅生産出來而未實現交換的物品等,我們只能説是“準商品”。一種物品能否成為商品,要看其是否具有適用性和等換性。同一類物品誰能成為商品要看誰的適用性更強、誰的等換性更高(要價低才能使等換性高),即我們通常所説的用途更廣、性能更好、價格更低的物品。

    換一種説法,如果等換性不變,適用性越強的同類物品才能成為商品,如果適用性不變,等換性越高的也才能成為商品。

    作為商品,不應該有什麼其他的政治、道德、文化的特殊規定。人們限制和反對某種東西作為商品,那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法則,只要某一物品、某一東西成為商品,它就有赤裸裸的商品屬性。

    

    《中國經濟時報》 2001年8月07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