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溪:謹慎積極應對“貿易壁壘”

“在中國貿易代表團剛剛在美國採購完60億美元商品之際,美國政府就出臺了一系列針對中國商品的貿易保護措施,這説明那種關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就萬事大吉的觀點可以休矣。同時,對中美貿易摩擦的持久性我們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這是上海WTO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上海外貿學院副院長劉光溪昨天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達的觀點。

美國為何揮舞“大棒”

劉光溪説,世貿組織的有關貿易補救措施一般包括三條:反傾銷、反補貼、特別保障條款。美國政府17日宣佈對來自中國的三大類紡織品採取臨時配額措施,這是啟動了特別保障條款措施。此外,11月21日和24日,美國方面初步裁定對中國鋼鑄件和彩電徵收反傾銷稅,是啟動了反傾銷程式。

他認為,美國方面啟動對中國紡織品的特別保障機制,是開了個極壞的頭。紡織品和農産品一道,作為特殊商品,自1995年烏拉圭回合談判之後,設定10年的過渡期之後,就進入貿易完全自由化階段,也就是説,還有2年,就將取消一切配額,自由交易。而且去年美國已經按照世貿組織的協議,取消了對華的配額,本不應該再設限。根據世貿組織《紡織服裝協議》中特別保障條款的規定,只有一國對於另一國的紡織品急劇進口,對本國紡織品、服裝工業造成極其惡劣影響的,才可啟動特別保障機制。而紡織業在美國本就屬於夕陽工業,該産業失業率每年都在增加,與中國紡織品出口並無因果關係。

那麼,近期美國為何對來自中國的商品頻頻揮舞“貿易大棒”?説到底,還是美國政府一部分人將大選政治的矛盾強加於中美貿易,為了確保連選連任,在中美貿易中尋找一些“小刺”,從而想贏得部分選票。

如何應對“貿易壁壘”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美國的這些貿易保護措施呢?劉光溪指出,首先,對中美貿易摩擦的持久性、長期性、頻繁性、複雜性、政治性、結構性,我們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那種關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就萬事大吉的觀點是靠不住的。其二,必須以冷靜的、非政治性的觀點來看待這一系列事件,應將其技術層面化,貿易就是貿易,經濟就是經濟,切勿將其政治層面化。其三,應將其程式化,也即嚴格按照世貿組織的程式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不能夠按照美國法律,也不能按照中國法律來處理中美之間的貿易問題。

劉光溪認為,對中美之間的這一系列貿易摩擦,必須謹慎對待,但也不必過慮。實際上美國是從大選政治的角度出發,是出於政治上“作秀”的需要,往往“雷聲大雨點小”,它在最終裁決時也肯定會謹慎行事。 (記者張艷)

文匯報 2003年12月1日


馬宇:中美貿易爭端的表像與本源
中國反“反傾銷”進行時
陳鳳英:客觀看待中美經貿關係 中國崛起不是威脅
趙曉:看待國際經濟摩擦需要戰略眼光
貿易糾紛值得深思 外貿依存度過高不容忽視
美反傾銷大棒已舉起 狼終究會來!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