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推動新世紀中美關係平穩、健康地發展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 俞曉秋

      自今年1月20日布希新政府執政近半年來,中美關係可謂是烏雲翻滾、暴風驟雨。在經歷了中美日內瓦人權交鋒、中美軍機相撞事件、美對臺軍售之後,中美關係將會向什麼樣的方向發展,是世人普遍關注的一大焦點。

    一、中美關係急轉直下

    1999年5月美國為首的北約戰機炸毀中國駐南斯拉伕聯盟大使館給克林頓民主黨政府執政後期的中美關係造成了嚴重的損害。經過美國政府的努力補救,中美關係開始有所改善。就在新舊世紀交替、中美關係逐漸好轉當下,布希共和黨政府上臺執政,中美關係再又陷入動蕩波折的局面。

    2月22日,布希在白宮舉行上任一月後的首次記者招待會上,就指責所謂中國幫助伊拉克重建防空系統。

    2月26日,美國務院宣佈,決定將在3月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年會上提出有關中國人權問題議案,這是自1990年以來美國第10次提出類似的議案。

    3月28日,美國會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通過以人權問題為藉口反對中國申辦2008年奧運會和支援台灣成為世界衛生組織觀察員的兩項議案。

    4月24日,美國政府決定向台灣出售價值多達40多億美元的先進武器裝備,這是自1992年美向臺出售150架F-16戰鬥機以來的最大一宗軍火買賣。同日,美國會參議院通過責成美國務卿提出使台灣成為世界衛生組織觀察員的計劃。

    4月25日,布希總統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早安美國”節目中接受記者採訪時聲稱,美將“履行義務”、“竭盡所能”協防台灣。

    5月6日,布希總統宣佈,要求美聯邦政府各機構重新檢討對華接觸。同日,美政府貿易代表佐利克聲稱,如中國不遵守承諾將阻止加入WTO。

    5月7日美國防部宣佈將恢復對中國沿海的偵察活動。

    5月8日,美國務卿鮑威爾在國會作證時表示,布希政府將堅守裏根政府時期對台灣做出的“六項保證”,不會與中國就有關美對臺軍售進行磋商,在作證時和在次日的一次談話中,他還公開稱台灣為“中華民國”。

    5月9日美國會參、眾兩院炮製《西藏政策議案》,提出撥款300萬美元,建議美在西藏拉薩設立辦事處。

    5月16日,美國會眾議院通過《2002-2003財政年度外交關係授權法案》,稱要給予台灣“等同非北約主要盟國”地位,要求行政部門檢討美國對中國大陸的現行政策,在美國務院繼續設置西藏事務特別協調官,以及設法在西藏自治區首府設立美國領事館。

    5月18日,美國會宣佈將在參議院籌組專門負責監督中國人權問題的小組委員會,共和黨參議員查克海格爾(ChuckHagel)為該小組委員會主席,它將根據對中國人權狀況調查的結果提出年度報告。

    在3月至5月期間裏,美國會還多次揚言要對給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PNTR)地位進行年度審議,以及要通過決議反對中國主辦2008年奧運會的申請。布希政府也不顧中國的強烈反對,宣佈將實施NMD計劃。美軍方宣佈暫停中美之間的所有軍事交流,重新審議美軍事戰略,鼓吹所謂的“中國威脅”,加強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大大增加對中國的軍事偵察活動。美政府還准許陳水扁兩次“過境”美國,公然慫恿台灣當局在美大搞“過境外交”,從事分裂中國的活動。尤其是4月1日,美EP-3軍用偵察機對中國南部沿海進行抵近偵察活動,撞毀中國軍機,侵犯中國領空,被迫降落在中國海南的陵水機場。這是自1999年5月8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機炸毀中國駐南斯拉伕大使館後的又一次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造成中方人員和財産重大損失的嚴重事件。

    二、中美關係急劇下滑的原因何在

    今年以來中美關係出現嚴重緊張的局面,其導因在於美國新政府採取了不利於中美關係穩定發展的消極強硬的對華政策。加以深究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美新政府對華戰略觀發生重大偏差。2000年美國大選期間,布希在競選中就明確表示要改變克林頓政府執政期間奉行的對華接觸政策,反對將中美關係未來的發展定位於“戰略夥伴關係”,而要定位於“戰略競爭關係”。由保守派主導的共和黨《2000年競選綱領》中也宣稱,美國在亞洲的主要挑戰是中國,是美國的“戰略對手”,如中國“武力進攻台灣”,美將依據《與台灣關係法》,“幫助台灣進行自衛”。布希政府的智囊機構也紛紛鼓吹調整美亞太戰略,將日本而不是中國作為美亞太政策的重點,強化美在亞洲的軍事同盟關係,對中國進行遏制。這種對華戰略觀的重大偏差必然帶來消極、強硬和對抗色彩的對華政策。

    2、美保守反華勢力興風作浪。正如一些美國學者所説,蘇聯解體後中國逐漸成了美國戰略與政策的焦點,中國問題每每被當作美國內政治的“人質”。在美國國會與政府內部,一直存在著一股不可小視的反華勢力。借用美軍方秘密進行的中美軍事對抗模擬演習中使用的“紅方”與“藍方”的標識,他們自稱為“藍隊”,抱著頑固的冷戰式的反共意識形態思維,把中國視為“潛在的敵人”,是對未來美全球利益與安全的主要威脅,主張對中國採取強硬政策,利用台灣作為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對中國進行演變、遏制和戰略包圍。他們利用共和黨佔主導的國會和共和黨政府執政,拋出一個又一個反華決議、議案和有關中國各方向動向的機構報告,對布希新政府施加影響和壓力。

    3、布希政府決策班子保守的冷戰思維。除總統布希僅擔任過州長外,新政府“核心決策圈”的其他成員副總統切尼、國務卿鮑威爾、國家安全顧問賴斯、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都曾是老布希執政期間的政府高級官員,在軍界、國防部、國安會擔任過要職。他們親身經歷過裏根時代的美蘇冷戰並參與了“星球大戰”計劃的制定,以及老布希執政時期的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波斯灣戰爭和德國統一。這個“核心圈”一方面諳熟冷戰時代的外交與軍事思維,另一方面在其對外政策上更關注軍事實力與國家安全。因而,他們奉行“新現實主義”的政策指導思想,把安全問題放在政策的首位,在對外政策上更偏重採取強硬的方針和立場,推行“單邊主義”,主張“實力為主”、“力量均衡”,以確保美長期“一超獨霸”的地位。具體表現為:堅定不移地研發和部署NMD;提高國防開支,強化美軍事打擊力量;鞏固美在全球各地的軍事同盟關係;加緊全球軍事與安全方面的情報偵察活動。

    因而在對華關係上,雖未把中國視為“潛在敵人”和“主要威脅”,但認為是“戰略競爭對手”和“挑戰國家之一”。

    4、美國傳媒妖魔化中國的傾向。美國反華勢力的影響也滲透到了美國傳媒界。近來年,美國一些主要媒體在宗教、人權、不擴散、西藏、台灣、法輪功、貿易等問題上歪曲報道,攻擊中國,大肆渲染所謂中國在美搞間諜活動和進行非法捐款活動以及中國威脅論,對中國進行妖魔化宣傳,毒化了改善中美關係的氣氛。

    三、中美關係將往何處去

    儘管今年上半年發生了一系列不利於中美關係發展的嚴重事件,但是筆者認為,中美關係仍會朝著逐步趨於穩定的方向發展。

    第一,中國在戰略上的重要性,是過去30年來歷代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及兩黨政治領袖所普遍共認的。不僅在雙邊關係上對美國的切身利益有著重要的影響,而且中國在亞太地區和全球事務上的所作所為也直接關係到美國生死攸關的利益,在諸如在維持朝鮮半島穩定、防止核軍備競賽、核不擴散、環境、貿易、聯合國事務等問題上,不與中國對話,沒有中國的合作,美國要發揮其作用將會困難重重。正如共和黨2000年競選綱領中非常明確地坦承道,“共和黨政府了解中國的重要性”。布希和鮑威爾上任後也多次表示要保持良好的中美關係。美中關係對美國而言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關係”,布希新政府沒有改變對華政策,美中關係的根本基礎沒有變。有鋻於此,布希政府在對華政策上要一意孤行地強硬下去,對中國進行遏制和施壓,將是行不通的,並且註定是要失敗的。

    第二,中美過去近30年來的交往關係的深入發展,使雙邊利益的互動性在不斷地增強,從而形成了對美國任何企圖徹底改變對華政策行為的重要牽制及保持對華政策連續性的推動力。尤其是雙邊經貿關係的巨大發展,為促進中美關係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1972年中美貿易額僅為10億美元。1979年中美建交時貿易額為25億美元。20年後即1999年,據美方統計,雙邊貿易額達到949.9億美元,對華進、出口分別為818億美元和131億美元。2000年雙邊貿易額1164億美元,對華進、出口分別為1001億美元和163億美元。2001年頭4個月貿易額達到近500億美元。美國成為中國的第2大貿易夥伴,中國成為是美第4大貿易夥伴。另據中國海關統計,1998年底,美在華投資項目累計總數26365個,協議投資金額457.7億美元,實際投資金額為210.5億美元。中國在美投資企業總數為535家,協議投資金額約7.03億美元,實際投資金額為4.87億美元。儘管兩國之間至今仍然存在著不少分歧和問題,但是雙方利益相關性的加大將會制約一旦發生危機而使兩國關係急劇惡化的勢頭不受控制的可能性。因此,如果布希新政府在中美雙邊關係的一些問題上“一意孤行”,那麼必然會破壞雙邊關係正常發展的進程,使美國在華眼前的和長遠的切身利益受到損害。

    第三,由於布希新政府上臺以來奉行的單邊主義和執意實施NMD計劃以及在雙邊關係上採取強硬的做法,已經遭到國際社會和世界輿論的強烈反對以及有關國家的抵制和拒絕。半年來,美俄關係急劇惡化,中美關係緊張加劇,美歐在NMD、《京都議定書》、伊拉克等問題上矛盾突出,在中東問題上進退兩難,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與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國際麻醉品管制局改選中落選,美朝關係陷入僵局。從美國國內來看,由於美參議院共和黨元老傑福茲決然“退黨”,使美參議院先前由共和黨佔主導的局面被民主黨所取代,美參議院19個委員會的主席職務落入民主黨手中。政壇格局的這種變化必然對布希新政府的對外政策形成新的制約。

    目前已有不少跡象表明,布希新政府正在對其近半年來的對外政策進行調整。在經歷了中美撞機事件後,布希已表示想要和中國保持良好的關係,支援“一個中國”的原則,台灣不應獨立,並贊成積極發展中美經貿關係,支援給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地位。6月17日,國家安全顧問賴斯也表示,美將繼續和中國保持“建設性關係”。中美日前亦已就中國加入WTO的遺留問題達成共識。10月亞太經合組織非正式首腦會議將在上海舉行,布希已表示將前來與會,屆時中美兩國領導人將舉行會晤,就兩國關係問題進行會談。最近,美布魯金斯學會亞洲與中國問題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認為,中美關係“自由落體式”的下滑已經接近最低點,“考慮到雙方各自的利益,中美關係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開始好轉”。他列舉了布希上任後的一系列有損中美雙邊關係的舉動,並指出“布希政府最終會明白這個自70年代以來美國歷屆政府都懂得的道理:如果不與中國搞好關係,就根本不可能與亞洲其他國家建立和保持良好的關係。”

    依筆者之見,布希新政府的對華政策可以説還尚未完全形成,尚在摸索、試探和調適之中。經過這半年來雙方在雙邊關係中的一系列問題上的交鋒,布希政府如何處理中美雙邊關係中的問題已經有了一些認識。中國政府和人民十分重視中美關係。中國領導人一再強調要從21世紀的戰略高度、從兩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從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大局出發來推動中美關係不斷地向前發展。和則互利,反之兩者俱傷。雖然兩國之間依然存在著不少重大分歧,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相對謹慎樂觀地來看,中美關係是會逐步得到改善的,也會逐漸朝著平穩健康的方向發展的。

    

    人民網 2001年7月09日

相關新聞

美駐華大使馬上就來

“扭曲”已成過去 中美關係開始回暖

美國百姓怎樣看中國

王緝思:中美關係面臨嚴峻考驗

美高官稱中美關係“穩固”“更積極”

美國打“台灣牌”居心何在?

美資深分析家:中美關係已接近最低點,將很快開始好轉

美國防部報告稱,美決定視中國為未來敵人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