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更為浮動的匯率制度為期尚遠

警惕外匯儲備與短期外資流入"雙高"風險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日前提醒貨幣當局,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同時,要注意及時對衝外匯儲備與短期國外資本流入大幅上升帶來的系統風險。他認為,更為浮動的匯率制度的基礎條件目前尚不成熟。

在出席第六屆北京國際科技産業博覽會高成長企業與金融市場國際論壇時,李揚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又積累了大量的美元債務,外債增長8.7%,達180多億美元。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外債增加以中短期為主。而亞洲金融危機發生之前,無論是泰國、馬來西亞還是南韓,都曾有一個短期資本流入的階段。這種短期資本對經濟迅速衝擊一段時間之後又流出,隨後出現金融危機。我國對這個問題要高度警惕。

與此同時,我國外匯儲備繼續增加,反映在央行帳目上就是基礎貨幣的增加,這很快就變為貨幣供應的增加,間接地又變為銀行貸款的增加。金融監管部門需要統籌作出安排,設法來消除、對衝其不利影響,解決資本流動、貨幣供應增長速度過快以及債權和債務同時積累等問題。

李揚指出,從長期看,我國在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同時,要促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變,形成更為浮動的匯率制度。而這種改變至少需要四個條件:

一是資本項目的基本放開。不只是資本項目的交易,更主要的是資本項目交易過程中的匯率要基本放開。

二是利率市場化達到相當的程度。否則就沒有手段來對衝匯率的影響,或者説沒有手段來調控匯率的水準。上半年大量短期外債的産生,大半是因為人民幣利率大大地高於其他國家利率的結果。

三是必須建立一個基本健全的金融體系。匯率的進一步自由化,意味著中國經濟更深地融入全球經濟,尤其在金融領域。對此,金融市場、金融機構以及民眾都應做好準備。要建立完善足以應對這種複雜變化的市場機制。

四是人民幣的可自由兌換問題。

李揚認為,“這些條件都不是短時間能夠完善的”,“人民幣的匯率制度更為市場化的進程,不會特別地快”。(記者盧懷謙)

中國證券報 2003年9月15日


李揚:全球金融結構調整的經驗及啟示
李揚:中國股市處於價值回歸階段
李揚:利率匯率市場化過程需5~10年才能完成
李揚:變革 中國金融繞不開的主題
李揚:調整人民幣匯率:國家利益第一 匯率機制優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