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透明:提升資本市場生命力

    資本市場的發展有兩大基石:一是資本市場資訊的透明度;二是上市公司較強的盈利能力。沒有資訊的透明度,資本市場的生存就沒有根基。但近一兩年,大量的造假案嚴重傷害了資本市場的資訊透明度,傷害了投資者的信心。只要市場的透明度不斷提升,我們的市場就是一個有生命力、有活力的市場。在日前剛剛結束的“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著名專家學者對資本市場的造假、資訊披露和資本市場的生命力間的關係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虛假資訊 造成市場信用缺失

    ■ 虛假資訊披露造成了整個市場信用缺失,中國資本市場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資訊披露問題。

    ■ 為什麼中國的股市這麼低迷,因為投資者缺乏信心了。

    樊綱(北京經濟改革基金會秘書長):造假就是欺騙,盜版光碟在一定意義上是造假,違反了智慧財産權保護法。但對消費者來講不是假的,他明碼告訴你我不是正版,大家都知道,從這種意義上講,不是造假。如果放在正版的盤裏面當正版賣,這才是造假。我們不能對市場和企業家要求太高。我們憎恨説假話,憎恨欺騙。如果要求我們企業家是聖人、是非常有道德的人,這也不現實。

    曹鳳岐(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我對上市公司造假基本持中間態度。我覺得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資訊披露透明度對市場的影響問題。第二個問題為什麼造假?第三個問題怎麼造假?不一定造假都是企業家的事,是誰的事我先不説。我的意思是説,現在市場造假尤其證券市場的造假問題相當嚴重,我坐在這裡感覺非常的沉重。因為最近美國出了一連串的假賬案,中國現在又覺得挺好,感覺我們不算什麼,跟美國比小巫見大巫。但中國問題已經相當嚴重了,作為上市公司向公眾發行證券,重要一點就是公眾怎麼了解它,就是通過資訊。

    沒有資訊怎麼了解它,但給的什麼資訊呢?假的。從上市開始就有造假的,上市之後還是假的,銀廣夏和藍田就是代表。這些問題造成了整個市場信用缺失,為什麼中國的股市這麼低迷,因為投資者缺乏信心了。劉姝威之所以一下子成為非常引人關注的人物,因為她用600字揭露了藍田。現在藍田有一個農民傷心街,原來藍田神話時期製造了很多房子,現在很多工人變成了農民。這個神話一破滅,整個市場就破滅了。所以説中國資本市場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資訊披露的問題。然後我們再説誰造假,或者誰逼良為娼。

    虛假資訊 並不全是企業家的過錯

    ■ 企業的經營資訊被錯誤的傳播,企業又沒有機會來澄清事實,而被外界誤解或誤會,企業就被認為是造假了。

    ■ 有的地方政府為了地方企業能夠上市而幫助造假。

    ■ 有的地方是誰窮誰上市,沒利潤怎麼辦?包裝啊。

    鄭躍文(科瑞集團董事長,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我是企業家的代表,我們企業從無到有,有15年的歷史,請大家再看我們15年,我希望我60歲之前還在做企業,我希望大家監督我。第二點,我希望大家應該理解,假與不假的問題,我非常同意樊綱教授的説法,看從哪一層理解。如果企業把話説大了,但到後來沒達到讓股民預期的哪個效果,大家就認為企業在造假。

    我覺得企業應該把自己的想法能夠按照透明度原則認真的告訴大家,最後由大家去決定,只要你是真誠的,按照你事先的想法去完成,即使最終結果跟最早的預期不一致,我相信也會得到大家理解的。我自己的企業我敢説也比較艱難,但儘量往好的方面去做。但是我自己有時候有一些俏皮話,中國資本市場畢竟是從無到有,在過去制度還沒建立,富民制度就讓我們下海了,下海之後大家又沒有技術和人才、資源,怎麼做?大家在做的過程中,又沒有規則。所以在做的過程中,如果當時你講規則,等於等死。到了今天你再不講規則,那叫找死。

    丁偉明(迪斯數位科技集團董事局主席):我們公司2000年在香港上市的時候募集了1.72億股,借用這個機會我談一下作為一個企業,對於造假的看法。我相信大家在座的各位無論專家也好,學生也好,政府的官員也好,所有有良知的人對造假都是深惡痛絕的。但在社會環境裏面,由於社會政治、經濟、人文方面的發展處在不同階段,造成了在一定的環境之下造假現象比較頻繁的出現,使大家關注這樣一個問題。對於很多公司來講也不是它的本意,比如企業的經營資訊被錯誤的傳播,企業又沒有機會來澄清事實,而被外界誤解或誤會,企業就被認為是造假了。

    曹鳳岐:在中國,有的地方政府為了地方企業能夠上市而幫助造假。有的地方是誰窮誰上市,誰窮誰光榮。你當然不理解,為什麼呢?你能夠發出工資你上市幹什麼?我們都發不出工資我們才上市呢。沒利潤怎麼辦?包裝啊。沒有資産怎麼辦?包裝啊。我們管這種做法叫捆綁下海,包裝上市。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把板子全部打在企業家身上,這是市場環境,不去包企業就上不了市。

    治理造假 關鍵是明晰産權結構

    ■ 民營企業有一個好處,他是真正負責任的,你抓住他可以把他罰得傾家蕩産。

    ■ 治理造假,不僅涉及監管,同時涉及到包括法制、産權關係等一系列問題。

    樊綱:嚴格説,股票市場上不可能實現完全的透明,就像資訊不可能完全一樣。這是理想,但不現實。大家對這個問題都非常的著急,但要看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因為我們沒有一個明確的制度讓市場朝好的方向發展。你剛才用了一個詞“競相造假”:只要説假話騙人的人沒有受到懲罰,第二天就有很多人去説假話騙人了。現在不僅僅是深惡痛絕的問題,而是怎樣用冷靜的辦法建立一個體制,讓造假的人受到懲罰。現在大家比較注意監管,但是我比較同意隆武華剛才講的,監管部門抓住造假者之後怎麼懲罰的問題。從造假人的行為來講,他在比較造假的收益和造假成本,造假成本取決於一個乘積數,就是發現他造假的概率和處罰他的基數二者的乘積。

    國外是抓一個就罰他個傾家蕩産,但我們在這個問題上太弱。有的是處罰不夠狠,而且我們有一些制度使處罰難以實施。國內的上市公司總體上有70%是國有資産,國有股不可流通,罰了幾百萬國有資産,你罰誰呢?為什麼現在要大力發展民營企業呢?民營企業有一個好處他是真正負責任的,你抓住他可以把他罰得傾家蕩産。國有企業你抓誰呢?他雖然也進監獄了,但他的個人財産沒有受到處罰。我們信譽喪失的問題、造假的問題等等不僅是監管的問題,是包括法制、産權關係、整個政府制度等因素在內的一系列的問題,所以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資本市場的問題,也不能簡單地看成一個資本市場的問題,不能光説加強監管。只要不斷提高透明度,這個市場肯定是具有競爭力的。安然事件對中國企業最大的教訓就是一個幾百年的市場還可能不透明,還可能有制度的漏洞,還需要在制度上不斷的改進。中國這個年輕的資本市場更應該如此。

    法規建設 重在完善激勵機制

    ■ 立法要對依法進行資訊披露的上市公司提供激勵。

    ■ 打假如果能夠通過立法增強激勵的話,會讓監管成本大大下降。

    朱武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係副主任):在資訊透明度裏面有兩個概念,第一是強制披露,基於歷史的經驗覺得應該披露的內容,我們應該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在法規裏面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強制披露的內容,另一個立法應該是為了增強激勵。立法要提供激勵,如果立法能夠提供激勵的話,我們的監管機構應該不會那麼累。第二是自願披露,這就需要投資人評價。上市公司披露得越多,投資人給他的激勵越好,所以有的企業會自願的披露。剛才説打假如果能夠通過立法增強激勵的話,會讓我們監管成本大大下降。比如買一賠二,這些商業模式如果哪一天用到王海的公司上市上,他就需要大量的買假,然後形成市場的影響。讓群眾鬥群眾,做成商業模式是能夠賺錢的。

    鄭躍文:在比較規範的市場上,除了剛才大家講的監管懲罰方式方法之外,如果一個企業在上市之後資訊披露不夠徹底,那麼它在資本上就沒有生命力。所以我説企業想做長久,自身就必須要做到資訊的透明度和真實性,另外同時還要得到市場的監督。在香港市場有一個情況,就是同樣一個有效益的企業,但它的市盈率完全不一樣。大家都很羨慕李嘉誠,為什麼他能從市場上圈那麼多錢,就是因為他20年前説的話都做到了。但我們有一些是為了披露而披露。我認為是應該由投資者認同的,我希望大家監督我的公司,如果我的股票好,希望大家來買。我希望在大家的監督之下做得長遠一點兒。我給你講完了幾年計劃你可以去看,如果我這幾年都做到了,你就買我的股票,如果我沒做到你可以不相信我。只有大家説誠實,我才是真的誠實。一個企業不是今天圈完了錢就走,你一定可以在長期的市場上得到穩定的回報。

    加強監管 強調民事責任

    ■ 要讓真誠守信的人得到好處,強調民事責任,加強監管,是建立資訊披露制度的重要方面。

    ■ 責任不到位,違規成本很低,這樣就造成了上市公司造假;需要把道德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約束,建立一種讓造假者受到懲罰的機制。

    曹鳳岐:資訊披露制度的建設需要一個過程,我也同意不是所有的資訊都是透明的説法。我講幾點,第一點首先是企業自身的問題,要在實際上建立以誠信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大家都不去做假了也就可以了。第二要使真誠守信的人得到好處,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得不到好處,而且造假人能夠得到好處,那麼造假不可能消滅。我剛從溫州回來,現在溫州很多民營企業都很守信用,原來他們中的很多都是不守信用的,鞋都是紙做的,只穿三天。後來由於人們都不去買他的,導致他們現在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現在發展得非常好。第三,法律。法律問題現在我們是強調刑事責任,實際上我們沒有強調民事責任,如果讓造假者賠得傾家蕩産,他就不造假了。只有民事責任才能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最近高法出了規定,我感覺非常好,我們打官司能夠打贏了,真正讓他賠了,他就害怕了。第四,才是監管。監管是外部因素,所以資訊披露制度的建設將是長期的。

    隆武華(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監):責任不到位,所以違規成本很低,就造成了一些上市公司造假。法國的地鐵監管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中國地鐵是買票然後進去,但在法國乘地鐵,不管你是否買票,一個有票的人往入口那兒一站,門打開,十個人就一起進去了。但是為什麼法國在這方面造假行為並沒有那麼猖獗?這裡面有一個處罰力度的問題。查出來有人不是拿自己的票,那就是嚴厲處罰,這種處罰可能是一兩百倍。就美國和中國的差異來説,美國董事責任裏面有忠誠的義務,而且這個義務可以量化,是可以根據不盡責的程度量刑的。大家可能看過香港的一部電視劇,一個老闆因為資訊沒披露,最後到監獄裏面去了。現在我們提倡以德治國,但中國有一個跟古代結合的問題。我講這個問題意思就是説,需要把道德用法律的形式來加以約束。

    王化成(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透明度問題涉及到定義的問題。我是學習會計的,不是研究法律的。從會計的角度來説,資訊應該包括三個特點,一個就是它的真實性,或者叫可靠性。第二,及時性。第三,可比性。真實性有利於大家投資不能説你給王化成老師提5%的壞賬準備,但你對朱武祥老師更信任一點兒,所以給他準備了3%的壞賬準備。還有,你今天提供的資訊和前年、去年的資訊要有可比性。

    上市公司對重大事項一定要及時披露,不要等到秘密保不住了才披露。有的公司也是我給別人做擔保,做擔保的時候不按規則披露,當擔保方破産的時候才去披露。所以你要避免造假就要從真實性、及時性、可比性三方面入手。

    五十步不笑百步

    記得很清楚,在前年藍田剛出事那會兒,很多人還在對曾經衝高到一萬點的美國股市頂禮膜拜。美國的資本市場,在國人當時的腦海中,成熟、規範而且理性,是剛剛起步的中國資本市場和中國上市公司活生生的榜樣。沒成想,這種崇拜的心情沒有持續多久,大洋彼岸的安然公司就因為假賬案件轟然倒下,跟它一起倒下的一批“先烈”,還有世界“五大”中的安達信。此後,美國的上市公司造假案更是批量出籠,世界通信、美林公司、環球電訊、花旗集團……美國股市在人們心中的美好印象正被狠狠的抹去。這一切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現在,股市的底難探,但假賬的“底”讓人們心中更是沒有底。許多一向被視為“令人尊重的上市公司”的企業也開始被人用懷疑的眼光打量著。人們不知道自己手中是否握有“地雷”。但有一些人,在看到美國的假賬後感到些許的安慰和釋懷。一個上百年的市場尚且如此,一個十年剛剛出頭的市場出一些事又算什麼呢?不知道這是否是一種悲哀。

    2002年歲末,“CCTV年度十大經濟人物”揭曉,用600字擊破藍田神話的劉姝威赫然在榜。這是人們對企業誠信的吶喊之聲,是人們對造假風行的市場的憤怒的眼神,是對代表投資者利益的勇敢者熱烈的掌聲。

    真的,沒有什麼值得高興的,除非我們自己已經做到比別人好。腳下的路還長。(王淩旭 王維波)

     北京現代商報 2003年1月31日


兩項規定先後出臺 年報打假證監會給高管上套
全國首批證券虛假陳述案在滬審結
ST嘉寶虛假陳述案結案
虛假資訊披露 董事該擔何責?
證監會發佈上市公司年報準則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