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民航業要真競爭

    民航剛剛結束政企不分,雖然票價、航線方面的改革還未展開,然而最近人們已聽到了兩則令人欣慰的消息,一是國航狠抓正點率,二是南航在退票方面給旅客提供了更多方便。這無疑是民航放開管制、加強競爭後吹來的一縷新風。

    在各行各業努力提高服務水準的大背景下,消費者對航空公司的抱怨是比較突出的。比如超售機票,讓早已訂好座位的旅客趕到機場卻登不上飛機。比如合併旅客,讓頭一航班的旅客遲遲不能出發。這種事情從任何角度看,航空公司都是不對的,都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但它卻在不斷地發生。我們可以設想,倘若換一個行業,顧客已經付錢買的東西,商家卻將其給了別人,商家肯定要退款並賠償的,可在民航,超售機票想退票有時還要收退票費,賠償更是鮮見。

    都説我們已進入買方市場,市場競爭激烈,企業要賺錢、要發展,不能忽視消費者的權益。因為失去消費者也就失去了市場。眼下不少企業不僅再不敢像過去那樣對消費者不理不睬,還要想方設法讓消費者滿意。最典型的是零售業,不少便利店除了賣東西,還提供代售月票、出借雨傘等服務。這些服務許多並不賺錢,商家也不是“活雷鋒”,無非力圖吸引並留住消費者。

    航空公司也是企業,當然也想賺錢、也想發展。但多年來服務一直沒有太大改善,分析原因,恐怕在於這個行業存在過多保護、缺少競爭。民航業眼下雖然已有大小十幾家航空公司,但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競爭,而只是一種保護下的競爭。就在去年末民航重組之前,佔民航絕大多數業務的九大航空公司為民航總局直屬。企業盈利,經營者拿一樣的工資;企業虧損,也很少會因此減員或削減開支,因為對資産負責的並不是航空公司自身。即便有的公司挑起價格戰,也會有總局發一個“禁折令”來保護企業。客觀上,航空公司也存在對客源的爭奪,但是與那種直接對盈虧負責、一虧損有可能就生存不下去的企業間的競爭有很大的不同。航空公司缺少激烈的市場競爭給予企業的動力和壓力。

    從企業自身的角度來講,可能並不希望出現激烈的市場競爭。因為倘若市場是供不應求的,經營是壟斷的,企業就可以輕鬆地賺錢。而激烈競爭的結果往往是利潤越來越微薄,企業越來越不好經營。但競爭也是對企業的鞭策,使企業自覺去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産品創新、管理創新,也包括改進服務,爭取消費者。企業的創新推動了行業的進步,也使市場更有活力。民航在體制創新方面已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們盼望今後市場壁壘少些、管制少些,競爭更充分些,讓消費者多多受益,讓市場更有活力。

    《人民日報》2003年01月28日


2002年民航盈利7.7億元
中國將改革民航運輸價格
中國民航:重組搏殺生路
第七大民航集團出世 天津機場充當首都第二機場
民航重組塵埃落定 向市場化邁出關鍵一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