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鋼: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球意義

    中國迅速崛起已經引起全球各國的極大關注。到底中國的發展是“威脅論”,還是“貢獻論”,是頗有爭議的。對此我一直持“貢獻論”。其理由如下:

    中國將開創人類發展史“奇跡”

    十幾億中國人民進入小康社會是人類發展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目前世界高收入國家人口不到9億人,如果從工業革命算起,大約花了200多年的時間才達到了今天的發達水準;目前世界上中等收入國家人口大約為不到6億人,如果從20世紀初算起,大約花了100年左右的時間才達到了今天的中等發達水準;這兩類國家的人口加起來約14.7億,佔世界總人口的25%。而中國如果從1950年算起到2050年只花了100年的時間就可以使人類另一個15-16億人口達到中等發達水準,開創了人類發展歷史的“奇跡”。

    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越來越大

    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居世界第二位,今後這一貢獻作用將愈來愈大。一個國家經濟規模愈大或佔世界總量比重愈高,她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就愈大;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率愈快,她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就愈大。我根據2002年世界銀行數據庫計算,1980-2000年期間,美國經濟增長對世界GDP增長的貢獻率為20.7%,中國的貢獻率為第二位,為14%,日本為第三位,為7%。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興市場

    中國對全球貿易增長的貢獻居世界第三位,不久將成為第二位。我的計算結果表明,在1980-2000年期間,中國貿易和服務增長對世界貿易和服務增長的貢獻率為4.7%,美國和日本的貢獻率分別為14.4%和6.9%。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興市場。

    中國對全球減貧事業作出巨大貢獻

    世界各國減少貧困是極不平衡的,其中東亞地區(主要是中國)取得最為明顯的進步,是世界上減少貧困人口規模最大也最為迅速的地區。東亞地區大約18億人口,佔發展中國家總人口的1/3,從1990年到1998年,貧困人口(指每天生活支出小于1美元)減少了1.74億人,其中中國減少了1.47億人,佔該地區減少貧困人口總數的84.5%。中國貧困發生率下降幅度最大,約13個百分點,而歐洲與中亞轉型國家反而上升了3.5個百分點。1990年中國貧困人口數佔發展中國家貧困人口總數的28.2%,到1998年下降為17.8%;在1990至1998年期間,發展中國家貧困人口減少了7750萬人,而中國減少了14720萬人,貢獻率為190%。

    世界銀行行長沃爾芬森指出,在過去10年裏,中國的絕對貧困人口減少了一半,孕産婦死亡率從十萬分之九十五下降到十萬分之五十,小學入學率升至99%,中國使用清潔水的比率從60%升至75%,在保護環境和子孫後代的未來等方面形成了日益廣泛的社會和政治共識,簽定了幾個有關氣候變化、沙漠化和保護臭氧層的國際公約,通過了環境保護法和近400項環境保障措施和條例。很明顯,中國正在向前邁進。中國在減貧方面取得了舉世無雙的成就,中國應該引以為自豪。在過去20年裏,中國的絕對貧困人數從2.5億降至3400萬,對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比擬的貢獻。

    中國興起對發展中國家有重要啟示

    中國的興起對佔世界人口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傢具有極其重要的啟示作用。在當代工業化進程中,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特別是農村人口比重大,它遇到了一系列重大發展問題:諸如人口、糧食、就業、環境等等,集中反映了世界上所有發展中國家所遇到的問題。如果中國能夠在一個相對短的時間內實現工業化與現代化,無疑是為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人口大國提供極其豐富的經驗和極其重要的借鑒,這將對推動整個人類發展進程産生積極的重大影響。(完)(作者為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

     新華社 2002-12-10

    


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保障
旅遊業成為中國建設小康社會的動力和內容
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
張學忠: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人才保證
胡錦濤:憲法為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法律保障(附講話全文)
周天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目標時代內涵
王夢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綱領
《人民日報》評論員:努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陳錫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在農村
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意義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江澤民在中國共産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全文)
王夢奎、胡鞍鋼、厲以寧等著名經濟學家細説“小康社會”
解讀“小康社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