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工商時報:中國MBA運動
王擎

    四五年來中國MBA教育的跳躍式發展,讓人們感到了“運動”般的熱潮

    借助“運動”完成初步發展後的MBA教育將如何冷靜面對現實?如何實現完美而成熟的轉折

    有人説,中國的MBA教育要重新洗牌了

    一塊超級魔法石

    “據我所知今年以來許多美國頂尖的商學院都來到中國,對中國的MBA教育市場感興趣。像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就有意去上海尋求合作。”美國福坦莫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北大國際MBA美方院長楊壯向記者描繪了中國MBA教育發展的一個新趨勢。無獨有偶,在週四剛剛結束的“中國教育國際論壇期間,不乏美國、英國的商學院前來參加,其中又有許多校長、院長親臨。有知情人士透露,被《華爾街日報》評為全美第一的美國達特茅斯大學塔克商學院戴諾斯院長,就在“論壇期間向北京大學拋出了橄欖枝,表示了合作的願望。戴諾斯院長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沒有絲毫掩飾這種願望,他希望能同中國方面進行合作,並表示塔克商學院與世界其他各地都有教師、學生的交換項目,中國是一個很重要的市場,我們希望能夠和中國的大學開始正式的合作。

    能夠讓老美中的“人精”如此主動,中國MBA教育市場實在是魅力無窮。其實這塊超級魔法石幾年間就已經攪得國內天昏地暗。

    20世紀90年代被譽為“中國MBA教育年”。自1991年開始試辦MBA教育,由1991年第一批9所、1993年第二批17所、1998年第三批30所、2000年第四批6所,如今總計62所高校有MBA試辦權力。1991年僅招生百餘人,如今招生4.7萬人。11年間,新增56所MBA教育的高校。每年1月份MBA全國統考及10月份EMBA全國聯考,有越來越多的人報名參考,近三年報考人數每年遞增25%以上。今年1月份考生達35201人,招生錄取3000余人。今年10月份參考考生達8169人,招生錄取預計3000余人,報名錄取比例分別達到10%和40%。

    四五年來中國MBA教育的超速發展,讓人們感到了“運動”般的熱潮。

    多股合力掀起運動

    中國MBA的引進和幾年來跳躍式的發展,業內比較權威的説法是源自一次來自高層的警告:中國大多數企業家是不合格的,管理科學到了救國的程度。

    此後一場MBA規模化的推廣逐步展開:1995年9月,國家經貿委提出“搞活國有大中型企業的關鍵在於培養一支政治思想強、敢於和善於經營管理、懂業務和技術的企業家隊伍”;中共中央《“九五”期間全國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綱要》要求各級各地組織部門制訂目標具體、規模宏大的經濟管理幹部培訓計劃。

    “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前,在中國的教育體系中沒有管理學門類,也沒有管理學學位。管理學科分散在經濟學、理學、工學等門類中。”教育部的黃處長對記者這樣描述。

    1997年,國務院學位管理委員會和國家教育部開始在培養碩士博士的教育中增加了管理學門類。自此,管理學才和經濟學、理學、法學等學科同處一個層次。

    中國的MBA教育從1991年開始試點,如今除西藏、青海、寧夏和海南外,全國出現了62所MBA教育機構。中國MBA已累計招生5.3萬人,已授予MBA學位1.3萬人。2002年,又批准了30所院校開展EMBA的教育。

    當然現今的“運動”僅僅靠一廂情願難以實現。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加入W TO後,中國企業面臨嚴峻市場競爭的挑戰,才成為MBA教育運動的原動力。目前中國有國有企業30多萬家、跨國公司和合資企業40多萬家、民營企業200多萬家。如果充分滿足企業現代化管理需求,則需要35萬職業經理人。有人測算,按每年培養4000名職業經理人,要七八十年才能滿足現實的需求。強大的人才需求,又拉動了MBA的人才市場價格。中華英才網最新的一項調查中,MBA們的薪資有著明顯優勢,北京、上海、廣東MBA的平均年薪都高達81000元至85000元之間,遠遠高於博士、碩士及本科生。

    同時教育機構自身的經濟動力,使每一所MBA院校有著高昂的熱情配合著這場運動風起雲湧。MBA學費從三四萬到近10萬的價格已經使許多人望而卻步,然而今年8月10日,各有權開設EMBA班的大學紛紛公開學費收費標準更讓人們咋舌:廈門大學18萬元,清華大學25萬元,北京大學19.8萬元,復旦大學23萬元,中歐國際工商學院19.6萬元(將漲到23.8萬元),長江商學院24萬元,EMBA班似乎已經變成了真正的“富人俱樂部”。

    EMBA的身價並未就此停漲,復旦大學又放出風聲,EMBA收費將漲至3萬多美元,約合人民幣32萬左右。

    目前中國EMBA的價格已經水漲船高,而且費用中並不包括出國培訓的交通、食宿等費用。EMBA課程每月只有3到4天,學期的最後兩到3周,學員將在國外合辦方院校接受培訓,這樣算下來,EMBA的收費標準約為3000元/天。

    最早在國內開辦EMBA教育的是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1995年上海市政府和歐盟共同出資開辦國內第一個EMBA項目,雙方辦學單位是上海交通大學和歐洲管理髮展基金會。至今已有1500名學員擁有EMBA的學位證書。中歐每年在北京和上海共有7個EMBA班,其中3個是英文班,4個是中文班。據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公關部經理王曉忠介紹,每年7個班的開辦能為中歐帶來7154萬元的收入。

    目前,可與中歐抗衡的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他們與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合作的EMBA課程頒發的是北大MBA學位證書。現在,光華管理學院每年開辦4個EMBA班,共招收180名學員。以每人19.8萬元計算,北大每年至少因此增加3564萬元的收入。

    EMBA學費最便宜的是人大工商管理學院,他們與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從1999年起合辦EMBA學位教育。目前,人大已招收了4期共160名學員,第五期招生工作也已開始。人大開辦的EMBA班也是目前收費較便宜的,兩年學費1.7萬美元。

    此次復旦和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奧林商學院合辦的首期EMBA課程為期18個月,學費為37600美元(約合人民幣31萬元)。另外,剛剛成立的長江商學院也在物色合作方,其學費至少24萬元。

    現在的EMBA到底能帶來多少利潤呢?有人曾算了這麼一筆“糊塗賬”:扣除教材費、聽課費以及一些公共設施的折舊費用,剩下的幾乎全是EMBA的純利潤。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至少有400家企業的5000多名高級管理人員急需接受EMBA的洗禮。換言之,以目前EMBA的收費標準,今後5年內,將有大約9.7億元的市場需求(不包括每年高管人員的增長數)。

    毋庸諱言,MBA、EMBA是個十分賺錢的項目,幾乎成了一些教育機構的搖錢樹。一位校長坦然承認:“很多高校辦MBA就是拿MBA的回報去補貼其他的項目,這在國內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實。”

    盛世危言

    一位叫梁小民的作者在網上發出了他的疑問——MBA能不能培養出職業經理人?梁説:一種東西,無論有多好,成為一種“熱,就過頭了。看如今,到處在辦MBA班,收費少則數萬,多則幾十萬。有了MBA學位的人,自以為了不起,“牛得很。到企業去求職開口就是總裁或部門經理、項目主持人的職務,年薪非10萬元以上不可。實際上真值這麼多嗎?現實中還沒見到哪個瀕臨破産的企業由於有了MBA而起死回生,也沒見到哪個企業雇用了MBA而業績翻了幾番。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張維迎教授在2002年亞洲管理教育論壇上説,目前我國MBA的師資力量、教材和學生素質等,與歐美國家的MBA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社會不應對MBA期望過高,這樣對MBA和企業都是有害的。單純依靠名校的光環效應帶來的MBA的聲譽已經證明是不可靠的,同樣,如果單純以學費來定品質的辦學模式也註定只能提供炒作題材,對於EMBA的實際教學效果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

    無論是MBA還是EMBA都不應該繼續被神化了。

    “好多老師原來都是教政治經濟學的,到國外轉一圈,把國外的教材拿來就講,誤人子弟呀。

    案例教學是MBA培養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據説哈佛的MBA在兩年的教學中要分析800到1000個案例,也就是説平均每天要處理兩三個。中國的MBA一直抱怨案例的匱乏。清華大學1991年就建立了經濟管理案例。多年積攢下來,案例也不過300多個。在國內MBA的案例中大部分是國外“進口,國內企業自己的案例也往往遇到資料不夠準確的困擾。

    儘管MBA還因為物以稀為貴而普遍保持著高薪的紀錄,可來自企業的質疑也不絕於耳。最為經典關於MBA“掉價的故事發生在今年6月7日。當天,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舉辦MBA實習與就業懇談會上,校方熱情的推薦卻招來創維集團人力資源總監王大松的一盆冷水———“從1999年到2001年,我一個北大MBA都沒招到。為什麼你們要要求你們的MBA工資不低於1萬元?我只能保證2000元以上的底薪。

    從國外畢業的MBA中華職業精英網總裁汪維綱的觀點是,中國MBA教育的整個基礎設施還欠缺,中國MBA的眼界、知識面還是比較窄的。他們關注中國的東西比較多,沒有看到全球的發展。王認為國內MBA要學得更謙遜一些,僅管是北大、清華這些國內一流大學出來的,但是在全世界排名,可能會在50名或者100名之後,真正從哈佛、斯坦福出來的人會比他們更謙遜一些。

    運動的雙重意義

    在MBA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讓人們又重溫到運動的威力。在毀譽摻雜的喧鬧中,MBA已經走過了四五年的高速成長期。在借助運動威力完成初步發展後的MBA教育將如何冷靜面對現實?如何實現完美而成熟的轉折?

    “不能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潑出去。北大國際MBA美方校長楊壯博士否定了記者對MBA發展的擔憂。楊説MBA教育將經歷一次重新洗牌和整合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這種資訊來源不均等性都可以克服。一些好的學校就會有更多的人去報名,這對生源就有了更大的選擇餘地。這種整合不會向企業之間的兼併重組,而是分出三六九等。在美國有1300多所商學院,而真正公認好的就是那幾十所。將來中國的MBA學校,是什麼類的就收什麼樣的學生和學費。

    中華職業精英網總裁汪維綱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現在是清理MBA這個市場的時候啦。就像當初,國外到國內做生意的都是一些小的公司,憑關係來做。等到真正像通用汽車、通用電器這些大公司來的時候,品牌時代才會到來。今年很奇怪,幾乎每個在美國排名前20-30位的商學院都開始不約而同關注中國。這就説明中國應該來一個品牌式的淘汰。所以會有一個重新洗牌,最後可能脫穎而出的只有幾家。美國有那麼多家商學院,也就20多個頂級的。

    運動的“瘋狂成就了MBA超常規的快速發展,同時運動的狂躁也使各方更理智地思考自身的行為。

    2000年和200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委託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專家對前三批54所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試點單位進行了教學合格評估。符合評估對象自願接受評估,評估指標包括教學設施、師資隊伍、教學管理、教學組織、教學效果、教學特色等6個方面。儘管業內人士都了解評估結果,但對於排名有關部門並未公佈。儘管如此,業內人士講中國MBA自己的排名遲早會出爐。

    同時,各個院校都在嘗試自有特色的發展之路。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馬利蘭大學推出的EMBA似乎有點姍姍來遲,但是近觀學院的發展戰略和藍圖,畢竟有點耳目一新的感覺,比如其首倡的三聯導師制和一氣呵成的ALP模式。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美國際管理學院劉寶成院長解釋説,這是因為中西MBA辦學的差距很大,現階段還是要向西方學習,他提出中外合作辦學要分為四個階段:移植、聯合經營、屬地化、國際化。就授課來説,現在只能是移植的階段。要移植就必須保證母體的品質,所以一直在等待一個真正一流的商學院,並且和它的合作並不是簡單地請幾個老師或是引進一套教材,而是在一開始就能深入地吸收合作者的資源,包括對方的師資、圖書館資源、對學生的輔導和職業輔助。所以馬利蘭進中國的時候,經貿大這一次選擇的是行動。

    北大國際MBA今年第一次做了學生的薪酬調查,99級畢業生入學前平均年薪為12.5萬元,畢業後平均年薪為20.7萬元,漲幅66%。儘管如此楊壯校長把自己的處境仍形容成“不進則退。

    下一個概念神話

    教育一旦被“産業化,它就帶有了許多一般商品的共性。MBA、EMBA運動的背後,蘊藏著暴利的暗流。一個新産品被賦予一個好的概念後,其附加價值將成倍增加。像EMBA在MBA逐步降溫時異軍突起同時翻倍地增加收入,就是教育“産品遵循了普通商品的共性規律。當人們逐步更客觀地看待MBA、EMBA的價值的時候,教育“産業也還會不斷生産出全新的概念,製造一個個神話。用概念神話推介好的教育品種十分必要,同時迅速的冷靜,走入正規發展軌道,當是教育工作者更難能可貴的品質和職業要求。

    請注意:MSE(軟體工程碩士)、PMP(項目管理專業人員)、MPA(公共管理碩士),這些新的概念正在人氣看漲!

    背景

    EMBA是英語E xecu tive M a s te r o f B u s in e ss A dm in is tra tion的縮寫,是針對已經擔任中層以上管理工作,並且具有承擔更多管理責任潛力的企業中高層經理人員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教育,一般稱為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由美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在1943年首創。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已批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30所高等院校開展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專業學位教育工作。

    《中華工商時報》 2002年10月25日


MBA=管理大師嗎? 誰在打破MBA神話
塔克商學院院長:如何提高MBA教育品質
美專家認為——MBA面臨信任危機
選學MBA,還是其他研究生課程?
MBA泡沫會降臨中國嗎?
香港“中大”EMBA課程再度稱雄亞洲
MBA熱暗藏詐騙玄機 沒資格卻收取數萬學費
武漢大學EMBA招生簡章
EMBA高價背後有什麼?工商管理碩士是金字招牌
新民週刊:EMBA高價背後有什麼?
美國對培養MBA提出誠信要求
華中科大引入MBA教育 推出媒介管理MMA
2003MBA考試有變 專家支招應對策略
對外經貿大學攜手美國馬利蘭大學開拓EMBA教育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